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庄八路军兵工厂

杨忠祥

简   介

杨家庄八路军兵工厂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原(辽县)芹泉镇杨家庄村,距离县城75华里,是太原兵工厂、阳泉104兵工厂、石家庄3302兵工厂、长治淮海机械厂的前身。杨家庄兵工厂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太行山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时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久远、利在千秋的中国军工精神。

杨家庄八路军兵工厂旧址建筑面积26440平方米,展览面积1800平方米。目前,9处院落仍保留着抗战时原始风貌:一号院西院罗瑞卿、刘鹏、刘鼎旧居,也是锻造和子弹制造车间;二号院翻砂铸造车间;三号院模具加工车间;四号院朱德、彭德怀旧居;五号院指挥部;六号院资料室;七号院上垴坪成品库房及检验室;八号院半成品库房;九号院武器弹药成品组装车间,为了安全起见,将组装武器弹药安置在院内窑洞中。另外杨家庄村的后谷洞往前是技术工人宿舍和被服厂,南丛沟等地是职工家属区和仓库。去年以来,杨家庄还新建设了兵工文献实物展区,烈士纪念地,党性教育宣誓台。

杨家庄兵工厂建设的背景

杨家庄兵工厂的前身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修械所。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是除延安党中央之外对日斗争最重要的敌前阵营之一,八路军总部曾在太行山上的辽县,驻扎5年之久。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太行山后积极开展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模式,发动当地群众打持久战,队伍逐渐壮大。但由于物资匮乏、弹药补给不足、武器笨拙落后,因此付出惨痛代价。迫于形势,1937年10月21日毛泽东坚决发出自造步枪指示:“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自己造!”同年11月13日,石拐会议确立了建设以太行山、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同时部署每个旅、团、游击队以及地方政府和自卫队开办修械所,以保证军火供应。随后刘伯承、张浩、徐向前率领的八路军129师进驻辽县,并迅速筹备组建炸弹厂,先后选址到姜家庄、微子镇等地,都因生产条件不利而放弃。1937年11月最终选择在隐蔽性好、可进可退、安全可靠的杨家庄村。炸弹厂的所有技术骨干人员都来自于修械所的人员。随着厂区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杰出的兵工战士和精密的重型机器设备也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此。从最初的修械所、炸弹厂,发展为能够生产掷弹筒、炮弹、各类枪械等武器的兵工厂。兵工厂在杨家庄驻扎共9年之久,先后隶属于一二九师先遣队、八路军军工部。

杨家庄兵工厂的历史贡献

1938年2月,杨家庄炸弹厂正式启动生产,20多名老红军成为炸弹厂的骨干,老红军杨锡禄任厂长。炸弹厂安装设备投入试验后,试制和制作多种弹药和武器,包括炸弹、手榴弹、地雷、子弹等武器。1939年6月,八路军军工部成立,刘鼎担任军工部部长,将“杨家庄炸弹厂”正式更名为“杨家庄兵工厂”。随着战争进程深入推进和制作技术不断完善,创新改造出一批威力更大的武器,比如掷弹筒、仿制日式手雷“甜瓜弹”、弹壳弹头一体化子弹、50炮弹等。随着八路军军工事业不断壮大,1939年10月,总部调整军工布局,扩大军工规模,成立了隶属军工部的军工三所,为了保密需要,对外称呼“高峪三所”、“高峪工作队”,“水磨工作队”等,吴卓然任所长,所部依然设立在杨家庄。

1937年至1946年,杨家庄兵工厂始终是八路军弹药补给站,战争年代能连续保持这么长的生产供应时间,在我党军工史上极为罕见。期间,中共高级领导人朱德、彭德怀、罗瑞卿、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来杨家庄兵工厂视察指导工作,高度肯定兵工厂做出的贡献。与此同时,日军始终认为杨家庄兵工厂是他们毁不掉、灭不绝的头号克星。几次三番野蛮“扫荡”,对杨家庄实行“三光”政策,当年军工三所所部和子弹加工车间院落,至今还完整的保留着当年日寇放火烧村未被烧毀的房椽头,但杨家庄兵工厂干部、战士和村里群众生产武器、抗战报国的意志始终没有动摇。杨家庄兵工厂旧址也成为军工事业艰苦发展、军民团结共同抗战的历史见证。

杨家庄兵工厂的保护开发

由于保密的需要加之深处大山,杨家庄兵工厂在众多抗战资料中较少记载,因此杨家庄兵工厂旧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但口耳相传杨家庄兵工厂的光辉历史和军民鱼水情始终流传不息。军工战士孙慎言,许寿朋、陈有信、王广祥等几十人在兵工厂在生产和试制各种新型弹药过程中光荣牺牲的故事;田尽臣、张登楼、魏增起、王秀英、马同枝、赵长栋等人与当地百姓喜结连理的故事;兵工战士赵芳收养农民孩子的故事;在军工家属的引领下,村上的妇女儿童参与为前线八路军战士制做军鞋、军衣的故事等等,很好的反映了杨家庄兵工厂当年盛况,很好反映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革命情谊。

近年来,响应习近平习总书记“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的指示精神,响应左权县委、县政府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的发展战略,杨彦宏、杨忠祥、韩建忠等几位村民自筹经费奔走呼吁,“杨家庄兵工厂旧址”得到了妥善的保护。2018年6月,被左权县文物局确认为“左权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7月,被左权县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12月,被山西省文物局上报为“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被山西省文物局推荐至国家文物局申报国保单位;2020年被山西省文物局公布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5月20日,被山西省文旅厅规划为十大红色军工旅游线路;2021年8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并且给予了700余万元的专项修缮资金;2021年8月,被左权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命名为“党员学习教育基地”。被左权县人民检察院、退役军人事务局、抗战研究院等单位命名为“红色教育基地”;2022年6月杨家庄兵工厂被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纳入全省2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烽火太行”系列景区景点。2022年7月21日被晋中市检察院命名为“红色教育基地”。2022年11月19日被晋中市宣传部命名为“晋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专家称杨家庄兵工厂旧址是“太行山上的军工摇篮”。

最让杨家庄村民感到高兴的是,左权县委、县政府明确把杨家庄兵工厂旧址列入“清凉夏都、红色左权”建设整体规划,县委书记石勇、县政府郭丰慧县长多次到兵工厂旧址考察调研,要求相关部门要树牢保护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打造,立足于古村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工,原汁原味留住历史遗存,挖掘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弘扬好太行精神和人民军队军工精神。我们兵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力做好杨家庄兵工厂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今日的杨家庄已纳入左权县全域旅游大规划中,与周边景点景区串联相融,熠熠生辉,必将辐射带动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亮点。

左权县兵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 25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