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1946年前后在东北的一些所作所为(二)

北京瞧办主任

(接前边第一部分)

这份材料所叙述的,是杜聿明亲自写到和讲述的:自1945年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起,写到1946年6月7日蔣介石明令东北停战为止。我现在加以整理摘抄编辑陆续全部发送上来。信息应该是真实准确的,但是有些长。

杜聿明接着讲到:

破坏和平进攻榆錦

杜聿明的情况判断、决心及处置—

11月5日杜聿明到重庆,6日介石决定破坏和平、人民解放軍进攻,杜乃于7日飞北平,8日乘火车到达秦皇岛,即开始进攻榆錦人民解放軍的活动。经过将近一周的威力侦察、偵探搜索和便衣特务深入山海关内的侦察,綜合双方情况判断如下:

(一)人民解放軍方面:

冀东軍区司令員李运昌指揮人民解放軍約五万余人(实际三万余人)早已接收山海关,并在山海关、角山寺、九門口和义院口一带构筑工事,防止蒋軍进犯。其主力在山海关、角山寺附近,义院口、九門口仅有一小部。

这时林彪所率領的解放軍主力尙未到达,山海关方面系冀东軍区部队,虽然装备不全、火力薄弱、补給困难,但士气非常旺盛,战斗意志坚强,运用陣地战与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十分灵活,经常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打击蒋軍。(杜聿明的原话)如在秦榆公路沙河西岸某村落于11月11日前后一个晚上,向蒋軍攻击,即消灭了蒋軍十三軍八十九师的一个连的大部分,并有小部深入蒋軍陣地内部,使十三军自己混战了一晚。

(二)蒋軍方面:

第十三軍已于11月初全部运抵秦皇岛,并推进至山海关以西沙河附近地区与人民解放軍对峙;第五十二軍主力(两个师)亦于11月14日前后先后集中于海阳鎭附近。另一师两日内可运抵秦皇島。

蒋軍这时集中的两个軍,十三軍是全部美械装备,火力强大;五十二軍系半美械装备,火力中等。补給依靠秦皇島及北宁路,較为便利。但经过八年抗战,蒋軍这时进犯东北,破坏和平,师出无名,除了少数高級好战将領之外,极大多数中下級軍官尤其是士兵厌战心理浓厚,不明白为什么要打内战,因而士气低落,毫无战斗意志。而且战略战术又无統一思想指导,各有私见,各有主张,各自为陣,各保自己实力。特别是八十九师一个连的被消灭,引起一些人的惊惧和混乱。据被消灭的这个连的连长逃回来说:人民解放軍在东北接收了日本的武器,又有沈阳兵工厂大量制造武器弹药供应,他們的战术神妙,战力坚强,火力非常强大。在攻打沙河陣地之前,他們集中优势炮火将村落房屋工事在数十分钟内完至摧毁,全连死伤殆尽,因而陣地失守。随即有一小部解放軍深入蒋軍陣地内部,引起十三軍八十九师与另一个师发生混战。到天亮后清查未見一个人民解放軍,而蒋軍自相残杀却伤亡了不少的人。师长万宅仁将以上情况报告石觉后,石觉即刻召集全軍紧急会,研究对策。石觉认为人民解放軍火力强大,唯一的对策即是离开村落构筑各个散兵坑阵地地,以避人民解放軍的炮火杀伤。开会后石觉即一面命令全軍离开村落,改变陣地,构筑工事,一面向杜聿明汇报。石觉认为他的判断正确,改变战法十分必要,并建议速令五十二軍也采用这一战术,同时要杜考虑能否攻击山海关的问题。

杜聿明听了石觉的报告后,觉得有些詫异。他的报告同杜得到的“山海关解放軍武器破烂,沒有炮火”的情报完全不同。那么对山海关攻乎守乎,就成为杜聿明心中紫绕的中心問题。随即叫石觉先行回去,将沙河陣地恢复,等杜将全盘情况研究后再作决定。石觉走后,杜将当时从山海关收集的情报又加以仔細的研究,认为山海关解放軍不可能有那样优势的炮火,可能是十三軍士气低落,战斗意志消沉,对战局感到悲观,因而夸大了解放軍的火力。同时又感到要給蔣介石打天下,要完成包打山海关、收复东北的任务,非亲身到第一线把双方情况弄清楚不可。乃决定于13日早晨集令十三軍军长、师长、团长及被解放軍消灭的这一連逃回来的官长,亲到沙河研究情况。到沙河后,杜聿明問那个連长哪个村庄被解放軍打毁?他先說是北头的一个。进村后,无一間房屋被毁,他又說他搞錯了是中間的那一个。又到中間几家屋内查看,也无一处被打破。杜发現一位老农民在家里,就問他“前天晚上这里打得怎么样?”他說“啊!打得好厉害!”又問“这时你在哪里?”他說“就在这間屋里。再問:“你不怕么?”他說:“手榴弹打不倒这堵墙,我蹲在墙脚下,破片也打不上。”他接着說“八路軍一来就把村庄包围,你們老总慌忙跑出去,被手榴弹打死几个人,其余的都繳枪了。八路軍打得可刁哩。从前日本鬼子大炮机关枪都打不过八路軍。……””这位老农民未说尽的意思是蒋軍打不过八路軍。杜觉得他很有軍事常识,就問他八路軍到山海关的情况,他說他是老百姓,不懂得。再問他炮弹有沒有打到院内来,他說沒有,只在东边墙上打了几炮。杜一看就是手榴弹的弹痕。当即召集各官长研究后,一致认为沙河战斗,解放軍方面并无炮火,只有手榴弹,某连长是謊报軍情,应予处分。原来在抗日期間,十三軍在湯恩伯的指揮下,一直未打过硬仗。湯的一手是以小部队与日寇接触,听到炮声就跑。十三軍的实力,算是保全下来了,但这个部队的战力是非常薄弱的。

当日午后杜聿明召集十三軍的营长以上官长在秦皇岛开会,一力面說明解放軍的火力并不是如某连长讲的那样强大,火力战力皆不及十三軍,为該軍打气;另一方面重申蒋介石的连坐法,将某连长記处死刑,令其立功赎罪;并令石觉在二日以内用威力搜索,虏获解放軍人员以明了当面的情况。虽然该軍始终未能把当面的情况弄清楚,但这次的侦察,倒增加了杜聿明向山海关解放軍进攻的决心,拟待五十二军集中后,即发动进攻山海关的战争。

鉴于以上情况,杜聿明决心向山海关进攻,并作如下处置:(1)命第三处拟定进攻山海关计划;(2)命第二处继续搜索山海关情况;(3)命各部队积极准备进攻山海关。

11月13日第三处拟定向山海关人民解放軍进攻的计划,要旨如下:

(一)方針:蒋軍以击破山海关共軍一举收复东北之目的,着以主力从山海关正面攻击,以有力之一部经义院口向山海关以东十公里铁路附近之某地(現記不清地名)迁迴,截断共軍后路,协同蒋軍主力将共軍包围于渤海沿岸而击灭之

(二)軍队部署:

(1)以一个军为正面攻击部队,以主力展开于沙河西岸,向山海关正面之共軍攻击前进,置重点于右翼;以一部出九門口(含)经角山寺东麓向山海关之共軍侧背包围攻击。

(2)以一个加强师为迂迴部队,先击破义院口之共軍,迅速向山海关以东約十公里之某地迂迴攻击前进,截断共軍后路,阻止共軍东退,协同主力将共軍包围于渤海沿岸而“消灭”之。

(3)以一个軍(欠一师)为总預备队,位置于海阳以东,随战况之推移向山海关前进。

(4)交通、通讯、补給从略。

(三)指导要領:

(1)正面攻击,以步炮联合优势之火力先摧毁共軍既設工事掩护步兵突入陣地,继续扩大战果,将共軍包围消灭之。

(2)左翼迂迴及包围部队应先一日开始攻击,占领九門口、义院口,于主力开始攻击时到达山海关以东十公里之某地附近,截断共軍退路,协同主力将共軍包围彻底消灭。

(3)如共軍利用山海关城市既设工事顽强抵抗,蒋軍应逐浙縮小包围,将共軍包围于山海关城郊而消灭之。

(4)如共軍以一部阻止山海关攻击部队,主力向蒋軍迂迴部队攻击,迂迴部队应立于不敗之地,牵制共軍主力,正面部队应一举击破共军之一部,协同迂迴部队将共軍包围而击灭之

(5)如共軍受蒋軍迂迴部队之威胁而向东撒退,应即不失时机,大胆追击,迫使共軍无法占領陣地而在野战中击灭之。

根据以上計划,杜聿明于11月14日晚下达向山海关人民解放軍攻击命令,其要旨如下:

(一)情况判断及方針,如前,从略。

(二)令十三軍主力第四师、第八十九师于15日黄昏前在山海关以西沙河西岸就攻击准备位置,准备16日拂晓后向山海关包围进攻,保持重点于右翼。以有力之一部即五十四师于15日先攻占九門口以策应第二十五师之迂迴,于16日拂晓开始协同主力向山海关城东三里堡攻击前进,协同主力将共軍包围于山海关城郊附近而歼灭之。如共军先行撤退,即应尾追前进。

(三)令第五十二軍第二十五师为迂迴部队,于15日联系第五十四师先攻占义院口,一面休整,一面偵察情况及道路地形,于15日晚出发,向山海关以东約十公里之某地迂迴攻击前进,截断共軍后路,阻止共軍东退,协同主力第十三軍将共軍包围于海岸附近而消灭之。

(四)令第五十二軍(欠第二十五师及一九五师)为总预备队,集結于海阳鎭以东地区,随战况之推移向山海关前进。

(五)各部队通讯:各部队間以电話为主,軍与长官部间以无线电为主,在可能情况下架設有线电话,补給携带法币,就地采购。

山海关战斗

11月15日上午4时前后,第十三軍之第五十四师向九門口攻击前进,迂迴部队第二十五师亦开始向义院口攻击前进。这时杜对第五十四师是否能执行命令依限攻击前进,颇不放心,对第二十五师的使用,則信心较大,认为师长刘世懋可以彻底执行杜的命令。于是杜聿明亲到九门口附近视察。经过数小时战斗后,于当日午后1时左右,第五十四师顺利占领九门口。杜聿明即对五十四师师长史松泉等予以嘉奖鼓励,并指示其16日必須发揚勇敢善战的精神,一气打到山海关以东三里堡铁路附近,协同主力将共軍包围“消灭”。以后杜即回到秦皇島火車上(这时杜聿明司令部設于火车上)。晚間得第二十五师师长刘世懋报告,亦顺利占領了义院口,仅有少数共軍未经激战即向东撤退。同时接十三軍軍长石觉电話报告,本日偵察結果,山海关正面之共軍正在加强构筑工事,尙无动搖模样。

这天晚上,杜聿明綜合以上情况,认为打出山海关已有初步把握同参謀长赵家驤、总顾問焦实斋、第二处处长简洁、第三处处长姜汉卿等大談进占山海关后政治軍事各項措施。政治上,由焦实斋召集地方人士开会调查研究,选举县长。軍事上,由赵家驤在司令部处理一切业务,拟定尔后前进計划及部署,深人解放区搜集情报。杜聿明自己于16日随十三軍軍部指揮前进。

16日拂晓,正式开始向解放軍进攻,炮火连天。打到7时左右十三軍右翼主攻之第四师仍在原地未动。石觉对杜说:“共軍頑强异常,打到現在,陣地屹然未动。”杜約石觉同到铁路以南炮兵陣地观察,見山海关以南陣地上仅有少数机枪掩体,并无火力射出,乃督促第一线部队前进。他們說,敌人机枪掩体未打毁,不能发起冲鋒。杜聿明令第四师右翼之一团应不失时机立即搶渡沙河发起冲锋。在該团渡河时,解放軍陣地上仅有少数枪声,经蒋军掩护渡河的机枪炮火制压,解放軍机枪即停止射击。右翼团安全渡河攻进解放軍陣地,这时始发现解放軍主力早已撤退。杜判断迂迴部队第二十五师及第五十四师皆可到达铁路附近,令石觉給各师下追击命令,迅速与迂迴部队会师包围消灭共軍。

到午后4时左右,杜聿明主观上认为各师已到山海关以东十公里附近会师,但石觉说尙未得报告。杜即从車站出发,乘吉普車沿公路观察各部战斗情况,沿途均未看到十三軍部队。行至三里堡附近,見五十四师有一个連在公路附近正在准备宿营警戒,当将连长找来,他对杜說:“今天中午在这里繳了共軍几十人的枪,以南及以东各村落皆有退下来的共軍,零乱异常。我报告团长要前进,团长说奉师长命令就在这里警戒待命。”杜聿明問他們团长、师长在什么地方?該连长說:“团部离这里三里多路,师部还在九門口山脚下,离这里有十来里路。”問第四师及八十九师的部队在哪里,該连长说附近只有他一个连,其余部队皆未看到。

杜聿明听了这个连长的话心里非常恼火,一则对石觉、史松泉未照杜的命令进行追击,这样打下去,对接收东北的前途影响很大;二则是以少数部队分散突击,有被解放軍消灭的危险;三則耽心解放軍主力集中消灭第二十五师。当即驱車返回秦皇岛,准备次日的行动。

当晚接第二十五师刘世懋电称:山海关共軍主力已于本日午前经北宁路两侧向綏中方面潰退,請示明日行动。

侵占绥中

16日晚,杜聿明綜合各方情况研究后,决心在林彪的主力未到达以前继续向绥中追击前进,其命令要旨如下:

(一)昨在山海关附近击退之共軍分数路向绥中方向潰退。我軍以继续击灭共軍、收复东北之目的,明(17)日分两路向绥中追击前进。

(二)右追击队:第十三军于明日午前6时出发,沿榆沈公路两侧向绥中追击前进,左与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切取联系。沿途如遇共軍后尾掩护部队,应迅速包围击灭继续前进。如遇共军主力占領陣地,即寻求其左翼协同我左追击队包围击灭之。

(三)左追击队:第五十二軍第二十五师,于明(17)日午前6时由現地出发,沿榆沈公路以北大道向綏中追击前进,右与十三軍切取联系,沿途如遇共军少数掩护部队应迅速包围击灭,继续前进如遇共軍主力占領阵地,即寻求其右翼协同我右追击队包围击灭之。

(四)第二梯队:第五十二軍(欠二十五师及一九五师)为第二梯队,在右追击队后跟进,特别注重两翼搜索。

(五)令将山海关铁路大桥修好,长官部指揮列車即开往绥中。

17日午前6时各部出发后,杜聿明带必要的幕僚赶往山海关东北十公里附近,令石觉将连长以上官长(除前卫外)集合,作山海关战斗检討讲话,部队仍继续前进,等讲完話后以汽車送各官长归队。官长集合后,杜聿明为了了解各部执行命令情况,先問第四师营连长追击情况,都說实行了战場追击扫蕩,掳获一部共軍及武器。又追問为什么不实行战場外追击?大家都无言对答,望着石觉看。这时石觉說“共軍早已脫离战場,恐怕追不上,所以未令各师追击。”杜为了证明石觉的判断是錯誤的,即问五十四师到达公路上的连长,該連长說他在中午前后到公路附近某村得許多枪,东北村庄共軍甚多,他兵力单薄不敢前进。杜聿明这一临时的战斗检討讲话,本来想指责五十四师未照命令到达指定地点,及十三軍各师不实行追击的责任。由于石觉把责任承担起来,杜为避至与石觉正面冲突,只有将原来打算指責各师的話临时改为奖励五十四师,說五十四师先头部队能照命令到达三里堡附近,获人員武器甚多,該连勇敢善战,除当众宣布表揚全連外,并将这次有功官兵呈請另行奖励。接着杜聿明又說了一番希望各将領督率所部奋勇前进的话。

讲话完毕,将各官长送回部队,杜也沿途乘吉普车超越各部队向前走,听到部队中有許多官兵吵吵嚷嚷。官长下车后,照杜的指示督促部队迅速前进,有的士兵,“长官眞神气,在战斗行軍中还召集官长开会。”有的駡:“他媽的,官长坐着車子跑,他不知道老子两条腿跑了几个钟头还未休息,又要加油跑。”有的駡“这样一望无际的大垻子(四川語),要老子把腿跑断也跑不完。”諸如此类杜当时认为不堪入耳之言,沿途都可以听到,只有装作听不着,一直往前赶。

大約在午后3时左右到绥中以西前卫附近,忽見十三军軍部及直属部队掉头向后跑。調查結果,奉軍长命令,前面发生情况,令退后五里宿营。杜急忙赶上前去,見石觉指挥部队正向绥中西关外某高地(地名已記不起)攻击。石觉对杜聿明,共軍十分頑强恐怕今天打不到绥中。杜观测后,令石觉以预备队向解放軍左翼包围攻击,解放軍即自动撤退。同时左追击队二十五师方面之枪炮声亦渐停止。

这时杜聿明判断解放軍将利用夜间退出绥中,令立即追进绥中,而石觉則判断解放軍必守绥中,不願追击。两人争执甚久,最后同意先遣部队侦察后再下追击令。不久天晚,各部队皆已宿营。杜也在前卫附近的一个独立家屋内住下,并令石觉将前卫团的电话与杜直接架通。杜和这个团的团长通話后,他说绥中情况尙未偵察清楚,队伍正在吃飯,飯后即向绥中搜索前进。我杜聿明鼓励这个团长说:“你这一团今晚进了绥中,我給重賞。”約晚間12时左右得該团报告說已进入绥中,共軍于黄昏后已全部撤走。于是蒋军于11月18日侵占了绥中。

蒋軍到达綏中后,一方面軍紀涣散,伤病兵无处收容,后方交通、通訊、补給都赶不上;另一方面,对兴城以北錦西、葫芦島情况都不明了,不敢冒然前进,即在绥中停止四日,加以整补,并处理地力政治经济有关事项,同时运用各种手段值察各方解放軍情况。

(后续期待)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

(浏览 9 次, 今日访问 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