北京瞧办主任
王建安上将:伟大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上将王建安
(一)
中国革命战争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胜利?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当代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他把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发展、壮大和它在同国内外敌人作战中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无一不是毛泽东同志建军路线和军事思想的胜利。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建军起,毛泽东同志就亲自为红军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明确规定了官兵一致、上下一致、军民一致作为人民军队内外关系的准则,并指示我们:军队分散做群众工作,集中消灭敌人。以毛泽东军事思想教导出来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它不仅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既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毛泽东同志还为我军作战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说:在进攻时要反对冒险主义,在防御时要反对保守主义,在转移时要反对逃跑主义。毛泽东同志又说:要反对红军的游击主义,却又要承认红军的游击性;要反对战役的持久战与战略的速决战,又要承认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的速决战;要反对固定的作战线和阵地战,又要承认非固定的作战线和运动战;要反对击溃战,又要承认歼灭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八年五月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在这两篇著作中,明确规定了我军战略上的持久战,在战术上要灵活机动作战,打击歼灭敌军;要采取普遍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小块和大块的根据地,以游击战为主,以运动战为辅的作战方针。在这个方针下,我军的战术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又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廿五日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明确规定了我军的作战任务和作战方针,提出了有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这是最高的军事科学–是战略学,也是战役学,并在战术上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指示,我们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以游击战为主发展到以运动战为主,从游击战到正规战,从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从小兵团作战转为大兵团作战,从防御战转为进攻战,直到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一切证明:毛泽东同志的建军路线和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和人民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正确执行了就是胜利,违背了就必然遭受失败。
(二)
我个人在几次革命战争中,深深地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在每一次革命战争中所起的伟大作用。它表现在: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时期根据敌强我弱所规定的作战方针和作战原则,能够紧紧掌握的,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要犯严重的错误。(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就是反党反中央,退却逃跑,叛党投敌)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教训,使我认识了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作战的几个战术特点:
1。红军的行军力强,昼夜行军,又是急行军,一小时步行十五华里到二十华里,有时强行军二十五至三十华里。夜行军百里还要作战(例如在陕西时有一夜过了七十二次河,混身都湿了还要作战)。这是战胜敌人最有力的条件,是敌人做不到的,可是我们就能做到。
2.夜间行军,夜间作战,夜间奔袭战斗。就是出敌不意,使敌人无准备。有时将一部分敌人全部消灭了,别的敌人还不知道。
3。就是连行军、连续作战。有时遇到遭遇战斗,敌人不知我情我军也不了解敌情,就在行军中作战。这时候就要勇猛、机智、独断事行,消灭了敌人就走。走到前面遇到敌人又打,打了又走。这就要靠指挥员的独断事行行事。
4.就是行军、作战、训练三结合。红军就是一面行军打仗,一面进行军事训练。打一仗就总结经验,教育部队和干部,打一仗部队就提高一步,强调射击、投弹、刺杀、土工四大技术。这就是我们教育和训练部队最好的方法。
5。声东击西,伴攻变为主攻,主攻变为佯攻。这一种战法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在四川粉碎敌人的六路进攻)。
以上的战术特点,是我军在土地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主要战术原则。总结红军时代作战经验,敌人围剿,我反围剿,主要作战方法有运动战、防御战、进攻战、追击战、夜间战、白天战、遭遇战、龑击战、河川战、隘路战、山地战等等。在军队管教方面,有军事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官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实战教育。这都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收效最大。
二、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游击战的军事原则,我个人在抗日战争中有几个体会:
第一,反扫荡战。敌人扫荡,我们反扫荡。一九四一年,敌人在山东的鲁中山区使用了日、伪六万人大扫荡。在反扫荡战斗中,战斗式样有伏击战,龑击战,破袭战。我以分散的游击战掩护老百姓空舍清野组织小股部队、武工队到处打击敌人,转移到敌后方去打击敌伪,攻击敌人小据点,调动敌人。
第二,反封锁。敌伪常常以封根据地来包围、扫我们,我们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把敌人的封鎖线、封沟、封墙来个大破坏,我们专门组织了破坏小队、小组在同一时期内一齐动手,来个大破袭战,将敌人这一些封锁线大部破坏。一九四一年春季,胶济路大破战,将敌人的铁路、公路、桥梁、碉堡大部破坏,使敌人的春季扫延长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掩护了群众的春耕。
第三,伏击战。一九四四年九月中旬,日军草也清大队由演海区扫荡回来,路过沂水北部葛庄,我军在沂水至葛庄之间伏击,将草也清大队大部歼灭,我们第一次缴获了敌人的山炮,这是山东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成功伏击战。这次战斗主要经验是打得猛,打得快,同时敢与敌人拼刺刀,进行肉搏战斗。
第四,南北岱崮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九日,敌人以大崮山区为中心扫蔼沂蒙山区,我军为了打击敌人,保护群众利益,以一个连的兵力据守大昌山区西北的南北岱崮。共守了十五天时间,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和消耗。我们这一个连最后只剩下几个伤兵。,这是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范例。后来这一个连被命名为岱连,敌人也不敢轻易向山区扫荡。
第五,爆破运动。山东部队在研究战术和技术方面,把爆破铁路桥梁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为爆破敌人的碉堡。这一技术的创造,对山东部队打敌人的碉堡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我们研究爆破,从外炸到内炸,到连续爆炸。开始,敌人不知道是爆炸,说八路军哪里来的这样大的炮。这一技术一直保持和发展到解放战争。后来又研究破坏敌人的麓柴、铁网,以便利部队爆破和开辟进攻的道路,又创造了手雷、爆破筒。这些创造,对攻击碉堡起了很大的作用;也使攻城战斗减少了伤亡,短了攻坚时间。所以山东很多战斗中,都是爆破和攻坚相结合。
第六,粉碎敌人扫荡的作战经验是:敌人扫刚结束,我们就组织了一个反扫荡,或配合友邻地区反扫。一九四一年敌人大扫荡一结束,我们很迅速地组织临蒙大反击战,组织多路小部队打击敌伪临时安下的据点和消灭土顽,扩大根据地,缩小敌占区,扩大我占区,保护群众春耕和秋收;同时配合友邻地区反扫荡。这是打击敌人最好的方法。
第七,对敌、伪、顽的斗季。山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斗争最复杂,也很艰苦。,敌人有日本鬼子,伪军,土顽(伪军是国民党军队投降日本的,土顽是国民党的地方军队和一部分地主武装)。我们的斗季方针是:对日军采取坚决打击和消灭;对伪军采取打击最坏的,争取进步的,孤立中间的;对土顽杀取争取进步的,打击最坏的。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第八,在管教方面。我们的管理工作是民主的管理,干部和战士亲如弟兄。在教育方法上是以实战经验来教育部队,打一仗进一步,互教互学。强调射击曰投弹、刺杀、爆破四大技术。当天参军的新战士马上就学会放枪,投手榴弹。先教手中武器后教一般军事常识。这是抗日战争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丸,侦察工作和通讯工作是歼灭敌人的最好保证。侦通工作在八年抗日战季中是做得此较好的,能保证每次战斗任务圆完成。
总之,在八年抗日战手中我们所以能在敌后取得这样伟大的胜利;主要是与党中央英明正确的领导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山东党、政、民的积极支援和参加,以及全体指战员英勇、机智、灵活、艰苦的战斗作风分不开的。
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我们在华东解放战争中,都是按照毛泽东同志指示的方针去做的。我个人在执行这一方针时,在以下几个战役中的亲身体会是:
鲁南战役。一九四七年一月二日开始,经过十入天作战,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只用了卅七个小时就全部歼灭了廿六师及快速队。廿六师是蒋介石的主力师,全部美械装备,从头到脚都是美国给装备的。我们自己的装备大部分是土造枪支,鲁南军区入师装备比较好一些,一纵、四纵一部配合我们,装备比我们更好一些。敌人装备包括:快速队,战车四十辆,榴弹炮四十门,加廿六师全部机械化,自动化。我们为什么很快消灭了它?
我们是按照毛泽东同志所指示的十大军事原则去战胜敌人的我们集中优势于敌人几倍的兵力,又有鲁南老根据地人民支援;
2。我们掌握了敌人行动规律,在时间上,在地形条件上,都对我军有利,由于敌人的机械化、自动化,地形、天气都对敌人不利,
我们在布署上、在指挥上、在行动上、党政军民行动统一,这是我们战胜敌人有力的保证,
夜间作战同白天作战相结合。夜间攻不下的白天继续攻击,连续作战。陈毅司令员给我们四天四晚的时间消灭廿六师及快速队,我们只用了卅七个小时就全部消灭了敌人;
战术同技术配合得好。我们部队当时一听说同坦克事作战,大家很高兴,可是没有经验,一次也没打过,连坦克车都没有见过,怎样打坦克车呢?我们就临时研究一个土办法:就是用三个手榴弹捆成一捆去打坦克车,选最勇敢的战士爬到坦克车上面去,向了望孔投手榴弹,将敌坦克炸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高粱杆子捆成长条,倒上油点着火去烧敌人坦克车的轮带;另外破坏道路、桥梁,埋设地雷。就以这些土办法战胜了敌人的机械化、自动化。
连续作战;互相配合,自动支援,互相帮助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育干部和部队,这是最实际的教育方法。
莱芜战役。一九四七年三月十日开始。这次战役全歼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州总部及七十三军全部三个师,六十四师三个旅,十二军一个师,九十六军一个师;共计五万多人。这次战役的主要经验是:
1。我们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和战术思想,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2.在布署上是分割包围歼灭敌人。首先将七十三军的七十七师分割在博山菜燕之间不动和让。该敌全部歼灭后,将敌人的后路切断,再围歼苯燕敌人;
3。莱燕战役的最大特点,是在敌人突围时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我们首先将七十三军的七十七师歼灭后,敌人就动摇、恐慌。济南的王耀武要李仙州从莱燕向北突围到济南。我们得到此情况后,就报告陈毅司令员,建议改变攻城布署,在运动中布置歼敌。五万敌人从上午入时开始向北突围,在四十华里的宽大正面上,被我们分割包围,就地歼灭,一个也未逃掉。整个战斗只用了十个小时的时间,全部结束,
4.准确地掌握了敌情。敌人什么时间突围,多少兵力和突围路线都及时了解:
5..鲁中老根据地人民的全力支援和地方武装的有力配合主力作战;
6。在战斗时,各个部队统一行动,统一动作,统一指挥,统一号令;勇猛顽强,机动灵活,在白天战斗中,敌人飞机轮番轰炸,部队作战队形没有丝毫混乱,一气将敌全部歼灭;
7。通讯联络工作做得好,这是对大兵团作战最有力的保证,使部队一直保持不间断的通讯联络,保证战斗任务的圆满完成。
济南战役。是我军从防御转入进攻,从攻克小城市转入进攻大城市的首次战役。济南是国民党军队设防最坚固的城市,几道防御工事,两道城墙,十万以上的军队防守。敌人称铜墙铁壁,要死守济南城。我们的口号是:攻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结果完全实现了。攻克济南城的几个经验是:
1.连续作战。首先扫清外围,占领飞机场和商埠,接着就攻外城。1。外城一突破,又马上攻内城。使得敌人防不胜防,内部混乱,指不统一。这样就便利我们白天夜间不断地攻击;
2。我们第一次有了坦克配合作战,在技术上有了很好的配合。坦克、炮兵、爆破和部队的攻坚经验四结合,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3.济南能约很迅速地攻克,是因为把华东能攻坚的部队和爆破有经验的部队集中使用在攻城上;爆破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
4。对敌情地形了解得比较清楚,对敌人的政治攻势起了很大的作用。争取了吴化文部队起义,对我军攻城起了一些作用(但是吴化文的起义是被迫的)。
5.济南城是处在我们根据地四面包圈中,形成了孤城。我们有广大群众支援,特别是物质上、人力上大大的文援前线作战,对部队鼓舞很大。部队经过无数次战斗的锻炼,攻坚战斗的战术,技术提高了,特别是干部的指挥能力提高了,大兵团作战能力提高了,这是取得济南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的说来,济南战役的胜利,首先归功于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战略战术思想高度的发展,再加上华东党和军区首长直接领导和指挥,友邻部队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部队的英勇作战等,都是取得济南战役胜利的有力保证。
以上的经验,只是个人的体会,只是各个时期革命战争经验的一部分。此如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舟山等战役,以后再究。这些体会还不深刻,许多地方可能还有错误之处,希望上级和同志们多加批部和指正。
1961年3月10日
(以上文字部分,错别字在所难免,敬请原谅)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