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摘要)

1959年9月4日19时30分至22时15分在北京三座门

召集人:粟裕、唐亮记录:秦叔瑾

到会委员:陈毅、粟裕、陈士榘、张震、唐亮、许世友、张爱萍、傅秋涛、姬鹏飞、王必成、陶勇、聂凤智、王秉璋、成钧、刘培善、余立金、陈锐霆、赵启民、金明、唐志强、邝任农、贾若瑜、肖望东、周贯五、林维先、周志坚、韩先楚、卢胜、周骏鸣、谢有法、张藩、刘浩天、滕海清33人,战史部4人。

经通知因故未能参加的有:张云逸、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赖传珠、刘瑞龙、彭德清、宋时轮、张才千、廖容标10人。

唐亮发言:

军委、总参給我们南京军区的任务,要写新四军抗日战史、三野解放战史。今天本想向主任委员会汇报一下情况,但梅嘉生尚未赶到,现在我把编写情况简单说一说。目前在编写解放战争史提纲,有些重要资料尚未收集齐;编写人员,3个领导同志,梅嘉生、吴肃、谭肇之都是借来的,人员难调,现调集了二三十人。审查缺乏人,曾考虑组织一个编审委员会,报了一个名单,要陈副总理当主任委员,粟、谭为副主任委员,最好有一位主任委员同志经常主持这个工作。

今天主要听取陈副总理的指示。

陈毅发言:

这个差使没薪水拿。写得很多,送給我还没有看。有一次王德来找我,我没时间,他尽等,不谈也不好,泼冷水不好。后来又来一个组,3个人,有4师的同志,还有一个没到。我很忙,文电那么多,看不赢,想多活几年。前天又拿来几本电报,要发十几个负责同志,这不能随便印出来,不能随便发,后来我叫不要发,这个问题,我做不了主,要主席、小平同志才能做这个主。这些电报,当时华中、山东有分歧,现在又来翻这些问题,就怕有的人沉不住气,不要再把问题挑起来,对这一点我有顾虑。写战史、党史争论是最多的。人家写好写,当事人写好写。从来的历史,是后人写前人的历史,活人写死人的历史,二十四史都是后人修前人的历史。4军9次大会材料批评了我,未写名,我也同意。今天不是泼冷水,战史要不要写?老许、老唐?今天随便说,不隐瞒。

上次有人送来郭村战斗剧本,我不想看,怕看了会说是我批准的,后又说这个戏很好,还要求我看。写的是陈同生,陈要我看,那是表扬他的,我很不高兴。戏中又说江南陈毅来过6次电报,为什么不说中央来电报?不说八路军来电报?还有那个李长江大麻子,说陈毅不好惹,为什么不说共产党不好惹,新四军不好惹?这些都是要我上他们的圈套。还有一个同志写了一篇文章,说随陈毅打游击,用我的名字去弄稿费,这些知识分子会搞出问题来,要害人,将来不知杀我的头还是杀他的头。这些,南京、山东、福建要很好掌握一下。上次苏联大使馆在庆祝八一建军节会议上,喊”彭德怀万岁”陈毅万岁”毛主席万岁”。彭是不是有勾结我不知道,我是没有勾结。那个《东进序曲》不要演,硬要演,你(指肖望东)可撤他的职,政治部主任有权撤职。不要那样搞,不好。

上面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写战史这个东西只能写主要的,细节多了没人看。修史是后来者修史,我看现在写个初稿也好,也可不写,让后人来写。

我不反对写,写要严格,要严肃,也不要太紧张。写难,但也容易,收集资料、保存材料较容易,我赞成积少成多,慢慢地写,好好研究,得出初步结论。

第三,写战史最好不要当事人参加,我这个人很怪,你说要我来写江南游击战争,苏北敌后游击,解放战争,我感到不好写。还是要一批小伙子去写,要不怕写偏,只要掌握逻辑,掌握材料融行。只要写出给我们大家看一看,时间地点不错,缴获数字不错,结论差不多就行了。

泗县打了败仗,淮阴没有派兵守住,战略上是犯了错误,要我来写记不清了,细节记不清。

要有细致的研究,给人家看了再写,来这么几次,三次差不多了。

我看只写主要的,三大战役作代表,有这三大战役就行,渡江也可算一个,几千万个战斗没人写。

我主张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开中药铺,一个战役装在箱子里,鸡毛蒜皮都要,也要准备没人看。

粟裕发言:

陈司令说得很正确,不写个人,写经验教训。这个任务交给科学院搞,现义不容辞。

另一任务是编战史。战史部人很少,现在韩练成当部长,贾若瑜当副部长。韩搞大革命以前的,贾搞大革命以后的。韩不是当事人正合陈司令指示(张震插话:我们弄了几十个解放军官写)。

今明年搞出条令初稿,战史现正收集资料。解放战争史与当时政策分不开,没有高级干部参加是写不好的。现在搞30年大记(陈毅插话:这个好搞),还搞不起来,材料已初步汇集了。

华东战史当然在陈司令主持下(陈毅插话:许、唐挂帅),有几个问题要陈司令亲自出马,必须把政治、政策结合起来,如新四军对项英、对饶漱石的问题,解放战争对黎玉的问题,非陈司令不行,我们不知道。至于战役问题,各纵都知道,没大问题。

陈毅发言:

我没时间搞,得有人接我的工作,把我抽出来,我倒愿意搞。关于项英的问题,麻烦,要有很多材料,收集研究分析,要把中央文件翻出来。人家搞,我看看可以。

材料收集起来。以后把它串起来,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加以分析。有些材料不要掉了,以后可以对证。把历史材料、照片、日记本、回忆录都收集起来。蒋介石的材料也很有用(张震插话:都上运到北京了),张国焘的自首投敌材料照片在北京找到,……

唐亮:

军委给的任务,逼得没办法。

陈毅:

目前收集汇编材料,能写出初稿更好。写好放在哪里,不需要去定稿,定稿是蠢事。写还是比较容易,材料有了就好办,材料准了,写就比较准确。一个战役成一个组,新四军每个地区一个组。

唐亮:

大家发言。

陈毅 :

没有什么了,吹吹牛:

古巴游击搞垮了,现在得到主席的16字诀和联系农民群众,有了新的发展,6个月完成了。所以我说可简可繁,他们有了两条就解决问题,不要那些具体细节 。

调很多人我不赞成,三十来个人差不多了,要他们长期打算,培养一些青年专家,培养几十个秀才,读些毛著和马克思著作,参观些部队,接触些当前情况。

写战史这个差事是苦差事,要适当照顾些。(大家插话: 这个差事枯燥)

梅嘉生同志赶到会场,随即汇报战史编写情况,吴肃、谭肇之同志也到场。

陈毅:

你们不准确,我审查也是不准确。

不要对我们希望太高,我们没时间看,你们有材料,以材料为准,在中央有华东局材料可以定下,比我们定好。当然我们可以调整调整。我们意见不能作为定稿。我可以不肯定,不肯定是负责的态度。项叶时期是他们搞的,解放战争十几个战役把它搞起来,搞好后就好结束。

有你们(指梅等)几个人就好了,三四个人搞两年搞好就是胜利。

粟裕同志多负责(粟说:我也搞不了)。

唐亮:

这次战史委员会就开到这里,请诸位对战史了解的部分提些意见。

(浏览 1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