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稚翎
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毛泽东成功地运用了一个战术:“关门打狗”。在辽沈战役中,打下锦州,关了东北的大门,最后长春等地的国民党不得不起义。在平津战役中,先打下张家口,再打下天津,关了北平之敌,傅作义逃无可逃,最后也和平起义了。

在淮海战役中,也有一个“关门打狗”的一仗,多数人却不知道。
那就是陈锡联指挥的宿县战役。
宿县位于徐蚌线的中点,是一座古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南徐州”之称。对此,毛泽东曾经两次电令刘邓:“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并且指出这一行动“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
宿县除了是交通要道外,还是蒋介石的后方补给基地。
在此,蒋介石派驻了1.3万兵力。
刘邓把攻克宿县的重任交给了陈锡联三纵。

陈锡联是刘邓手下头号大将。
接受任务后,他亲自到进行了地形侦察,确定了作战部署,然后,把山炮、野炮悄悄地推到城下。
11月15日傍晚,突然发起了攻击。
大炮一响,炮弹呼啸着,打得城墙、城门砖石横飞,地动山摇。半小时火力准备后,攻东门的第7旅工兵手持百斤重的炸药包连续爆破,炸开一个缺口。突击部队潮水般涌进了城内,与敌短兵相接,逐街争夺。
第9旅攻西门,也如期突入城内,与敌展开激战。
在关键时刻,陈锡联将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愈战愈勇。至23时,各攻城部队在城中心十字街口会师,只剩敌最高指挥官张绩武及其司令部30人,困守在城西南角福音堂内,依托坚固工事进行最后挣扎。
陈锡联向张绩武发出最后通牒,令他放下武器,立即投降。但是,张绩武不从。陈锡联下令:“发起最后攻击。”
张绩武用4辆装甲车封锁解放军的进攻道路,被炸毁1辆,其余3辆仓皇回逃时掉入了沟里,动弹不得。战士们射击前进,张绩武率残敌冒死突围,被战士们迎头拦住。走投无路的敌人纷纷扔掉武器,举手投降。至此,宿县战斗胜利结束。

清点俘虏,却不见张绩武。
陈锡联说:“他死不了,也跑不掉。逐级下令:查!”
结果,经过俘虏指认,一个解放军战士来到一个满脸锅灰的俘虏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方晓兮。”
“干什么的?”
“商丘兵营管理所中尉书记。”
战士拉过俘虏问:“他是谁?”
俘虏说:“他就是张绩武。”
“方晓兮”低下了头。
宿县战斗,陈锡联三纵歼敌1.2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实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刘、陈、邓首长发来贺电,祝贺宿县大捷。

攻占宿县,陈锡联将徐蚌线拦腰斩断,一举截断了蒋介石大本营与徐州地区大军的联系,摧毁了国民党军陆上惟一补给线,使糜集徐州的刘峙大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形成解放军关门打狗的态势。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先后包围、歼灭黄维集团和刘峙集团,取得举世瞩目的大胜利。其中,宿县战役意义重大。
正是这一战,让陈锡联在继续火烧阳明堡敌机之后,再一次在毛泽东那里挂了号。

过了27年后,年迈的毛泽东见到陈锡联还说:“你那个宿县战役打得很好啊!淮海战役,你是立了头功!”不久,他提名陈锡联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提名的理由是:1、他是红小鬼出身,2、带过兵团,管过炮兵,3、国务院也有职务,其中还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
“会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