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联合国军”发动的1951年夏季攻势

王亚均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结束,敌我双方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形成了对峙局面,转入了战略防御。为了加强我军的力量,第20兵团率第67军和第68军奉命入朝参战。

第67军军长李湘在入朝前在医院匆匆和夫人告别,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朝鲜战场。

李湘将军的女儿李广利在参加一次访谈节目时说:“父亲出征的那一天,我刚刚出生三天,由于任务紧急,父亲只在医院陪了母亲十几分钟。母亲心中有千言万语,但出于大局,她只说了一句话:早点回来,家里有我”。

志愿军第67军军长李湘,革命烈士

第67军军长是李湘(后邱蔚任军长),旷伏兆任政委,刘苏任参谋长,钟华农任政治部主任。第68军军长陈坊仁,政委李呈瑞,副军长宋玉琳,副政委李致远,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严庆堤。其中,第68军军长陈坊仁曾作为66军副军长第一批就入朝参战,第68军副军长宋玉琳曾作为第66军198师师长第一批就入朝参战,第67军参谋长刘苏曾作为第66军参谋长第一批就入朝参战,他们有对美作战的实战经验。

志愿军第67军政委旷伏兆

志愿军第67军参谋长刘苏

志愿军第67军政治部主任钟华农

志愿军第68军军长陈坊仁

志愿军第68军政委李呈瑞

志愿军第68军副军长宋玉琳

志愿军第68军副政委李致远

志愿军第68军参谋长

志愿军第68军政治部主任严庆堤

第67军接防第27军阵地,在第67军西侧武圣山一带的第26军,归第20兵团统一指挥,第20兵团在东线代替第9兵团对敌作战。

美军通过与我志愿军进行了5次战役的较量,都遭到了失败。即便美国总统杜鲁门阵前换将,任命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让他接替麦克阿瑟,也无法战胜我军。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

李奇微毕业于西点军校,1924年任驻天津美军第15步兵团E连连长。期间见到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了解一些中国情况。‌‌朝鲜战争初期,李奇微低估我志愿军的战斗能力,直到交手后才知道我志愿军是最厉害且最文明的对手。李奇微通过分析我志愿军补给规律(礼拜攻势),制定了“磁性战术”(弹性防御消耗战术),虽然帮助部队稳定了战线、避免了全面溃败。但无论是杜鲁门还是李奇微,都无法战胜我志愿军。面对战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军费开支。美国政府再也难以承受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最终向中国传递出希望进行停战谈判的信号。

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奉美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举行停战谈判。

7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给李奇微的答复:声明同意举行停战谈判,并建议在“三八线”以南的开城为谈判地点。

中共中央确定志愿军方面由邓华、解方出任谈判代表。由金日成指派的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大将为首席代表。人民军总司令部侦察局局长李相朝、第1军团参谋长张平山出任谈判代表。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主持朝中代表团的工作,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际新闻局长乔冠华协助李克农的工作。

美国方面,李奇微指定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为“联合国军”停战谈判的首席代表。

另外4位代表分别是美国远东空军副司令劳伦斯·克雷奇少将,美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亨利·霍治少将,美国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奥尔林·勃克少将和南朝鲜军白善烨少将。

朝鲜停战谈判现场

1951年7月10日上午,在开城来凤庄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美国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亲自带队,乘坐多辆悬挂着白色停战旗帜的汽车缓缓驶向开城谈判地点,当这支队伍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被西方记者拍摄并公开报道,引起国际舆论哗然,部分媒体评论美方如同投降。而美方也因自己选的白色旗帜标志陷入被动。美国在谈判期间的所作所为暴露出了他们假借谈判、争取时间调动部队,准备再战的阴谋。

车上坐着“联合国”军停战谈判首席代表桥埃中将,车队插着白旗。

1951年7月18日,我志愿军第67军第200师师长李雪瑞在召开师党委和团级干部会议时,遭美军飞机轰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志愿军第67军第200师师长李雪瑞,革命烈士

当停战谈判进入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讨论时,“联合国军”方面拒绝朝中方面提出的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以“补偿”其海空军优势为由,提出将军事分界线划在志愿军和人民军阵地后方,企图不战而取得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其代表竟扬言“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为什么美国人翻脸如此之快呢?原来是战场态势突然发生了对其有利的变化。从7月中旬开始,朝鲜境内连续下雨,一直持续到8月底,最终形成了4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河水暴涨,被洪水冲毁的铁路桥梁94座(有的刚修复就被冲垮),被冲断的线路100多处,超过一半的公路桥梁被洪水冲毁。从中国东北直通前线的火车刚过鸭绿江就再也无法前进,前线所需的粮食、弹药等物资本来就十分紧缺,这下就更加匮乏。

1951年8月18日,敌人趁我在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极端困难之机,向我发动了夏季攻势。

8月19日,志愿军军事警察姚庆祥排长带领9人在巡逻时,突然遭到南朝鲜军开枪射击,姚庆祥当场牺牲。美军飞机还轰炸我方代表团驻地。我方谈判代表于8月23日宣告停止谈判。

革命烈士姚庆祥画像

姚庆祥牺牲后被授予一等功臣与“和平战士”称号

“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共持续了一个多月,先后动用了美军2个师、韩军5个师的兵力,在炮兵、航空兵、坦克的支援下,向我北汉江以东至东海岸约80公里的防线发动进攻。

因为我志愿军不好打,敌人就把进攻重点放在了朝鲜人民军防守的阵地上。在该线防守的部队有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5军团。担任第1线防守的有6个师,第2线有3个师。

从8月18日开始,“联合国军”首先以美第2师,南朝鲜军第7、第5、第8、第11师和首都师各一部,共约3个师的兵力,实施全面进攻。进攻重点为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的结合部。

敌人在进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航空兵、炮兵支援和坦克的配合,而且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猛攻,战斗异常激烈。朝鲜人民军在洪水为害、交通困难、粮弹供应不足等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利用野战工事,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和积极的反击。

我志愿军第20兵团第67军的防线西到上甘岭,东到北汉江。从1951年8月中旬开始,“联合国军”就集中重兵,向我第67军的防线展开多次进攻。

第一次进攻,美军和南朝鲜军集中5个营的兵力,强攻我第67军第200师599团的防线。论兵力,敌人有5个营,而我第200师599团只有3个营级作战单位。论火力,敌人有60多辆坦克和10多架飞机,上百门大炮的支援。而我第200师599团缺少飞机坦克,火炮数量也比敌军少得多。敌人认为一定会拿下我第200师599团的阵地。

但经过激战,我第200师599团成功守住了阵地,还歼灭敌军900多人。

美军第7师和第25师的1个团,再加上南朝鲜军的第2师和第6师,向我第20兵团第67军阵地发起攻击。企图突破我军防御,占领昌道里地区,我第67军把主要兵力兵器配备在北亭岭、广大洞地段,采取对主要支撑点必须坚守,次要支撑点与敌反复争夺的方针,大量杀伤敌人,挫败其进攻。

8月31日,敌人向我第67军第199师发动了局部进攻,遭到我第199师的坚决还击。此后10多天中,敌人步兵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又对我前沿阵地7个高地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进攻。

我第20兵团第67军坚决抗击,不断加修工事,克服雨季带来的种种困难,除次要的780.1高地被敌人占领外,其余阵地均牢牢守住。在第20兵团第67军西侧是第9兵团的第26军,东侧是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北侧是我第20兵团第2梯队第68军。第67军指挥部设在寺洞,将1个团及师高炮营作为军的防空预备队,准备随时歼灭板桥里地区可能空降之敌。

这期间第20兵团指挥机关由阳德郡的丰田里前移到淮阳郡的台日里。

当第20兵团指挥所由阳德郡的丰田里向淮阳郡的台日里迁移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部队整装出发点名时,发现司令部的一个炊事员不见了。作战处长杨尚德负责管理司令部的直属队,警卫连的指导员对杨尚德说:“这个炊事员肯定是想当朝鲜老乡的女婿,被房东阿妈尼给藏起来了”。杨尚德问:“当女婿是怎么回事啊”?指导员回答:“这几天有战士报告,这个炊事员和房东母女俩关系密切,超出一般同志关系。经我观察了解,他确实和房东大娘的女儿关系不错。他劈柴出了汗,这姑娘还掏出白手绢给他擦汗,他也不推辞,姑娘的妈看他时的眼光就像看自己的儿子那么柔和。这个村庄几十户人家里,已经找不出一个青壮年男人。要么六七十岁,要么八九岁。房东大娘的丈夫和儿子一起参加了人民军,都牺牲了。剩下两个女儿,大的18岁,小的11岁。这件事本来我想报告,但想到我们马上就要上前线了,一走开,他们就没事了,所以我没有报告”。

志愿军第20兵团作战处长杨尚德

志愿军第20兵团警卫员王惠

我父亲王惠跟随首长杨尚德和作战处的几个同志,赶紧到房东家去找。第20兵团政委张南生过来指示作战处长杨尚德:“人一定要找到,这是个政治问题,你管理直属队,找不到人你要负责任”。

第20兵团政委张南生

杨尚德处长命令侦察科长全力以赴找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这时房东大娘走过来说:“人是我藏的,你们不是说热爱朝鲜人民吗?你把他留给我,就是热爱朝鲜人民了”。

杨尚德说:“阿妈尼,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人我们一定要找到带走,部队是来抗美援朝打仗的,是有铁的纪律的”。

这位大娘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你把他留给我们,就是支援我们朝鲜人民了,你可怜可怜我这老太婆吧”。

不一会儿,侦察科长从屋子取暖的双层火墙里找到了这个炊事员,带到杨尚德处长面前。人被烟熏得很黑,流着鼻涕,低着头一句话不说。他是吉林人,23岁,个头较大,参军才半年。

这时房东大娘的大女儿从屋子里走出来站到母亲身边,她们一起给杨尚德跪下求情。

杨尚德一面命令将炊事员赶快带走,随部队出发。一面扶起这位朝鲜老大娘,说:“不行啊,阿妈尼,这是纪律,不允许的,请您原谅”。

杨尚德处长吩咐管理员给朝鲜大娘留下一点粮食,便立即出发了。这件事,给杨尚德处长留下深刻的记忆和教训。事后杨尚德处长把情况汇报给兵团参谋长萧文玖。萧文玖参谋长很严肃地说:“人家都说做梦娶媳妇,他小子抗美援朝来娶媳妇。今后,一定要加强部队的管理,掌握好部队,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

志愿军第20兵团参谋长萧文玖

为了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在战线中部我志愿军第一线各军积极对敌人进行战术反击。位于北汉江以西的第27军,在9月1日至3日,以3个团的兵力,在5个炮兵营支援下,对注坡里之敌发起反击,共歼敌1900余人。第64军、第47军、第42军、第26军各一部,于9月5日、6日先后向德寺里、338.1高地、中马山、西方山、斗流峰等敌军阵地实施反击,共歼敌2000余人,并占领了西方山、斗流峰等要点,改善了平康地区的我军防御态势。

在粉碎敌夏季攻势作战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勇奋战。我军在防御工事不坚、粮弹供应不足,部队疲劳的困难条件下,和朝鲜人民军一起,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全线共歼敌7.88万余人(内含美军2.2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发动的夏季攻势。就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攻势是没有选好时机,没有选好地点,没有选好敌人的败仗”

王亚均参照杨尚德回忆录及相关史料编写

(浏览 41 次, 今日访问 4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