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开基人—在抗大六分校学习

张镰斧在六分校时,正遇上1938年6月9日,蒋介石政府消极阻止日军西进,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扒开了郑州北郊黄河南岸的花园口渡口,造成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导致1942年前后惨绝人寰的河南、晋东南一带大饥荒的严重恶果,逃荒逃难的人们漫山遍野。在敌后根据地连续几年天灾人祸的最困难时期,六分校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非常艰苦。他们没有任何一所小小学校都应具备的任何条件,只能因陋就简,坚持学习,又当学员又当战士,随时战斗,随时转移……

在黎城,张镰斧和其他学员们分散住在原抗大总校校址中心村霞庄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庄,如西黄须村。上课时自行带着小板凳和背包,还要带上干粮袋子、枪、手榴弹等,就这样男女学员都要负重几十斤,集中到指定位置上课。听小课时,把背包当课桌,伏包作笔记。上大课时,学员会来二三百人甚至还多。大课是很郑重的,一般都是威望很高的著名首长来讲课,都会讲两三个小时。学员从战争年代这些难得的课堂上,学到了终生都受益的红色传统、基因、精神、文化和知识。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六分校就从军事生活入手,培养学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每天从起床到熄灯,出操、上课、讨论、演习、晚点名,以及内务卫生,生活既紧张又有节奏,一丝不苟。

在残酷凶险的战争年代,六分校的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丰富多彩。师生们都以老红军的长征精神激励着自己。

一方面在学习上,全体学员们自制沙盘练习写字,背包上挂识字板边行军边识字边学知识;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在生活和上大课时,都会有战争空隙很热闹的时候。西黄须村曾给黎城本土作家赵晚芹留下了许多张镰斧打篮球、唱戏演节目的故事。上大课时,还会有多个连队、分队互相拉歌,学员当中也不乏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的。吕岱、李爱峰等多位老战友,常与张镰斧一起说起抗战时期他们组织业余宣传队,又拉又唱好不热闹,抗日战争和革命理想使他们成为命运共济的终生战友!

也常有一些六分校的战友们,在一起畅说当年学习时的情景细节。他们曾绘声绘色地说到:一次,张镰斧带队护送高级首长和一批学员过铁路封锁线,机智巧妙的不打一枪就从鬼子跑楼旁边过去了,那些当时还从没有打过仗的年轻女学员都觉得很神奇。有的女学员,当然也是张镰斧多年的老战友,后来也与张镰斧的老首长或者老战友成为终生伴侣。

六分校为了解决粮食和烧煤困难,学员们曾多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缝隙到敌占区或游击区背粮和背煤,有时翻山越岭来回要走数百里山路(远到阳泉、寿阳一带)。出发时,每人身上除背包、武器外,还要带上几天的干粮。到了目的地,有麻袋背麻袋,没有麻袋就用裤子当粮袋。每一次,张镰斧都要背上百公斤。背粮途中,有时学员会因与敌人遭遇,为了掩护队伍保卫粮食而英勇献身,还有学员会因带病坚持背粮而不幸累倒牺牲。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革命者是天生的英雄,都是在熔炉中淬炼出来的。张镰斧和学员们也都是这样的,不停的淬炼不停的成钢。

(浏览 2,217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