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开基人—宣传舆论与反顽战斗


张镰斧所说的发生在高平的反顽战斗,尽管他在这场战斗中只是普通一兵的作用,但是这次战斗关联到高举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典型的的抗日统一战线旗帜,关系到太行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保卫和建设,是能够说清楚国共两党到底是谁在一心一意地抗日!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较细致的说一说。


高平的反顽战斗,是因阎锡山1939年反共的“十二月事变”引起的。


1938年后,八路军彭德怀副总司令曾三次到过高平。


彭老总从延安返回时路经高平,对高平抗战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示地方党组织要不失时机地发展党员,公开扩充牺盟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把各方面的抗日力量都调动起来。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大环境下,晋东南和高平的抗战局面很快形成高潮,党员发展到三千多名,牺盟会员发展到一万多人。农、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相继成立,地方武装日益扩大,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到来,上千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减租减息,反奸反霸,捐粮捐款,生产自救,空室清野,防敌防特等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上级领导和《新华日报》的赞扬。


1939年9月底,彭老总第二次来到高平,连续召开高平驻军和地方党政领导人会议,讲了形势、任务和方针,再三强调大家要有对付顽固派突然袭击的思想准备。根据彭总指示精神,中共高平县委迅速在全县展开反顽固派斗争,召开声势浩大的“反顽大会”,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


在“十二月事变”的腥风血雨中,彭总于12月26日第三次来到高平。29日在陈区召开有三四四旅连以上干部、五专署、决死三纵队、牺盟长治中心和高平部分县区干部参加的大会,强调以武力对付顽固派敌人的武装进攻。


抗战时期,臭名昭著的“十二月事变”在晋东南一带是怎样发生的呢?


从1937年4月——7月下旬,薄一波开始在山西境内组建新军决死队,分别在忻州、祁县、太谷、寿阳、平遥等处,组成十个团进行训练。各团政治部主任都是由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担任,团以下的政治工作人员由薄一波等选派。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就是在这10个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左起:薄一波、蔡树藩、李先念、粟裕、彭真、朱德、陈毅、聂荣臻


1938年4月,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一二九师及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晋东南一带县城十八座,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队在八路军总部的帮助下,在沁县的西林办了三期军政训练班,训练排、连以上干部和优秀的政工人员。八路军总部负责人朱德、彭德怀、左权亲自给训练班讲课。训练结束后,决死队换掉了一批旧军官,代之以新军官,部队的军政素质显著提高。


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五十个团,约四、五万人,占阎锡山一百五十个团的三分之一。决死队成为一支驰骋晋绥的抗日劲旅。


1939年12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阎锡山以决死二纵队不听从指挥为由,宣布新军为“叛军”,下令公开讨伐,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新军,“晋西事变”(即“十二月事变”)爆发。


1939年12月4日,在国民党八十三师的配合下,阎锡山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三行署主任孙楚,指派三青团骨干分子上官凌云带领一伙武装暴徒,袭击阳城县政府、牺盟会,捣毁了阳城县动委会主办的《新生报》社,肆意抢劫各种物资器械,关押和殴打工作人员,并绑架主编王良,揭开了晋城“十二月事变”的序幕。


阎锡山所部在肆意杀害共产党员、摧毁抗日政权的同时,各地顽固派还把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如:12月28日,独八旅和叛军游击十一团一营,捣毁了决死三纵队、五专署设在沁水、高平一带的修械厂、被服厂、生产合作社、后方医院、后方留守处等单位,并将各处财物抢劫一空。我方死伤干部10余人,被俘100余人。


1940年1月4日,阎锡山委派的晋城县长贾建民,勾结国民党四十七军五二三团,及卢有年、孙瑞琨等部叛军,经密谋策划,伪装成决死队,以打土匪为名,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土岭事件”。至此,顽固派把在晋城各地发动的“十二月事变”推向了高潮。


顽固派对待抗日政权、抗日军队明枪暗火,或武装挑衅、狂轰滥炸、肆意抢劫,或拉拢收买、暗杀绑架;对待被捕的抗日人士,杀头、挖眼、挖心、挖脑、割乳、割生殖器、割耳、剁手、活埋、乃至妇女干部被先奸后杀,惨无人道之刑用绝。


土岭事件后,顽固派为了发泄,在晋城连续数日搜山,遇人便杀,约百余名无辜群众遇害。决死队独三旅的伤兵医院遭到袭击,那些在战场上与日军撕杀后幸存的伤兵被残害。山西五专署、抗日政府、决死队、牺盟会住过的村庄,居民皆被搜查、吊打,贵重财物被抢劫一空。一老人因不知底细,当即被砍去右臂。阳城县政府一科科长张健民斥责国民党破坏抗战,被吊在当街牌楼上毒打5个小时。高平一个干部未被捉住,顽固派就把他的3岁幼子杀害。另一名干部事先出走,其妻子遭到强暴。日军侵占阳城时,孙楚在惶惶逃跑之余,还下令将事变中扣押的24名所谓“政治要犯”枪杀于秋川河。

(浏览 1,113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