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62年后,他的头颅在工地被发现……

人民日报

在东北,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一代抗日名将

把热血洒在白山黑水间

他的头颅被敌人割下请功‍‍‍

牺牲60多年后

他才终于魂归故里

但他的名字

早已铭刻在故乡的土地上

他领导的抗日武装

在茫茫林海中与敌人斗争‍‍‍‍‍‍‍

赵尚志

热河朝阳(今属辽宁)人

1925年

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即前往黄埔军校

开启革命生涯

九一八事变后

赵尚志在东北发展抗日武装

主持创建了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

1936年8月

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指挥部队在近40个县境内

开展游击作战

赵尚志善于利用东北独特的

气候条件和地形环境

在冰面上、雪地里、树林中

与敌人展开斗争

1937年3月

赵尚志率领200余人在林区

与数倍于己的敌军交战

在这场著名的“冰趟子”战斗中

共毙伤日伪军300余人

在赵尚志的领导下

抗联战士在茫茫林海中神出鬼没

赵尚志这个名字

逐渐成为了敌人的噩梦


被敌人悬赏万元通缉

他却在极端困境中写诗

这是一张伪满洲国的通缉布告

赵尚志的名字赫然在列

天价的万元赏金

印证了敌人对赵尚志的忌惮

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三军

实力不断壮大

引起了敌人极大的恐慌

他们调集重兵

疯狂进行多次“讨伐”“清剿”

导致抗联部队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以天为被

以地为床

缺衣、缺粮、缺武器

有时甚至几十天都吃不上盐

即便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赵尚志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钻入池塘蟹逃虾跳

草甸蛙声叫闹

眼巴巴盼待贼兵到

打死活抓不少”

这是赵尚志用笔名“向之”

写的诗歌《春日卡击》


遭特务偷袭被捕

年仅34岁的他壮烈牺牲


1942年2月

敌人潜伏在抗联的特务刘德山

怂恿赵尚志

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

当队伍接近目的地时

刘德山突然在赵尚志身后开枪偷袭

赵尚志腰部中弹

因伤势过重不幸被捕

因失血过多

赵尚志壮烈牺牲

年仅34岁

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

把他的躯体扔进

松花江的冰窟中

他的头颅被运到长春请功

一度下落不明

牺牲62年后

他的颅骨在工地被发现‍‍‍‍

2004年

长春市中心‍‍‍‍

一个颅骨在施工地被发现

经专家学者研究公安部物证鉴定

中心检验鉴定

确定这就是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

2008年10月

赵尚志颅骨安葬仪式隆重举行

一代抗日名将

终于魂归故里

尚志市、尚志大街

尚志乡、尚志小学……

白山黑水之间

每一寸土地

都浸透着英雄的热血

每一道山岭

都回响着英雄的诗篇

英雄从未离去

浩气长留人间

清明将至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来源:央视军事

(浏览 8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