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姐妹花 父女相会在战场——一张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照片

来源:祖国网

故事要从一张照片说起。



这是一张看似普通却又不寻常的照片,它记载了一段特殊的往事,将一幅饱含人性、父女温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面定格在那个永恒的瞬间。

这张照片的摄制地点是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朝鲜战场上。站在照片中间手捧鲜花、脸露慈爱的是父亲胡子昂,他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

站在胡子昂的两侧,并亲切地依偎着他的两个漂亮女孩,就是他的女儿胡萱和胡静。她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文工团与后勤分部文工团的演员。

人们不禁要问,胡萱和胡静这一双长相漂亮、家境又富足的“娇气小姐”,怎会奔向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呢?

故事要从这里说起。

重庆解放后,十二军上报兵团、二野刘邓及陈锡联首长批准,征招了万余名重庆及川东地区有文化的大中学生入伍。胡萱和胡静两位土生土长的重庆姑娘多次聆听了部队首长陈锡联、王近山、李震、尤太忠、唐平铸、柯岗等的报告和讲话,被这支诞生在大别山、激战在太行山、挥师大西南的英雄的二野三兵团十二军忘我的牺牲精神所感染。再加上胡子昂先生是我党长期的忠实的朋友,著名的红色资本家,他对女儿们文化教育和革命理想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由此,姐妹俩决心报名参军、报效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子昂先生通过和陈锡联等领导共事,与十二军众多领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副市长,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董事长等职。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民主人士,能和党同心同德,支持两个女儿投身到战火连天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奉献、牺牲精神!


【赴朝慰问团副总团长王维舟(左三)、全国工商联主席胡子昂(左一)、西南分团团长阎红彦(右三)与第60军军长张祖谅(左二)等同志合影。】


1953年,胡萱和胡静所在的志愿军第十二军文工团与后勤分部文工队的领导,通知她们到阳德火车站迎接祖国慰问团,并告诉她们,父亲胡子昂作为总慰问团三分团的副团长,也来到了朝鲜。听到这个消息,姐妹俩高兴得不知怎么好。因为,自从参军以来,她们从未见到过父亲,两姐妹之间也从未能见面,这次父女三人有机会在英雄的朝鲜国土上团聚,真是无比兴奋和激动!

父亲与姐姐胡静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解放前夕。当时国民党反动报刊正大造舆论要通缉捉拿胡子昂,并扬言“要斩草除根,杀绝胡子昂全家”。胡子昂在解放前很早就与党有着秘密联系。他作为一位民主人士,在党的统战工作感召下,为人民做了一些工作,因此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重庆解放前夕,党通过地下组织经过周密安排,使胡子昂逃离了国民党的追捕。同时,党的地下工作者在胡萱和胡静放学回家途中,秘密通知她们立即转告母亲转移乡下,全家住进岩洞。他们的家很快就被查封了,直至解放军第十二军进城。

1953年9月,在志愿军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刻,得知就要与父亲见面了,她们高兴得暗暗流下喜悦的眼泪……

这一天,姐妹俩从不同的山沟沟出发,十二军与后勤分部派车送她们来到阳德火车站。姐妹俩相逄时感到无比激动,高兴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二姐”“三妹”地喊个不停。

胡萱和胡静两姐妹从小一起长大,别人都说她俩是一对双胞胎。这天,姐妹俩都穿着文工团的演出服,斜挎武装皮带,头戴军帽,配上长辫上系着的两根降落伞绸带扎成的蝴蝶结,显得格外精神。

见面后,她们还没来得及畅述各自的生活经历,火车已经到站,祖国慰问团的亲人们已经到了。她们睁大眼睛,仔细地望着一节节车厢。当车厢门口出现一位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身影时,她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亲爱的爸爸。姐妹俩飞快地跑过去,紧紧地拥抱爸爸……

胡子昂也喜出望外,他没想到,两个女儿会如此活蹦乱跳地同时出现在他面前。他望着眼前皮肤略黑,但长高又长结实了的女儿们,露出欣慰的笑容。而在女儿们的眼里,爸爸精神焕发,只是比起解放前夕他为逃避国民党的追捕,与她们最后一次见面时稍稍胖了些,也更显得年轻了。此时,车站上许多人都围过来,祝贺她们父女重逢。记者也为他们拍下了值得永远留念的照片。后来,这张具历史意义的照片,刊登在了志愿军小报上。


赴朝慰问团在朝鲜阳德车站


父女许久未见面,更多的是关切地询问各自的经历。

胡子昂看到了女儿胡静的伤腿。胡静告诉父亲:那是1951年3月的一天傍晚,她随十二军跨过鸭绿江,离开祖国,接受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考验——连续“夜行军”。那时天气很冷,地上积满雪。克服了对敌机不断在头上盘旋、轰炸的恐惧,为了避开敌人的控制,只能每晚“夜行军”。背包上插把十字镐、胶鞋、水壶,带上条军用毛巾,这是黑夜中引路的信号!脖子上圈着一条长圆形米口袋……经过20多天长途艰苦跋涉,才到达目的地谷山。由于生活上的不适应和过度疲劳,胡静感到全身不对劲,但仍坚持集合、站队。在队伍中听完了指导员下达的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分配给文工团到战地医疗队为伤员服务的任务时,胡静决心要和战友们一起去迎接新的战斗考验!可当晚她突然发高烧,队长安慰她说,战斗明天即将打响,没办法照顾她,让她服从命令,组织上决定把她往后转移。她含着热泪,心里万分焦急,喉咙好似堵住了,说不出话来。她心想,同志们马上就要出发参加战斗了,正是组织上要考验她的时候,她却要离开这个战斗集体后撤,她的内心非常痛苦。在无法强留的情况下,胡静被战友背到接待站,经过许多周折,才转移回到祖国边城丹东的后方医院。经诊断,胡静除了患上“热性病”外,由于长期在路途转移,一条腿已经冻坏了,不能动弹。在医院治疗期间,胡静的头发脱落了很多,但依然保持革命的乐观精神。她还协助医院为其他伤病员喂药喂饭,并且经常用歌声鼓舞和安慰其他伤病员,为志愿军战士和伤员们送去了温暖。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后,胡静伤愈出院,并被评为“模范休养员”。她出院后,立即又奔向了朝鲜前线。

父亲又关切地询问胡萱挨炸的情景。胡萱告诉爸爸,在朝鲜战场上,挨飞机扫射轰炸是经常的事。特别是战争初期,敌人控制了整个天空,敌机横冲直撞非常猖狂,经常飞得同电线杆一样低。但是这些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最终还是被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

父亲听了女儿们的话,高兴地叮嘱两姐妹: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高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旗帜。他当即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了两条围巾送给她们。父亲告诉她们,他此次入朝,没想到能见到她们两个,也许见不到,也许只能见到一个。所以他把两条围巾装在大衣的两个口袋,若见到一个就送一条,若两个都见不到,就把围巾送给其他女战士,没想到父女三人能在阳德团聚。

当时志愿军的首长考虑到慰问团工作繁忙,作为总团三分团副团长的胡子昂不可能专门停留下来与两个女儿长叙父女之情,便特意让她们姐妹俩随父亲与慰问团到部队去住几天。她们深深地感谢组织的关照,便随父亲到部队去慰问。


兵团文工队在欢迎慰问团大会上为部队慰问演出


胡子昂语重心长地对姐妹俩说:“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民主人士的朋友,只有共产党才能把青年一代锻炼成坚强的战土,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才能战胜一切凶恶的敌人!

这一切,都被这张具有特殊意义的照片记录下来,浓缩和凝聚在这历史的瞬间,定格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让我们后人、让千秋万代永远相传、永远铭记。(本文系原第12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赵国庆供稿、《祖国》杂志宋志娇编辑整理。)

(浏览 86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