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与人民航空事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瑞将军诞辰120周年。朱瑞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他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多兵种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八一前夕,习近平主席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叮嘱大家“铭记光荣历史,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回望七十多年前的艰苦岁月,东北老航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战争废墟上建校,在炮火硝烟中起飞,在共和国晨光中展翅,创造了马拉飞机、直上高教、酒精代替航油等一个个世界空军建设史上的奇迹,孕育形成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东北老航校精神,为人民空军和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东北老航校是人民空军的摇篮,是人民航空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人民空军的许多著名战斗英雄,当年是从这里飞上蓝天,威震长空,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老航校培养出来的各类航空人才,成为人民航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东北老航校营区校门

东北老航校是随着抗战的胜利应运而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浴血奋战14年的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从1945年9月起到10月中旬,在延安储备的航空人员三十余人,分别由王弼、魏坚、常乾坤等带队,分三批出发奔赴东北筹建航校。

参加航校成立大会的部分指战员

1945年9月,驻沈阳奉集堡机场的一支日本飞行队在大队长林弥一郎带领下,向南逃跑,在本溪以西的山区凤凰城一带被曾克林、唐凯部队包围。东北局获悉情况后,决定收编这支飞行队,为我们创办航校服务。10月下旬,这支日本飞行队正式改编为沈阳航空队,由刘风、蔡云翔等人负责航空队工作。后又任命黄乃一为航空队政委。为了加强对航校筹建工作的领导,东北局于1945年11月中旬成立以“东总”参谋长伍修权为主任的航空委员会。

妄图独占东北的国民党,1945年11月16日攻占山海关,25日占领锦州。面对严峻形势,沈阳航空队根据东北局指示,向通化地区转移。到通化后,航校的筹建工作遂由驻通化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方司令部司令员朱瑞和政委吴溉之负责。

1945年11月中旬,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抗大一分校)的一千多名学员,在参加了解放临沂战斗之后,奉命进军东北,于12月下旬到达通化地区。这批学员中,有从战斗部队选送来的青年干部、战士,还有从胶东解放区招收来的部分青年学生。他们素质好,年纪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政治觉悟。(注:抗大第一分校于1938年年冬创办,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历时七年,是十二所分校创办最早、历时最⻓、培养的干部最多,先后转战华北、华中,参加数百次战斗)

原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张建华回忆:抗战胜利后不久,我们抗大分校二大队,配合山东军区部队参加了临沂战役。经过二十七天的激战,全歼了临沂守敌,战斗结束不久,就接到山东军区命令,迅速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行军,终于在1945年12月胜利抵达吉林通化。到达通化后,部队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休息待命。当时通化军区后方司令员是原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1940年我曾给他当过警卫员。一天晚上,当我去看望他时,他对我说,日寇投降后,我们在东北缴获了不少敌人的飞机,党中央,东北局准备用来组建航空队,培养自己的飞行员,并问我想不想去学飞行,我马上兴奋地回答:“想!太想了!可就怕文化低,学不会。”“世上无难事嘛,”朱瑞热情地鼓励我,“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在党的领导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几天以后,我们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果然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参加体检。根据体检情况,上级很快就把属于甲等身体的一百多名学员编成了学员大队,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兴奋,大家决心珍惜学习机会,一定刻苦学习,早日飞上蓝天消灭敌人……

1945年12月25日,朱瑞、吴溉之关于抽调航校学员致电彭真、罗荣桓、萧劲光。

(一)已从教导团抽出航空学生一百零四人,均为党员,身体均经过航空学校总队与卫生部门联合检查合格。另抽九十三人,均党员或一般经过考验之党员,身体亦经过同样的检查,日内即送安东。依照指示条件只能完成指示数目之半。

(二)炮兵干部已分完,二大队学生在途中已抽出三分之一(一百五十),到达通化后尚须再分出一部分,余拟转防空、坦克及自动车队继续学习,不能抽航空学员。

朱、吴

二十五日

经朱瑞和吴溉之报请东北局批准,从中挑选了林虎、张积慧、韩明阳、孟进、张宪志、何培元、徐登昆、吉世堂、李国治、陈继发、臧文亮、王恩泽、牟敦康、董献真等104名学员。同时,又从通化炮兵学校挑选了相玉刚,白云、李永宽、林军、刘耀西等5名学员,共109人到航空队学习。这是进入航空队的第一批学员。

1946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成立。朱瑞、吴溉之分别兼任总队长和政委。航空总队下设教导队、民航队、学生队、机务队、修理厂等机构,共有500多人。航空总队的成立,标志着筹建航空学校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航空学校已经初具雏形。

从1945年9月初第一批航空干部奔赴东北,到1946年2月,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和紧张筹备,各方建校人员汇集东北,飞机、航材搜集工作成绩显著。建立航空学校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东总”决定在航空总队的基础上成立航空学校。

1946年2月10日,中共通化省委关于领导任职及抗大更名等给所辖党政军机关的通知:

接东北局指示,为了统一通化大后方建设,统一通化党政军民之领导,成立通化省委,由吴溉之同志为书记、王铮同志为副书记。省委下直接领导通化、辑安、柳河、临江、长白、抚松、浑江、金川等八个县。

为统一驻通化之主力、地方武装之指挥与领导,将原后方司令部改为通化保安司令部,何长工同志任司令员,朱瑞同志任第一副司令员,刘东元(注:刘西元)同志任第二副司令员,吴溉之同志任政治委员。原通化支队改为杨靖宇支队,朝鲜义勇军改为李红光支队,统直辖于保安司令部。

关于学校建设方面,原抗大总校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林彪同志兼校长,彭真同志兼政治委员,何长工同志任第一副校长,朱瑞同志任第二副校长,吴溉之同志兼任副政治委员,徐文烈同志任政治部主任。军政大学下设炮兵学校、工兵学校、航空学校(原航空队改为航空学校)。步兵学校直辖两个大队,一个教导团及东、南、北满三个分校。

总部后勤所辖之兵工部、兵站部、供给部、卫生部及军政大学,除工作计划教育方针及重要干部调动归东北局及总部外,日常工作进行与检查及思想领导等统归省委员会。

各县县委军队政治机关政府党组

一九四六年二月十日

2月中旬,常乾坤等人带着沿途搜集到的大量航材来的了通化,这批人员的到达加强了航空总队的领导力量。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即东北老航校)正式成立,代号“三一部队”,朱瑞任校长,吴溉之任政委。在开学典礼上,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通化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何长工代表中央军委和东北局作了重要讲话,祝贺我党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的诞生。

校长朱瑞

政委吴溉之

1946年5月,东北老航校迁至牡丹江。“东总”任命王弼为政委。10月,任命常乾坤为校长。

原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刘玉堤回忆:1946年6月,东北老航校叫我们在张家口搞航空的一批同志到东北去。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我们终于到了东北老航校。一到校部,我就去找当时的副校长常乾坤同志,门一推开,我向他敬了礼后,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学飞行。当时,早来的学员已被编成了班次,甲、乙班都已成立,特别是甲班已开飞了。“让我上飞行队吧!”我坚决地向常副校长请求。我被编入乙班,来到密山附近的东安机场学习航空理论,我们在这里攻下了航空理论这个“碉堡”。(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刘玉堤击落击伤敌机8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47年9月,东北局和东总对航校领导班子作出调整,任命参谋长刘亚楼兼任航校校长,东北军大副政委吴溉之兼任航校政委。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1949年5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1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完成整编,奉命停止办公。

东北老航校在短短的3年零9个月时间里,培养出了一百多名飞行员和四百多名各类航空技术人员,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为人民航空事业培养“种子”的历史使命。

朱瑞将军作为东北老航校的主要创建者,为人民空军的早期建设,为人民航空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6月20日至25日,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和八路军研究会成员走访黑龙江多地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刘亚楼将军之孙、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刘渊,朱瑞将军外孙、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副会长朱明瑞,王震将军孙女、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兼359旅分会会长王京京,左权将军外孙、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分会会长沙峰等一行组成的考察团,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追寻英雄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朱瑞将军墓,举行祭扫仪式,缅怀朱瑞将军。今年也是杨靖宇、左权、赵一曼诞辰120周年,在此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革命先烈致敬!

明年即将迎来东北老航校建校80周年,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期望与宿迁市朱瑞研究会继续加强对东北老航校的历史挖掘和研究工作,传承老航校红色基因,为老航校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作者为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浏览 7 次, 今日访问 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