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只为花
毛主席酷爱写诗,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不少诗词,不过,在他最后的10年时间里,却再也没有写过诗。
毛主席写的最后一首诗,时间是在1966年6月,而公开发表的时间,更是到了1996年9月,足足过去了30年时间!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这首诗,是毛主席在湖南韶山的滴水洞写的,关于他这次滴水洞之行,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很多东西也尚未解密。
1966年6月18日,毛主席秘密回到了老家韶山,不过,跟上一次回老家不同,毛主席这次没有公开行程,也没有见老家的任何人,而是一个人住进了滴水洞,在里面住了足足11天,连中央的很多领导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好像突然人间消失了一样。
就是在这期间,毛主席写下了这首诗,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
第一句“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说的是当时北京正在发生重大的事情,就是指因为一部历史剧《海瑞罢官》,引起了一场大讨论,进而引发了那场长达10年的大革命。
就是在这场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毛主席来到了湖南老家,说是“踏芳枝”,其实是在酝酿这场大革命。
第二句“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用“青松”比喻革命小将,用“败叶”比喻走资派,形象地突出了两者的不同命运,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第三句“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同样是写这场革命,必将像风雷一样席卷全国,震惊世界,大街小巷到处都会充满革命小将,势不可挡!
第四句“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说的是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候,滴水洞刚刚下过雨,自己听着雨声,想到了全国人民的命运和前途。
这首诗,充满了典型的毛派风格,对比强烈,慷慨激昂,充满了必胜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有人评价说:“这首诗熔情、景、事、理于一炉,对仗精工,造语纯熟,风格则于怒发时有欣慰,于豪壮中见苍凉,于深沉中寓轻快。”
史学界基本认为,毛主席在滴水洞的这11天,最终让他下定了决心,要发动一场大革命,彻底根除走资派的反攻倒算,“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所以也能明显看出来毛主席的这个想法,对这场革命是充满了期待的。
毛主席离开滴水洞后,还特地给江青写了一封信,提到了自己的这些想法,其中写道:“中国如果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将右派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演习……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结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
至于这首诗,毛主席生前从未公开发表过,除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外,没有人知道。
直到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收录了这首诗的《毛泽东诗集》,这首诗才得以出版,距离毛主席写下这首诗,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