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久明——难忘奶娘养育恩

我母亲林一即便年事已高,但依然对抗战时期战斗在太行山的生活记忆犹新。成年后我对自己小时候的事倍加关注,有一次与母亲问起我名字的含义和小时候的往事,母亲沉思于回忆之中。

母亲对我说:“你出生的1945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后期,中国由黑暗即将走向永久光明的时刻。你们上学后,我给你哥滕小林起学名叫滕久光,给你起名叫滕久明。”母亲接着讲述:“抗战时期你爸爸滕代远曾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情报处处长,我在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一科当科长。我和你爸爸日夜忙于对日作战的军务,与孩子聚少离多,无暇分身、分心顾及对你们的抚养。抗战的艰苦年代,八路军总部每人每天菜金仅一角二分钱、三钱盐、二钱油,部队常挖野芽、摘树叶,晒干后碾成面掺到玉米面中弥补粮食不足。由于我当年工作繁忙,加之缺乏营养、奶水少,不得已将刚满月的你送到老百姓家里”。

母亲告诉我:奶娘除了喂我仅有的一点奶汁外,还给我煮玉米面、小米面糊糊,她总是先紧着待哺自己孩子之前喂养我,宁肯的自己孩子少吃一口,也要让我先吃饱。每个月母亲给奶娘家送去20斤小米,每年送去10尺粗布,作为托付费。母亲笑着说:“你那时与奶娘感情很深,父母接你回家时不愿意回来,也不叫爸爸妈妈,就是回到家里也是离父母远远地躲在桌子底下。”

滕代远与滕久明

由于时间久远,母亲已记不清奶娘名字了。但母亲退休后,曾专程返回太行山并托人打听,却始终也没有打听到奶娘的下落。母亲郑重嘱咐我:你是根据地的老百姓用奶水和小米养大的,千万不要忘记老区人民的养育恩情!根据地人民是你的再生父母。这次谈话后,我就萌生了有机会一定要找到我奶娘的想法。

机会终于眷顾有心人,1994年11月我随部队冬季拉练到了山西长治市附近驻训。利用驻训间隙,我请军分区的同志帮忙联系到麻田镇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终于打听到奶娘家的下落。我怀着急迫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的路程,在车上看着晋东南山区的山山水水感到十分亲切,因为这是我父母当年浴血奋战的地方,也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在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长的引见下,终于见到了奶娘的家人。

我的奶娘名叫范籽籽,是左权县下麻田人。当年她大概有20多岁,身边有一个大我几个月的女孩(奶姐)。我小时候,奶姐还曾经抱过我,但我已认不出她小时候的模样了,还好她能叫出我的小名——小明。我询问了奶娘的情况和她家目前的家境,代表我母亲问候了他们一家,共同深情幸福地回忆了我当年在奶娘家的生活。没想到奶娘在建国初期就去世了,这是我原来没料到的,十分惋惜。奶姐的几个儿子开卡车跑运输,日子过得不错。我对老区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感到很是欣慰。为了表达心意,我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送给了奶姐。后来我又特意邀请奶姐和她儿子来到北京,我专程陪同他们一家参观了人民大会堂,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馆、景山公园等地,略表我对奶娘家的感恩之情。

就因为我是革命后代,根据地老百姓才对我倍加关爱,用他们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用仅有的乳汁和小米养育了我。太行奶娘是抗战时老区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伟大英雄群体,是支撑抗战胜利的深厚基础。她们坚信帮助了八路军的后代就是参加抗战,这种战争年代军民亲如一家、水乳交融的美好故事,正如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所演绎的,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真实的一幕。

                                        
                

(浏览 1,800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