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毛主席合影的小八路,一张照片后来竟成了“丹书铁券”

乐享趣闻轶事

1962年,红色摄影家石少华来到毛主席的住处,他拿出一张照片(见下图)问毛主席:

“这是我给‬您‬拍摄‬的‬一张‬照片‬,当时‬,您正在‬跟‬两个小八路聊天,您还记得这件‬事情‬吗‬?”

毛主席与两个小八路
毛主席与两个小八路

毛主席说:“当然‬记得‬,我很喜欢这张照片,不过,我记不清‬那两个‬‘红‬小‬鬼‬’的名字了。”

说到这里,毛主席一边摇头,一边叹息道:“我也想他们啊,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俩还都是小孩子,二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现在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石少华向毛主席承诺,“我一定想办法找到他们,等找到他们,我就把他们带到您这里来,到那个时候,我再给你们拍一张合影照”。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啊,二十几年了,也不知道他们都过得怎么样……”

这张照片是石少华的得意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照片‬拍摄于1939年初春的延安。

照片上的毛主席微微俯身,他摊开左手,右手的手指在掌心里写着什么。

再看那两个一身戎装的小八路,他们的年龄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石少华对这张照片很满意,照片印出来之后,他马上把‬照片‬送‬给了‬毛主席。

石少华还记得,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毛主席满脸是笑,他拿着照片左看右看,过了好久,才把这张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口袋里。

看得出来,毛主席非常喜欢这张照片,或者可以这样说,毛主席不但喜欢这张照片所表达的意境,更喜欢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八路。

自从在毛主席面前许下诺言之后,石少华便开始满世界寻找那两个小八路。

经过多方打听,石少华在1966年知道了那两个小八路的名字,照片上那位高个儿的小八路名叫安定保,矮个儿的小‬八路‬名叫刘长贵。

而且,石少华还搞清了安定保的身份,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安定‬保‬是“抗大东北干部队”队长张学思的通讯员。

张学思是谁?许多人也许不熟悉这个名字,却一定知道他哥哥的名字,他的‬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将军‬。

张学思与周总理夫妇在一起
张学思与周总理夫妇在一起

张学思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将军的胞弟。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思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并在1933年4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爆发之后,张学思受到哥哥的牵连,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获释出狱之后,张学思回到了东北军,在我党领导下开展兵运‬工作,并于1938年10月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次年9月,张学思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当时也称为“东北干部队”)队长。

全国解放之后,张学思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6年夏日的某一天,石少华终于联系上了张学思,一见到‬张学思‬,石少华‬便‬迫不及待‬地‬出示了那张照片。

没想到,一看见那张‬照片,张学思将军顿时‬就湿了眼眶。

张学思将军非常肯定地说,照片上那位个子稍高的小八路就是安定保。

石少华急切地问道:“您知道他的下落吗?他‬如今‬在‬哪里‬工作‬?”

张学思将军沉痛地说:“安定保当年确实‬当‬过‬我的通讯员,但是,他已经不在了……”

原来,抗战胜利之后,张学思奉命带领“东北干部队”开赴东北,在途径河北承德的时候,“东北干部队”与一支尚未缴械的日军部队不期而遇,并且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在与这伙日军的激战中,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安定保的胸部,安定保当场倒地,不幸牺牲。

听到这个消息,石少华既悲痛又失望,悲痛的是,按照推算,安定保牺牲的时候只有20岁左右。

石少华‬不免感叹‬‬,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战士,却牺牲在胜利即将到来之前,这样的结局实在‬太让人伤感。

让石少华失望的是,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有了小八路的线索,可是‬,自己‬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又断了线索。

石少华拍摄的照片(一)
石少华拍摄的照片(一)

石少华指着照片上的刘长贵问张学思将军:“您认识他吗?”

张学思仔细端详了半天,然后摇摇头遗憾‬地‬说:“延安当年有不少‘红‬小鬼‘‬,照片‬上的‬这‬个‬小八路‬我没有‬见过‬。”

不过,张学思将军给石少华提供了一个思路,张学思将军说:“这个小八路应该是哪位‬首长的通讯员。”

据张学思将军说,当时,为了保护那些年纪尚小的“红小鬼”,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曾经亲自下令,不允许他们上前线。

因此,这项“红小鬼”通常被安排担任通讯员、勤务员等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石少华开始四处‬打听刘长贵的下落。

遗憾的是,直到毛主席1976年离开人世,石少华一直没能打听到刘长贵的下落。

不过,石少华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更‬没有‬放弃努力‬,此后十几年间,石少华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四处打听刘长贵的下落。

当时,石少华收到过‬不少‬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写信人都自称“刘长贵”,这让石少华喜出望外。

然而,石少华很快就失望了,因为,那几个自称“刘长贵”的人要么年龄对不上号,要么说不清楚当年的细节,或者根本没跟毛主席拍过合影‬照片。

石少华因此断定:那几个“刘长贵”都是“冒牌”的。

1986年,石少华的一位老战友突然从东北给他打来电话,在电话里,那位老战友兴奋地告诉石少华:“我找到刘长贵了!”

此时,石少华已经从新华社退休,得知这个消息,石少华半信半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石少华的老战友说:“据刘长贵说,当年为他和毛主席拍照的人是个大高个,跟他一起的还有好几个苏联‬人。”

听到这里,石少华顿时激动起来,这是因为,石少华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拍那张照片的时候,自己‬的身边确实有几个苏联记者。

因为这个细节,石少华意识到:丹东出现‬的‬这个“刘长贵”很可能就是照片上的小八路。

通话结束之前,石少华的老战友又言之凿凿地说:“你赶快来一趟吧,我‬告诉‬你‬,他的手里也有一张与毛主席的合影照片。”

听到这里,石少华眼睛一亮,当即决定马上去一趟丹东。

当年4月27日下午,在石少华的老战友陪同下,刘长贵带着妻子风尘仆仆来到了位于鸭绿江畔的丹东宾馆。

当天晚上,石少华也从北京赶到了丹东,在丹东宾馆,石少华与照片上的小八路终于见了面。

刘长贵一眼就认出了石少华,眼前这位老人正是当年的那位“大‬高‬个‬”摄影师。

他与石少华紧紧拥抱,激动地说:“我是‬刘长贵‬,我‬就是照片上的小八路!”

石少华兴奋地说:“找你太不容易了,总算在‬这里‬找到你了!”

石少华对刘长贵说:“可惜,你‬的‬小伙伴‬安定保牺牲了,毛主席也逝世了,不然的话,我就可以为你们再拍一张合影照片了。”

刘长贵伤感地低下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石少华拍摄的照片(二)
石少华拍摄的照片(二)

石少华说:“你叫我找得‬好苦啊,你知道吗,我在‬毛主席夸下海口‬,‬答应一定‬找到‬你和‬安定‬保‬,然后‬‬带‬你们‬去‬见‬毛主席‬。”

“‬可是‬,我一直‬没有‬找到你们‬,因此‬没能兑现对毛主席的承诺”。

刘长贵问:“毛主席?他老人家还记得我们?”

石少华说:“是‬啊‬,毛主席‬一直都‬记着你和安定保,很想再见你们一面。”

听到‬石少华‬的‬话‬,刘长贵的眼泪瞬间‬就淌了下来,他抽泣着对石少华说:“我也想他老人家啊,可是,我没办法‬‬见到‬他‬老人家啊。”

时过境迁‬,当年英俊潇洒‬的‬石少华‬已经‬年近‬‬七旬‬,当年‬‬稚气‬未脱‬的‬小‬八路‬也‬已经‬‬满头‬白发‬。

谈到当年拍那张照片时的往事,两位老人感慨万千。

刘长贵当年是“抗大”校务部管理科通讯员,在此之前,他隶属于八路军120师,是120师714团3营营长游好扬的通讯员。

游好扬是江西人,开国少将,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百团大战”前夕,刘长贵与500多个‬身体‬病‬(残‬)和‬年纪‬太‬小‬的‬战士被留在了延安,因为年纪太小,刘长贵被安排到延安抗大校务部,在管理科当了个通讯员。

抗战时期的石少华
抗战时期的石少华

1939年4月,延安举行“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毛主席将‬亲自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当时,张学思的通讯员安定宝找到刘长贵,他对刘长贵说:“毛主席要来抗大,你想不想去‬见毛主席?”

刘长贵说:“当然想了,可是,毛主席那么‬忙‬,‬警卫人员‬‬‬‬能‬让‬我们‬见‬毛主席‬‬吗‬?”

安定保说:“不要‬担心‬,我有‬办法‬,咱们‬这么办,咱俩一起去拦‬毛主席‬的‬汽车‬,我们年纪小,警卫人员不会阻拦我们的”。

于是,当‬毛主席乘坐的吉普车到达“抗大”之际,安定保和刘长贵两个“小八路”兴奋地跑了过去,拦在了吉普车前面。

随车的警卫人员不明就里,他们马上跳下吉普车,直奔小八路而来。

毛主席却微笑着制止了他们,他走下吉普车,慢悠悠地走到了两个小八路跟前。

看到毛主席向他们走来,两个小八路心里有点紧张,刘长贵小声问安定保:“他就是毛主席吗?”

安定保肯定地说:“没错,肯定是他。”

安定保此前并未见过毛主席,可是,延安到处都张贴着毛主席的画像,所以,安定保一眼就认出了他。

毛主席亲切地向两个小八路打招呼:“两位小同志,你们叫‬什么‬名字‬啊‬?是哪个单位的啊?”

安定保和刘长贵赶紧立正,如实向毛主席报告了自己和‬单位的名称。

“你们今年多大了?”毛主席接着问。

刘长贵抢着回答道:“我今年14岁,他15岁,比‬我‬大‬一‬岁‬。”

毛主席又笑着问:“哦,不简单嘛‬,年纪这么小就当上八路军啦,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当八路军啊?”

安定宝和刘长贵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为了赶走日本鬼子,打倒反动派!”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说得好,可是,你们为什么要拦我的汽车啊?”

安定保挺着‬小胸脯‬大声‬说:“我们就想见一见毛主席。”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毛主席和蔼可亲地问。

刘长贵再次抢答道:“知道,你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笑着说:“不对,我的‬名字‬不叫毛主席,我的名字叫毛泽东。”

毛主席又问:“你们有没有念过书?”

两个小八路摇了摇头,毛主席说:“你们的年纪还小,一定要多学识字、有文化。”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微微俯下身子,他伸出左手,用右指在掌心一笔一画地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这时,石少华正跟几个来自‬苏联的‬摄影‬记者‬路过这里。

看到这个温馨的场景,石少华马上掏出照相机,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拍下了那张珍贵的照片。

毛主席与小八路(后期上色)
毛主席与小八路(后期上色)

与安定保相比,刘长贵可以算是幸运儿。

抗战胜利之后,刘长贵也离开延安去了东北,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刘长贵随所在部队屡战屡胜,无往而不利。

东北解放之后,刘长贵随部队回师华北,然后‬一路打到了祖国的最南端。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刘长贵又奔赴朝鲜参加作战,在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刘长贵流过血、受过伤,身上留下了几十处伤疤。

在一次战斗中,刘长贵再次负伤,被送回祖国住院治疗。

在‬医院‬疗伤‬期间,刘长贵结识了前来‬慰问‬的‬百货商店收银员王秀芝,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坠入爱河。

由于多次负伤,刘长贵的身体已经无法适应部队高强度的生活,因此于1955年申请转业,离开‬了部队。

回到地方之后,刘长贵与王秀芝结了婚,并在‬辽宁省海城交通局担任‬了‬科长职务‬,后来,刘长贵‬又担任‬过‬海城丝绸厂武装部长。

按理说,刘长贵结了‬婚‬,成了家,工作单位也不错,完全‬可以‬过‬一种‬幸福美满的小日子。

没有想到,在那个特殊时期,因为王秀芝出身于地主家庭,刘长贵受到了牵连,‬一度被撤掉了领导职务,甚至屡屡‬被‬批斗‬,还‬差一点‬被‬关进“牛棚”。

石少华拍摄的照片(三)
石少华拍摄的照片(三)

就在刘长贵无助又无奈之际,刘长贵想到了家里的一件“无价之宝”。

刘长贵的“无价之宝”是什么?

它不过是薄薄的一张纸片,但是,它的份量却重于千钧;

它不是“丹书铁券”,但是,它的功用却不比“丹书铁券”差。

它就是石少华拍摄的那张照片-“毛主席与两个小八路”。

上世纪‬60年代初,《人民‬画‬报‬》刊登‬了‬石少华拍摄的那张照片,于是,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这张照片,也记住了照片上的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八路。

刘长贵也看到了这张照片,不过,一向低调的刘长贵没有声张,除了家人之外,他的同事、朋友都不知道刘长贵就是照片上的小八路。

为了‬留作纪念‬,刘长贵买了一本《人民画报》,剪下印有“毛主席与两个小八路”合影的那一页,请照相馆的师傅翻拍成照片。

然后,刘长贵把那张照片悄悄放进‬了家里的衣柜里。

当那些人又一次要批斗刘长贵‬的时候,刘长贵镇定自若地打开衣柜,将那张照片摆到了‬那些人面前。

刘长贵说:“我是毛主席的兵‬,这就‬是毛主席和‬我们在‬延安‬合拍的照片。”

刘长贵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年的经历,把那些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从此以后,那些人对刘长贵刮目相看,他们‬再也不敢对刘长贵‬出言不逊,更不敢动他半根毫毛。

刘长贵后来对石少华说:“因为你拍摄的这张照片,我才恢复了自由身,躲过‬了‬灾难‬”。

石少华诙谐地说:“一张照片竟然成为你的‘丹书铁券’,我也是始料未及啊。”

刘长贵深情地说,“我有一种感觉,毛主席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他老人家一直都在关心着我们。”

老年时期的刘长贵
老年时期的刘长贵

1993年5月1日下午,在海城的一个住宅区院内,一辆装载超高的大卡车刮断了一根临时架接的电缆。

正在此处散步的刘长贵老人顿时被强大的电流击倒在地,再也没能苏醒过来。

在整理老人遗物的时候,人们在刘长贵老人贴身的口袋里找到了那张珍贵的照片-“毛主席与两个小八路”。

后来,刘长贵的家人把那张照片镶上镜框,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刘长贵的遗像旁边。

刘长贵的后人说,老人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那张照片就是他最宝贵的遗产。

(浏览 17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