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来源:人民网,腾讯网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战役。战役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开始,到5月上旬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地区的时候,已由出发时8万多人减到3万多人,而且面临的敌情非常严峻。蒋介石调兵遣将,纠集反动武装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向红军合围而来。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危险局面,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形成合围前,指挥红军由遵义地区向南前进,准备经赤水,从江安、泸州间或宜宾的长江渡江,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反攻。

1月20日,军委下达了《渡江的作战计划》。1月29日,红军分别在土城、元厚场渡过赤水河。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渡长江,急调重兵到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进行围堵,并严密封锁了长江沿岸。红军按原计划渡江已不可能。中央军委当机立断,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命令部队向云南东北部敌人设防空虚的扎西(现威信)集结。蒋介石仍错误判断红军北渡长江,命令敌军穷追不舍。当敌人重兵逼近扎西时,中央军委乘黔北敌人比较空虚,指挥红军挥戈向东,于2月18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将围堵之敌甩在后面。红军为了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决定在遵义、仁怀地区寻机歼敌。蒋介石误认为“红军徘徊于此地,乃系大方向未定的表现”,命令敌军加速向红军逼近。中央军委立即命令红军乘虚占领仁怀,于3月16日经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地区。此时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又调整部署围截。红军将计就计,以一个团伪装主力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敌人西追,当敌人重兵奔集川南时,红军主力突然折而向东,于3月21日晚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秘密、迅速,出其不意地四渡赤水,并于31日南渡乌江,将敌人几十万大军甩在乌江以北。5月上旬,红军在皎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1960年,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笔。

长征中,红军能在千山万水间从容飞渡,正是得益于四渡赤水这样的“神来之笔”。也正是通过四渡赤水、通过长征,全党全军才真正认识和理解了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思想,确立了其在中国革命战争全局上的指导地位。



“毛泽东究竟如何挥舞四渡赤水这一‘神来之笔’?”国内外许多长征史专家都从深层次研究这一战略话题。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全长约500公里,流经云、贵、川交界的多个县(市),两岸峰峦叠障,溪沟纵横,素以险要著称,因水色深赤而得名。当地老乡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深赤的水色是毛泽东用巨笔染成的,为的是把四个锦囊妙计隐藏起来,让敌人无法识破!”

老乡们的形象传说,道出了对毛泽东“神来之笔”背后秘密了解的渴望。

青杠坡战斗:“逼”出毛泽东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要图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要图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期间,蒋介石共调集150多个团计40余万人,企图将中央红军“聚而歼之”。

对此,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果断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

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

1月19日起,红一、三、五、九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此时,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

24日,红一军团攻占了土城。

然而,就在这个有“川黔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弹丸之地,红军在5天后拉开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序幕。

1935年1月28日5时,红军在土城青杠坡北端营棚顶与国民党川军展开激战,双方伤亡甚大。

红军经过数十次冲锋,终于攻下营棚顶,随即向设有川军指挥所的永安寺推进。

在这里争夺更加激烈,战斗进行了3个小时,但红军战果不大。原来川军的潘佐旅已经赶到增援。

为扭转战局,红军向敌发起猛攻,川军全线动摇,被迫退守。但以毛泽东为首的军委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分析敌情后认为,如继续恋战,红军必将被四面包围。军委当机立断,下令撤出战斗,于29日凌晨,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等地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向古蔺开进……


遵义会议会场
遵义会议会场

从因果关系来说,青杠坡之仗,“逼”出了毛泽东的一渡赤水

客观地说,此战的战略意义和启示是多方面的。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河,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行动更自由了,更能打运动战、游击战了”(见《红色遵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版,黄先荣编著,第74页——记者注)。此外,通过这一仗,也让红军指挥员更加坚定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避强攻弱,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它也说明,遵义会议“解决红军的领导问题”势在必行。

正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之际,才能毅然决然地写下‘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

扎西集结:毛泽东“谋”出二渡赤水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要图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要图

 一渡赤水,红军挥师西去,但并没有因此摆脱危局。

1935年2月9日,中央红军在云南扎西(今威信)地区集结完毕。

 而此时,川、滇军已对扎西形成四面合围之势,红军又处在前途未卜之中。

 毛泽东果断决定:“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

18日至21日,红军主力分别由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打响遵义之战,先后击溃和歼灭敌两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如果说一渡赤水是在生死忧关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那二渡赤水,就是在四面受敌时,毛泽东‘谋’出来的!”记者在习水县习酒镇二郎滩渡口采访时,当年在此渡过赤水河的老红军王道金告诉记者,二渡的“妙”在于,毛泽东靠运动战迷惑了敌人



军委在战前向所有官兵发出动员:必须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求得作战胜利。

开始官兵不大明白,但后来得知,正是这样“飘忽异常”,“忽进,忽退,一再回旋”,中央红军才从敌人的空隙中穿插出去,将十倍之敌抛在长江北岸和乌江西岸,争取了作战的主动权。待敌人从“围歼红军于扎西”的美梦中回过神来时,早已被甩在长江两岸。

更有趣的是,红军二渡赤水河后,暂时把浮桥保存好,在四渡时,又由此渡过赤水河。正是这番比一代枭雄蒋介石高出一筹的“谋”,使得老蔣及其高级幕僚惊呼:“红军行动使国军迷离惝恍,摸不着企图所在!”

鲁班场战斗:毛泽东“打”出三渡赤水


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要图
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要图

1935年3月,红军准备三渡赤水。

鲁班场位于红军行进的必经之路上,易守难攻。

国民党周浑元部的重兵驻守在此,并构筑了坚固的碉堡、战壕。

15日,红军强攻鲁班场。

敌人在飞机支援下顽抗。

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一度出现白刃激战,双方伤亡惨重。敌增援之敌又向鲁班场疯狂压来。

为争取主动,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向仁怀以北的茅台地区机动。

16日,红军远进占茅台。毛泽东此时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晰:三渡赤水河后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佯动,摆出北渡长江的样子,将国民党主力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之后,再四渡赤水回师贵州。

同日,毛泽东指挥红军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



鲁班场战斗,是毛泽东四渡赤水计划中的一仗。但因双方伤亡严重,过去有人甚至认为没有打的必要。用实事求是的观点看,毛泽东之所以要打这一仗,是万不得已的决策。因为,红军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通往茅台的鲁班场是必经之道,而国民党周浑元部如同挡在前面的一块巨石,非搬掉不可!而且,这一仗给蒋介石对红军走向造成了错觉,对四渡赤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当时,蒋介石当时以为红军在黔北已陷入绝境,下令在黔西一带和红军决一死战。毛泽东认为,只有在鲁班场打了周浑元,蒋介石才可能认为红军到了赤水河以西。

果真,蒋介石在鲁班场战斗四天后,电令追兵“聚歼红军于古蔺东南地区”。追兵疲于奔命,来回走“弓形路”。

而同一天,红军却突然决定四渡赤水,轻松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可以说,三渡赤水,是毛泽东在鲁班场指挥红军“打”出来的。尽管造成了不小伤亡,但意义非同寻常。

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评价长征中的战斗,吸取其精华,无疑对我们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提高打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三渡赤水之势:毛泽东“推”出四渡赤水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要图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要图

  三渡江赤水的成功,使红军军威大振。毛泽东借“势”,又在谋划第四次渡赤水河。在茅台镇,刘伯承按毛泽东的意图,派出工兵连将60公里外的二郎滩、太平渡渡口保护起来,并加固已有的浮桥。此时,蒋介石还完全蒙在鼓里。

  1935年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一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晚,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与此同时,红九军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

  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前锋逼近贵阳。

  此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

  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惊恐万状,在急令各纵队增援贵阳的同时,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准备准备随时逃跑。

  但老蒋没想到,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

  至此,

  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给四渡赤水划上了圆满句号。



  七十多年过去了,当今天我们来感悟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时,无不为伟人的指挥艺术所折服:

  走中有打,打中有走;

  退中有进,进中有退;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同时,时刻把主动权抓在手中,当于我不利时,便一走了之。

  这些,都为红军从被动转为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于长征来说,每一次危急关头,都可能孕育着胜利。

  而每一次的胜利,又都可能潜伏着失败。

  青杠坡战斗,“逼”出了毛泽东一渡赤水。

  而敌人向集聚在扎西的红军合围时,毛泽东“谋”出了二度赤水。

  当鲁班场显入危急时,毛泽东在“打”中,又走出了三渡赤水一招,并为四渡赤水打下伏笔。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也正是在一个个生死忧关的考验面前,毛泽东灵活用兵,使得长征最终取得了胜利。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本人也把四渡赤水称为平生得意之笔。此战到底“奇”在什么地方?

为何“四渡”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也为摆脱从四面包围而来的敌军,于1935年1月20日撤离遵义,准备渡过赤水河后从宜宾至泸州段北渡长江。27日,红军向土城镇前进时,毛泽东提议利用有利地形歼灭追敌川军一个师,但由于对敌情判断有误,激战数小时未能解决敌人。看到战斗形成僵局,毛泽东与政治局其他领导人研究认为,应迅速撤出战斗保存实力,遂于29日凌晨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想从那里寻机渡江。此时,四川军阀刘湘为防止红军入川推翻其统治,集中了36个团于长江南岸,其战斗力也超出预想。

鉴于北渡长江计划难以实现,毛泽东提议再渡赤水回师遵义。他认为,要利用敌人判断红军要北渡长江的错觉,出其不意,挥师向东打击战斗力最薄弱的黔军王家烈部,以运动战主动消灭敌人。2月20日前后,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等地向东二渡赤水,并在五天之内取铜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灭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一次胜利。

此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以30多万军队形成了新的包围圈。为摆脱敌人,红军于3月11日再次撤离遵义西进,准备歼灭周浑元部后在遵义以西建立根据地。但在茅台附近的鲁班场进攻周浑元部未能得手,毛泽东和军委便决定放弃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再次向西渡过赤水河,以便把敌军调向西面再图南进。3月16日,红军在茅台附近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并派出一个团向西北方向的长江南岸佯动。蒋介石判断红军有北渡长江迹象,下令各部向古蔺地区追击。为调动敌军,红军再次调头向东,在敌军的间隙中穿过,于21日晚至22日晨四渡赤水,迅速向南渡过乌江,兵锋直指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坐镇指挥,城内只有一个团,急忙调滇军前来保驾,没想到红军又乘虚进军云南,未遇拦阻便迅速进至金沙江边,以几条小船从容渡江,就此把国民党军甩在后面。

情报工作

红军能够迂回穿插,声东击西,突破十倍于己之敌的围追堵截,除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红军的英勇外,还得益于红军的情报工作。

长征期间,红军在情报搜集方面总体上占据上风,特别是能破译敌军电台的密码。当时做电台侦听工作的钟夫翔回忆:“搞侦听的有好几个台,每台都抓住敌人一两个军,什么时候都听着它。那时敌人通报用密码,通话用明码,有时加点英文。他们在通话中什么都谈,部队行动到什么地方,都互相告诉。这样,我们起码可以知道敌人的动向和驻地。”对于红军的动向,蒋介石主要靠飞机侦察,很容易判断失误。这种敌在明处、我在暗处的有利态势,使毛泽东在指挥上游刃有余,能够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决策。

四渡赤水之战,是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由周恩来、王稼祥等协助)下进行的,中央红军在敌重兵围堵中灵活机动,穿插自如,虽未能实现在川、黔建立根据地的设想,但取得了遵义大捷,并最终摆脱了追敌。毛泽东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用兵,避实击虚,这与红军长征初期不顾敌情一味死打硬拼形成了鲜明对比。红军与敌周旋时虽然走了不少弯路,部队相当疲劳,但敌人几十万大军被红军拖来拖去,更是疲惫不堪。此种用兵之法,也正是毛泽东后来总结的战略战术的精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善于总结

毛泽东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善于总结经验,及时修正认识。在战争历史上,“常胜将军”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战争指挥者的认识总有种种局限,需要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用兵如神”只能是文艺作品中的描绘。1956年党的八大期间,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

毛泽东能以坦荡的胸怀正视自己军事上的失误,目的是引以为戒,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在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也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使自己的指挥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

上个世纪60年代,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他问毛主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哪一仗是他打得最好的?

毛主席摆摆手说都不是,四渡赤水才是平生最得意之笔

得意在哪些地方呢?从人数上看,国民党军是40万,红军是3万,40比3是绝对的优势,红军是绝对的劣势。

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跳出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

遵义会议后,红军兵分三路从遵义出发,准备到四川的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但来到赤水河畔的时候,在习水县的复兴场遇上了川军,走不过去了。毛主席、朱老总、周恩来他们就决定在我们土城的青杠坡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再轻装前进到泸州和宜宾之间渡江。

1935年1月28日,青杠坡战斗打响。青杠坡战斗主要由红三五军团参战,党的两代领导核心、三位国家主席、一位开国总理、五位国防部长、七大开国元帅和五百多位开国将军都在这里参加了战斗,这是一场中共战争史上参战级别最高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非常惨烈,红军伤亡3000余人,实在难以再打下去,于是在土城古镇老街上开了一个会议,决定撤出战斗,由周恩来负责架设浮桥,朱老总回青杠坡前线指挥,陈云同志负责安置伤员和处理军委的笨重物资。红军在当天晚上把浮桥架设好以后,第二天凌晨离开土城,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红军从土城青杠坡战斗撤出后,事实上是来了一个金蝉脱壳,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元厚等渡口西渡赤水河,离开了土城。

当年红军来到土城后,把盐仓打开,把盐巴分发给了当地的老百姓。老百姓在那个时候吃不上盐,拿到盐巴后,他们欣喜若狂。后来红军要过赤水河的时候,老百姓就主动把家里的门板和船只送来支援红军,给红军搭建浮桥。在青杠坡战斗中,附近永安寺的僧人积极参与救治红军伤员,还有当地老百姓帮助红军、救助红军,留下了很多佳话。

我觉得

一渡赤水就是金蝉脱壳;

二渡赤水就是避实就虚,娄山关大捷顺手牵羊;

三渡赤水是声东击西;

四渡赤水跳出重围,

然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

跳出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取得了四渡赤水执掌的胜利。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部队南北往返数次,东西驰骋千里,消灭了国民党军四个师、两个旅、八个团,共计1.8万多人,是毛主席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它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浏览 1,59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