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刘伯承答毛主席问

王端阳wdy

刘子久时任全国总工会文教部部长,王林时任天津市总工会文教部部长,属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经常有工作往来。陆定一时任中宣部长。日记中提到的那篇文章,尚无考证,可能是有关天津工人业余文化学习方面的,那时他正在搞这个活动。王林日记1950年4月3日 北京

刘子久说刘伯承在大别山时期常跟他说,在延安时毛主席有次问他:中国共产党有存在的必要没有?刘大惊,你这中共创始人和领袖,怎么问这个呢?毛说:如果不能为人民谋利益,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刘伯承在困难的时候就给刘子久同志引证这句话。

刘在今天会上说他去年五月见到我那文,跟陆定一谈,陆接受这意见。从刘部长话头看来,这回工人业余文化学习运动,似乎与我那篇文章有点关系。

注释:

 刘子久(1901—1988)——原名刘俊才,山东省乐安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以山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赴广州参加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1927年受省委派遣到青岛恢复党的工作,10月任省委监委书记。后多次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西安事变后获释,先后任中共豫西省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抗战胜利后任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全国总工会文教部部长、书记处书记、国家劳动部副部长等职。1950年 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被撤销候补中央委员职务。1960年被打为右倾反党分子,文革中被打成“六十一个叛徒集团”成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担任国家劳动总局顾问。1988年病逝。

(浏览 11 次, 今日访问 1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