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区干部南下西进(上)

晨曦夕暮,坐落在单县三元广场的“湖西区干部南下”主题群雕吸引众多游客静立敬仰。

这是一个红色团队伟大奉献精神的一个缩影。

60年前,1.5万名菏泽干部胸怀一腔热血,毅然放弃业已到来的和平生活,义无反顾地奔向百废待兴的异域他乡,完成挺进贵州、建设贵州的历史使命。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菏泽干部留下了青春年华,留下了赫赫功绩,留下了子孙后代……

谨以此文怀念60年前为支援贵州解放和建设的冀鲁豫区1.5万名干部——

1948年,冀鲁豫区党委驻扎在菏泽,辖区为太行山以东、泰山以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苏北、皖北的结合部。

这年12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在石家庄唐家花园召开会议,决定从冀鲁豫区抽人组成一个省的干部班子,包括6个地委、30个县委、210个区委共3362名干部随军南下。

徐运北,时任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参加了这次大会。华北局决定冀鲁豫南下干部支队由徐运北任政委。会议结束,徐运北返回冀鲁豫区党委驻地单县途中,在鄄城县旧城黄河渡口巧遇从淮海前线归来的刘邓大军。邓小平对徐运北说,全国形势很好,告诉区党委,你们要马上准备南下。


次年初,冀鲁豫区党委召开由各地委组织部长参加的扩大会议,布置抽调南下干部的任务。

当时,90%以上的冀鲁豫区的干部出身农民,参加革命早晚不同,但都经历了抗日和解放斗争,刚刚走出青纱帐,钻出地道口,分到了土地。和平的生活才开始,又要离家远征,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会议要求,采取公开动员、自动报名和组织确定“三结合”的方法,喊出了“一把手南下,二把手看家”的口号。动员工作成效显著,广大干部显示出了极高的革命热情和思想觉悟。


1949年3月26日,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在菏泽晁八寨举行欢送南下干部大会,宣布南下干部、战士列入军队建制,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南下支队。司令员傅家选,政治委员徐运北,参谋长万里,政治部主任申云浦。

二野五兵团是由原来战斗在冀鲁豫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七、第十一纵队和豫皖苏军区所属部队组建而成,成员大多是冀鲁豫区的子弟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与冀鲁豫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指战员与地方干部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亲密战友。现在他们又要一道南下,野战军在前面冲锋陷阵,消灭敌军主力,而地方干部随之跟进,在主力部队支持下,全面接管、建立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全力支援大军继续前进,谱写一曲壮丽的大进军序曲。

3月31日,由3960名干部、2027名战士组成的南下支队身着崭新的草绿色军服,佩戴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高唱战歌,浩浩荡荡,从菏泽晁八寨一带整队出发。


在合肥期间,南下支队根据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总前委的指示,明确南下支队的任务是随二野五兵团渡江,负责接管赣东北。

赣东北区党委由徐运北任书记,郭超任组织部长,申云浦任宣传部长。总前委确定由万里带领四大队干部和支队部的部分干部共620人,去南京参加接管工作。

1949年4月11日,经过休整后的南下支队从合肥向赣东北前进。从此,部队全靠两条腿跋涉。

5月4日,南下支队到达赣东北重镇景德镇。13日赣东北区党委进驻上饶市。至此,全体南下干部在44天的长途跋涉中经受住了锻炼和考验。20多天阴雨连绵,道路崎岖,泥泞难行,缺米少菜,生存艰辛。南下干部发扬艰苦奋进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战斗豪情。


赣东北是冀鲁豫南下干部全面接管新区政权的第一次实践。他们浴血奋战,勤勉工作,开局良好,用事实证明了这批干部是党能够信任的干部,具有新区工作所要求的政治素质、求实作风和牺牲精神。

1949年8月,正值南下干部紧张而顺利工作的时刻,突然接到上级指示:移交工作,随二野五兵团进军大西南,接管贵州。

消息传来,在冀鲁豫干部的思想中引起不小的波动。


为了扩大干部队伍,赣东北区党委和各地委办了干部学校和训练班,赣东北军区办了二野军大五分校。根据华东局指示,同时动员各类干部学校的学生参加西进。而对贵州的种种传闻也开始影响这些青年的报名热情。

8月下旬,五兵团政治部宣布原赣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政治部文艺工作团”。当晚,有的就悄悄脱下军装离开了军营,在稍后的几天里,有的外出不归,有的半夜潜走,队伍再集合时明显少了一块。

9月初,区党委派宣传部长申云浦到上海向刘邓首长汇报干部的思想情况,说到对贵州的种种不好的传闻时,邓小平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大声对申云浦说,这是封建地主阶级污蔑贵州人的,贵州难道不是中国的领土,贵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需要解放吗?我在这里明确宣布,区以下的同志不去贵州有情可原,如果区以上的干部谁不愿意去贵州,一律开除党籍。


从上海返回后,根据区党委的安排,申云浦先后到各个地区向干部进行了传达和动员。9月10日晚,在上饶广场召开了冀鲁豫南下干部和其他学生干部、战士参加的西进动员大会。徐运北郑重地传达了中共中央决定和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申云浦作了很有感召力的动员报告。1949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西进支队正式组成,包括原南下支队全体成员,赣东北党委所属各级干校学员以及江西解放后参加工作自愿西进的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江西地下党的同志也有49人作为带领江西新干部的骨干,加入了西进的行列。

支队长傅家选,副支队长江乃贵,政委徐运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申云浦,政治部副主任郭超,参谋长胡超伦,支队下辖5个大队54个中队,共计9331人。9月25日至28日,西进支队从上饶火车站踏上了西进贵州的征途。


西进支队途径湘潭期间,由五兵团转业到地方的1524名干部到西进支队报到,二野西南服务团贵州部的106名干部同时到达。此外,在湖北、湖南工作先后由中央派回的贵州籍的同志及从东北、华北派来的干部加入西进支队的行列。还有南京二野军大的875名学员和南京《新华日报》社、新华社南京分社办的新闻训练班的学员,其中多数是大学生,也奉命集结,进军贵州。

上级将这些干部与原来的西进干部交叉配备,组成了九个大队,为接管贵州建立省地县党政军机构,做好了一切准备。

10月20日,西进支队离开湘潭,开始徒步向贵州进发。这时,第二批从部队抽调的940名干部和军大五分校的1500名学员亦先后加入。至此,西进支队干部总数10719人,加上战士、勤杂人员共1.5万多人。


西进贵州必经雪峰山。雪峰山南北走向,横亘于湘黔之间,绵延数百里,海拔1930

一位老同志深情回忆说,这是11月的天,雪花飞舞,天不亮就行军。爬雪峰山是羊肠小道,山坎很高很陡,腿弯得几乎顶到嘴下巴,卷曲着不知道要挪动多少公里……大队人马登上了雪峰山山顶,上级通知原地休息20分钟。话没说完,鼾声一片。

正在这时,敌机来了,扔下了几枚炸弹,五兵团有5名战士牺牲。西进支队的伤病员坐汽车走大路的6名同志也因翻车坠崖遇难。

大家抹着悲痛的泪水,掩埋了战友的遗体,悲壮地唱着歌曲《要把反动派消灭干净》继续行进。


11月上旬,西进支队进入芷江。在湘黔边界,部队明确了各中队具体接管的县区,为入黔作好了最后的准备。

随即,西进支队全体干部、战士15000多人按照上级的部署,以大队为单位,紧随解放大军,分数路向贵州突击行进:六大队到铜仁,七大队到贵阳市,四大队到镇远,九大队到独山,二大队到遵义,八大队到安顺,三大队到毕节,一大队到贵阳。五大队是学生大队,分别编入其他干部大队参加接管工作。

1949年12月上旬,九个大队全部进入指定地区,干部、战士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很快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十一

从1949年1月冀鲁豫区党委抽调南下干部开始,当年年底接管贵州为止,南下西进支队干部从5000余人发展到15000人,先南下经营赣东北,后又西进接管贵州,历时一年,途经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八省,过长江,越雪峰,进苗岭,从北方到南方,从平原到高山,艰难跋涉,行程8000余里,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神圣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然而,这只是序曲,更严峻的挑战和更繁重的工作还在后头……

通讯员 刘厚珉

(浏览 3,92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