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冀东烽火 弘扬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冀东纪念活动

2025年8月1日,秦皇岛市卢龙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民进秦皇岛市委会主办,冀东抗战历史专题委员会、民进海港区工委承办的“回首冀东烽火 弘扬抗战精神”纪念活动在此隆重举行。该陵园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刘田各庄镇柳河北山村,是市级烈士纪念设施、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有近500名烈士的忠骨迁葬于此。

上午8时整,活动在雄壮的国歌中拉开帷幕。冀东抗战交通员胡殿曾孙、主持人胡严公逐一介绍到场嘉宾: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向前,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副会长秦次森、秘书长宋百一、副秘书长任建伟、青年部副部长张瑞萱,分会冀东抗战历史专题委员会副秘书长黄树双、张庆朝。毛泽民外孙曹宏及夫人李明光,朱德元帅外孙媳李远玲,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原迁卢青联合县县长李焕章之女李平生及丈夫刘学勤,原迁卢抚昌联合县一总区区委书记李国安之子张雨生。中外新闻社常务副总编辑、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树萌,中国抗战史学会常任理事张连军,廊坊日报社主任记者、作家董连辉。民进秦皇岛市委会主委戴利华,民进秦皇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孙海云,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教育专委会主任张文莉、原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海港区工委主任杨树旺、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海港区工委主任张俊敏、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高校工委主任杨国良、民进秦皇岛市海港区工委副主任王德银、原民进秦皇岛市委会老龄和妇女专委会副主任李湘来、民进秦皇岛市委会老龄和妇女专委会副主任齐春贵、民进市直二支部会员、中共党史宣讲员孟凡永。本次活动发起人胡哲维,以及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地专家学者、青少年代表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本次纪念活动发起人,冀东抗战交通员胡殿之孙、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秦皇岛海港区联合二支部副主委胡哲维首先发言:冀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孤悬敌后、浴血奋战,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冀东游击战、抗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统治、创建冀东抗日联军、发起冀东抗日大暴动,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八路军12团13团、冀热察挺进军等部队,为晋察冀根据地、冀热察根据地、冀热辽根据地的创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将继续以“讲实中国好故事,唱响中华好声音”的宗旨,深挖冀东抗战中的历史资料、保护抗战遗迹、传承抗战精神。

少先队员浦馨雅的发言:讲述了王二小、小兵张嘎等少年英雄,以及杨靖宇将军、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辈,在烽火岁月中无畏生死、英勇抗争的壮烈事迹。她代表全体少年儿童郑重约定: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以青春之力投身祖国建设。

民进秦皇岛市委会主委戴利华同志发言:回望抗战岁月,冀东军民同仇敌忾,王绍鏊等民进先驱奔走呼号,知识分子以笔为枪凝聚抗战意志。冀东抗战艰苦卓绝,军民在困境中创造反扫荡奇迹。民进后人应永葆初心,谱写时代新篇。

敬献花篮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向前、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冀热察分会会长高珮璞。民进秦皇岛市委会主委戴利华、民进秦皇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孙海云敬献花篮。

毛泽民外孙曹宏、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胡哲维。朱德元帅外孙媳李远玲、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海港区工委主任张俊敏敬献花篮。

陕西省原副省长秦仲方之子秦次森、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教育专委会主任张文莉。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树萌敬献花篮。

原迁卢青联合县县长李焕章之女李平生、原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海港区工委主任杨树旺。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任建伟、民进海港区联合二支部主委李湘来敬献花篮;

其他嘉宾依次敬献花束,全体人员向纪念碑三鞠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集体参观冀东抗战纪念馆。它位于烈士纪念碑西面,是冀东地区第一家抗战纪念馆,也是冀东地区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冀东抗日武装先进事迹的纪念馆。由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将军为纪念馆亲笔题词。纪念馆占地140平方米,内设序厅和3个展室。通过上百件历史照片、用品、遗物等,系统回顾了冀东军民12年浴血奋战历程。

上午10时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座谈会隆重召开。座谈会由活动发起人胡哲维主持,来自全国各地区的党史专家、革命后代及红色文化研究者齐聚一堂,通过主题发言、自由研讨等形式,深入挖掘冀东抗战历史价值,共商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路径。

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向前重点介绍了八路军研究会的成立过程,研究会的宗旨,机构及工作任务。同时指出冀东是红色沃土,冀东人民是英雄群体。抗战精神需代代传承,激励新时代青年以史为鉴,勇担民族复兴使命。

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孟凡永发言。讲述了柳河圈根据地的建立历程。1944年,三千余日伪军包围柳河圈,我军巧妙部署,群众积极协助,成功突围,歼敌百余,还安全转移机关群众。此后,此地日伪军不敢再轻易进犯。这段历史,是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激励当代人砥砺前行。

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朗诵家,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胡树萌执行院长吟诵了一首《红船颂》来致敬冀东抗战英雄。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通过胡院长的慷慨激昂的朗诵,激励我们像早期共产党人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抗战史学会常任理事张连军发言,他回顾了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战历程,强调了冀东战场对于中国抗战的贡献,呼吁坚持和平发展,反对侵略霸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

廊坊日报社主任记者、作家董连辉发言: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是迁安市辖区第一个总区级抗日政权,在迁安抗战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作用。无论是迁安本地的李方州式的地方干部,还是欧阳波平式的外来部队干部,他们的躯体融入了燕山滦水这片热土,他们以青春生命诠释伟大抗战精神。

民进秦皇岛市海港区工委主任张俊敏发言指出:抗日精神是全体抗日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万众一心、舍生取义铸就的,民进始终秉持着团结、爱国的优良传统,这种团结一心、爱国奉献的精神,与伟大的抗日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的民进人,定要在民进团结、爱国优良传统的引领下,传承抗日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

高级政工师李平生发言:冀东区党委以迁安为中心,从刚开始的迁卢抚昌根据地扩展成迁卢青、迁青平、卢抚昌、凌青绥等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子,都成立了自己的党组织,推动了根据地各项抗日工作的开展,从星星之火燃遍整个冀东,而敌人则深深陷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原迁安党史办主任刘桂栋发言:他从迁安抗日救亡运动与长城抗战、迁安人民反对日伪统治、抗日武装大暴动、创建抗日根据地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迁安抗战情况。迁安人民没有被日本侵略军所吓倒,积极开展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反日伪“治安强化运动”,开展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和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进秦皇岛市委会委员、教育专委会主任张文莉发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决定了它被世界看见的方式。无论是在教书育人的讲堂,还是参政议政的履职岗位上,我们每一位民进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冀东义勇军”,更加坚定地把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

最后,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会长秦次森总结发言强调:“冀东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传承红色精神,既要坚守历史,更要面向未来。” 战争中的先烈和先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以鲜血,牺牲和劫难警示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有多么不容易,作为晚辈必须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才能在当今新时代大变局的内外环境下,保证社会主义红色江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乘风破浪,实现几百年来祖祖辈辈苦苦憧憬和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次纪念活动,还收到了17篇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抗战英雄后人的征文,总计10余万字,既有对冀东抗战历史地位的学术探讨,也有对先辈事迹的深情追忆。冀东夏日的松柏愈发苍翠,这场跨越八十年的精神对话在庄严的仪式中落下帷幕,但红色基因的传承之路正开启新的征程。

8月2日,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向前、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冀热察分会会长高佩璞,副会长秦次森、秘书长宋百一。毛泽民外孙曹宏及夫人李明光,朱德元帅外孙媳李远玲,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及八路军研究会所有会员和各地嘉宾又受邀参加了在迁安市融媒体中心举办的“爱心永远在路上”迁安市圆梦爱心协会十周年主题公益活动,共同见证了圆梦爱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公益成果。圆梦爱心从开始十几人的爱心小组到如今拥有2千余名志愿者、34个专题委员会、23个志愿服务项目、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公益组织, 活动也从迁安各村镇、社区延伸到秦皇岛、滦州等周边市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十年来,圆梦爱心协会始终秉承“集小善 成大爱”的宗旨,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累计救助白血病、尿毒症、烧烫伤等大病患者百余人,慰问困境老人、退伍老兵家庭130余次,一对一智力帮扶困境学子187人,成功化解社会矛盾26起,闲置图书流转30万册, 组织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公益讲座30余场,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义工数万人次,呼吁志愿者自发捐助款物总价值700多万元。其中残障孩子小课堂通过线上教学辅导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入学的孩子系统学习文化课的公益项目,并多次组织志愿者带着残障孩子参观周边旅游景点,感受自然,体验社会。目前已累计辅导残障儿童15人,学习效果显著。

2023年小课堂荣获河北省“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迁安市圆梦爱心协会会长胡哲维,是八路军研究会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冀东抗战历史专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因为祖父胡殿是原迁青平联合县三总区抗日交通员,三爷胡峰是冀东军区十二军分区警备团战士。一种难以割舍的红色情怀,让他立志传承红色基因,走遍京、津、唐、承、秦、辽等地,全面收集整理和冀东相关的抗战档案、照片、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特别是抓紧抢救抗战老兵、战争亲历者的口述资料,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建立冀东抗战历史专题资料库,设立公众平台,及时向大家分享第一手抗日资料。协同地方政府加强对长城抗战、千里无人区、冀东抗日暴动等一批具有较高历史和文物价值的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展示,作为纪念抗战历史,缅怀抗战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胡哲维的带领下,八路军研究会冀东籍会员,也积极参加圆梦爱心活动,慰问退伍老兵,宣讲抗战故事,捐赠红色史料图书。组织重走抗战路、烈士陵园祭扫、青少年红色教育等活动,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植入心灵。同时帮扶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在公益路上奉献着红色后代的光和热。胡哲维表示,今后两个组织将继续携手同行,弘扬大爱思想,赓续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服务社会民生贡献更大力量。大家被胡会长的情怀和圆梦爱心的活动深深感动,同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希望圆梦爱心协会在公益道路上越走越远!

(浏览 46 次, 今日访问 4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