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广播电台的故事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广播电台对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我听老八路路佳阿姨讲述的趣闻,以及从滕代远伯伯、陈皓伯伯子女给我的资料中得知的故事,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新华广播电台的光荣业绩。

好像听你在电台广播

抗战胜利前后,路佳在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任情报员。位于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军寨村的情报处,各方面的条件非常艰苦,收听广播的器材仅负责宣传工作的小杨同志有一个十分简陋的矿石收音机。1945年8月15日晚,小杨从矿石收音机里听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激动人心的消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小杨立刻将这条消息传播给大家,整个军寨村沸腾了!路佳与战友们、乡亲们一起欢呼跳跃:“日本鬼子完蛋了!”

小杨每天坚持收听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有一天他疑惑不解地对路佳说:“我听到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声音非常像你的声音,好像是你在广播?!”路佳笑着回答:“那你听对了,播音员正是我的妹妹!”


1959年路佳(左)柏立 (中)

路佳在家中女孩排行老四,五妹柏立(曾用名柏淑中、柏致中)1925年出生。她们父亲是京城的一名正直的文化人,这使她们姐妹既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谈吐又字正腔圆。路佳参加八路军后,在北平的柏立由路佳的革命引路人刘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刘新是八路军前总保卫部在北平地下党的负责人,他的公开身份是在日本人掌控的北平广播电台负责审稿,实际上通过监听获取情报。柏立和地下工作者白羽经常到刘新任职的广播电台配合其工作,并参加不涉及政治内容的节目播音,如卫生健康节目、老年保健节目等,从而掌握了播音工作的技能。

1946年7月,党组织安排柏立到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八路军驻地,任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有一次路佳随部队转移,途中离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驻地不远,她和爱人谈杰就到妹妹柏立那里去看望。路佳看到组织上对播音员特别照顾,为了播音员能休息好、精力充沛,安排柏立住一个单间。吃饭时,柏立还拿出鸡蛋说:“这是组织上特别给我补充营养、保护嗓子的。”

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分为国际部和国内部两部分,柏立是国内部的播音员,丁一岚(邓拓的爱人)是国际部的。战争年代同志们的战斗友情亲密无间,数十年后路佳还记得柏立与丁一岚在北京重逢时的情景。全国解放后,柏立担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台的台长,为新中国的广播事业努力工作了一生。

蒋委员长“送”来广播电台

抗战胜利后,国共谈判签署了停战协定,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备战的本质没有改变。就在签署“双十协定”的前两天,蒋委员长上演了一场自摆乌龙的闹剧,用飞机给八路军“送”来了大功率电台。



1945年10月8日,在我晋冀鲁豫军区太行四分区所属的河南省焦作地区上空,出现了一架国军小型运输机。它从西南方向飞来,一会儿向东北飞,一会儿又向西飞,不知是因迷航还是出故障而降落到待王镇的公路上。从机舱里走出的12名国军机组人员看见围上来的八路军,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我军人员上前检查得知,这架从南京飞往太原的国军飞机上携带着蒋介石给阎锡山的密电和《剿共手册》,以及南京联络阎锡山用的两台大功率电台,国民党反动派假联合、真剿共的面目暴露无遗。我太行四分区遵照上级指示:对机组人员生活给予妥善安排,将缴获的物品送到邯郸晋冀鲁豫军区所在地。

两台大功率电台是难得的电讯器材,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晋冀鲁豫军区三局(即通讯局)向主管军区工作的滕代远副司令员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把它改装成军事通讯的发报机,二是改装成广播电台的发射机;前者有利于军区工作,后者有利于地方建设。滕代远副司令员研究后,从大局出发决定采用后者。他与杨立三(晋冀鲁豫中央局经济部长)组织技术力量攻关,批准采购必要的器材,调拨解决发电设备等,为改建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军区三局的同志们争分夺秒、紧张奋战了近一个月,终于将两台大功率电台改装成广播电台发射机。滕代远副司令员在固镇召开的三局庆功会上与参与改装的立功人员合影留念,并鼓励大家:继续贯彻下去,为人民立功,功上加功,产生更多的功臣!

红色播音一天也没断

1946年9月1日,作为晋冀鲁豫边区的国语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在河北邯郸市涉县沙河村正式开播。两个广播电台发射机的波长分别为49米、6090千周和242米、1240千周,开始每天播音4个小时,后来增加到7个小时。


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部分人员在沙河村合影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军大举进犯延安,为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党中央于18日主动撤离延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并坚持播音到28日。为确保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不间断,党中央要求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于29日起临时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

此时邯郸电台组建刚刚半年,行政、机务、编辑、播音等人员不到20人,接替陕北电台播音、同时担负陕北电台与邯郸电台两个台的广播,任务十分艰巨。在常振玉台长的领导下,邯郸电台分成机电和编辑两个部分开展工作。机电部门夜以继日地进行器材设备的调整,编辑部门整理新华社的社论、党中央发言人的讲话、全国战局的分析评论、以及重要战报等稿件。特别是播音人员继承了原陕北电台播音员播音时的感情、口音和语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使满载着共产党和毛主席声音的红色声波一天也没有中断。

同年4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到达晋冀鲁豫解放区。陕北电台与邯郸电台在涉县沙河村的同一个院子里继续向全国播音,电台的编辑部设在不远的西戌村。同年9月11日,陕北电台正式开播了英语节目。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临涉县沙河村的陕北电台、邯郸电台播音驻地视察工作。听取了常振玉台长的工作汇报后,刘邓首长指示:你们的工作很重要。现在全国大反攻开始了,我们的部队已经过了黄河。部队过河后,看不到报纸,就靠听你们的广播了。希望你们广播的新闻要注意适应部队的需要,我们在行军和作战中每天都将派人抄收。首长们还希望电台能办一个针对部队的节目,许多干部战士都是晋冀鲁豫的子弟兵,非常关心家乡的消息。

1948年5月22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奉命北迁到平山县陈家峪,而后迁往北平,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9年3月,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奉命停播,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广播电台发射机现被国家博物馆珍藏。两个新华广播电台在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为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巨大的宣传作用,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斗志,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此文刊登在2018年1月《红色太行》报

(浏览 1,52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