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均
我军撤离张家口后,赢得了自由和主动,能更加广泛的机动作战。而国民党军却因战线延长,不得不分兵守备,兵力更加分散。
1946年10月22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在涞源召开了扩大会议。统一了撤离张家口后的思想认识,对今后的行动方针和任务进行了讨论。会议之后,晋察冀军区调整了战斗序列,充实和加强了野战军。野战军各纵队由两个旅扩充为3个旅,各纵队的兵员也逐渐得到了补充。晋察冀军区的兵力达到了24万余人。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使作战指挥更加集中。晋察冀军区于1946年12月,撤销了野战军的指挥机构,由晋察冀军区直接指挥各纵队。杨尚德奉命担任晋察冀军区的作战科长。

1946年11月2日,国民党军第94军第121师由涞水沿易涞公路向易县进犯。我第3纵队在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志民的率领下,派第7旅第19团采取运动防御的战法,在正面节节抵抗,诱敌深入。我父亲王惠在第3纵队第7旅任通信员,跟随部队参加了战斗。
第3纵队主力在易涞公路两侧设伏,11月3日晚上,敌第121师361团进入伏击圈。第3纵队从南北两面向该团发起攻击,担任诱敌任务的第7旅第19团也发起反击。第361团凭借美械装备,顽强抵抗。激战一夜,阵地被突破。敌人向东北突围,与敌第363团的一个营汇合,向涞水逃跑,被我第3纵队第7旅主力迎头痛击,敌第361团和363团的一个营被全歼,易涞战役歼敌3800多人。然后我第2、第3、第4纵队,转至易县、满城、完县,休整20多天后,发起了满城战役。


敌人在易县、涞水地区遭受失败后,以第53军116师为左翼,第2总队为中路,第130师为右翼向我进攻。敌人行动非常谨慎,采取缩小间隔、齐头并进、步步为营的办法,每天前进不到10公里。
1946年12月19日,国民党左翼116师进入满城东南的北奇村。中路第2总队进入满城以东的周营、东营、道口、相庄地区。右翼第130师第388团进入满城东北的后大留村。当天晚上,我第3纵队在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志民,第4纵队在司令员陈正湘、政委胡耀邦的率领下,分别从易县、完县地区到达满城以东集结。


我第3纵队主力5个团,猛插敌人暴露的右翼,包围了在后大留的美械化部队第388团,另以一个团钳制敌第389团。我第4纵队在20日晚上,以第29团钳制敌第116师,以主力5个团绕道敌第2总队的侧后,进入了敌人配置纵深,向周营、东营、道口、相庄之敌发起猛攻。经过15个小时的激战,到21日上午,全歼敌第2总队两个团。
12月21日上午,杨尚德跟随首长萧克、耿飚骑马来到了前线指挥所,离阵地只有一公里。



与此同时,我第3纵队向敌第388团发起攻击。被围的敌人向我发起反击,企图突围逃跑。战至21日傍晚,我军对后大留之敌发起总攻。用野炮摧毁了敌人的前沿工事,我父亲王惠跟随第3纵队第7旅从西面突破敌人的前沿阵地,冲进村内。第8旅,从东面冲进村内,这次战斗毙敌400多人,伏敌2200多人,美式装备的敌388团全部被歼灭。


第3纵队第7旅通信员王惠
我军干净利落地歼灭了敌人3个团,使敌第116师和第389团非常惊恐。在遭到我阻击部队严重杀伤后,仓皇逃回保定。在涞水、定兴的敌第94军也龟缩不前,不敢轻举妄动。
易满战役,我第3、第4纵队共歼敌4个团,共计7900余人。
王亚均根据杨尚德回忆录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