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冀东:李中权将军回忆抗战胜利大反攻

《央视融媒网.中国》

央视融媒网8月3日电(明远 刘和平 实习生 周舟)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让我们重温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李中权的《李中权征程记》,里面记载了李老将军晚年回忆在冀东地区对日反攻作战的情况。

在读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在李中权将军离世后写的“李中权同志生平”中有一段话:

“抗日战争时期,李中权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工作近六年,先后任教员、副支队长、大队政治委员、抗大三团政治委员等职,为党的干部培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1942 年,奉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命令,到斗争最残酷的冀东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领导敌后武装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并身先士卒,英勇负伤,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扫荡”和“清剿”,取得了一系列战斗胜利,促进了冀东根据地快速发展。1944年,李中权同志担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1945 年率部直接配合苏军歼灭日本“关东军”作战。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对日寇战略反攻等战役战斗,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国将军李中权,曾担任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副司令员兼代政委、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第二政委,他曾经担任四野九纵(46军)首任政委,是正军级的开国少将。

以下为李中权将军撰写的《红旗插遍冀东——回忆冀东地区对日军反攻作战》:

红旗插遍冀东——回忆冀东地区对日军反攻作战

李中权

1945 年,祖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是第八年了。冀东沦陷已 10 年了,在这片国土上,炎黄的子孙、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刻也没有停止战斗,殷红滚烫的血浸湿了大地,淌进了渤海。血,是不会白流的,中国人民大反攻的日子到来了。

首先让我简要说说冀热辽军区是怎样在抗日的烈火中诞生的。

1944年 7 月,中央军委决定,冀东军分区(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改成为冀热辽军区,并相应将原冀热辽特委、行署改成为冀热辽区党委、冀热辽行署。李运昌为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兼政委;李楚离为副书记、军区副政委;张明远为冀热辽行署主任、区党委常委;詹才芳为军区副司令,区党委常委;彭寿生为军区参谋长;李中权为军区政治部主任、区党委常委;军区后勤部长董永清。受晋察冀中央分局和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下辖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军分区,各军分区有两个团和若干个联合县支队(相当于团)或县大队(相当于营)。冀东地区,经过1938 年 20 万人民的抗日武装大暴动,剩下来的一点星星之火,坚持抗战。1940 年,成立了冀东军分区,后改称晋察冀第十三军分区,战胜了 1941 年至1942 年间极其残酷的敌之多次“治安强化运动”,终于以烈火燎原之势,于 l943 年大举恢复被敌人蚕食的冀东基本区。到 1944 年下半年,成为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大发展的黄金时候。整个抗日根据地,已有人口 560 万,民兵20 万,主力部队 2.5 万余人。游击区不仅在整个冀东地区,而且已发展到整个热河省及辽宁西部地区。

1945年 8 月 8 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率领苏联红军150 万人,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8 月9 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8 月10 日、11 日,朱总司令发布第一号、第二号令。命令各解放区部队,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消灭日军,收复失地,配合苏军作战。第二号令指出: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配合苏军作战,解放东北。

中央和晋察冀军区指示我部,一方面要出关配合苏军作战,一方面在关内展开反攻,打开冀东局面,变冀东为进兵东北、解放东北的可靠后方基地。

当时冀东地区反动势力仍十分强大,占据着所有县城,到处碉堡林立,各地日寇拒绝向我投降。昔日的新民会改为国民党的分会。伪军改名为国民党中央军先遣队。昔日为非作歹、助纣为虐的大汉奸姜鹏飞,被任命为“先遣军司令”。太阳旗换上了青天白日旗。如同在全国其它地区一样,一场蒋敌伪合流的丑剧在冀东登场了。驻唐山的伪军不断向我进行无耻的挑衅:

“你们别神气了,我们现在是国民党先遣军,不怕你们。”“小八路,你们别做梦,唐山的大鱼大肉不是你们吃的。”

接到朱总司令命令的当天,冀热辽区党委和军区在丰润县大旺庄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李运昌司令员亲率8 个团主力部队,迁青平县支队,1 个特务营,4 个军分区的主要军事指挥员,4 个地委书记并兼军分区政委和地方干部 2500 多人,于 8 月12 日,沿山海关、锦州、沈阳方向,喜峰口、承德、赤峰方向,古北口、兴隆、滦平、围场方向,分东,中、西三路向热河辽宁进发,配合苏军作战。同时考虑到关内冀东地区战略地位的十分重要,国民党和我们都要争夺这个地区,我们必须先占领这个地区,使之成为我进兵东北,连接东北的枢纽。所以会议又决定:关内部队近万人由代书记张明远,副司令员詹才芳、政治部主任李中权等同志率领,准备出师受降,收复失地。

战士们听了这些话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向上级提出请战要求。抗战 8 年,我们流血牺牲,现在胜利了,这些汉奸、卖国贼不但不向人民低头认罪,反而摇身一变,成了“国军”,决不能让这些人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一定要给他们点厉害看看。

根据上级指示,战役初期,冀东区部队即直指北宁铁路沿线,以收复唐山市为重点,十四分区部队奉命配合冀察军区部队向北平进攻。冀东大反攻的战幕拉开了。群情激愤,斗志昂扬,整个根据地沸腾了。主力部队、民兵游击队和根据地广大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向着冀东境内的日伪军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攻击.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十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曾雍雅,副政委方治平率领分区部队,于 8 月中旬攻占了通县飞机场,8 月 23 日在西部攻克顺义县城,歼敌 500 余名,震撼了北平。东部十六分区的卢抚昌联合县武装经4 天围攻,于 8 月 26 日解放卢龙县城。

敌人在我迅猛打击下惊恐万状,已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势,慌忙派出代表前末接洽,以图试探我军虚实。

在区党委和政治部之敌工部崔希哲、方飞同志带领下,3 名日军代表及翻译,手里打着白旗来到开平近郊。

日军代表见了我的面,毕恭毕敬地立正敬礼,嘴里用日语说着什么。我审视着站在面前的这几个人,阴沉的脸,毫无光彩的眼睛,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骄横,看了那身军服也叫人厌恶。他们在中国犯下了无数罪恶,简直是一群衣冠禽兽,他们闯进我们的祖国,杀人、放火、奸淫、抢掠……,那象征权位的指挥刀,更使人想起 8 年战场的血战,我感到周身的血在燃烧、在沸腾,仇和恨涌起难以抑制的思潮,双手不自主地攥成了拳头。

詹才芳同志和我指挥 3 个主力团及民兵游击队,直指唐山;由张明远等同志组成了唐山市接收委负会,并成立了唐山市委市政府班子。

8 月 20 日,十七团团长吴华、政委杨春垠率部向唐山东面4 公里的开平重镇发起进击,经过两昼夜的激战,歼灭守敌千余名,解放了开平。同时收复了开滦马家沟矿区。

与此同时,十七分区参谋长肖全夫率领十七军分区十四团(团长胡克仁、政委赵清源)攻克唐山南郊越河重镇,歼敌一个整营。

十八分区副政委李振声率十五团(团长邢成、政委王恕吾)扫除了唐山西边的若干据点。唐山外围许多小据点亦被我主力部队和民兵游击队拔除。我军从四面完成了对唐山的包围态势。

这时我们的翻译同志将他们的话翻给我听:“祝贵军武运长久,希望贵军不要攻打唐山,贵国政府要我们向国军交械,希望能得到贵军的谅解。”

我立刻严厉地驳斥说:“不行,抗战是我们共产党、八路军在这里打的,投降,必须向我们投降,我们保障你们的生命安全,不然,我们一定要攻唐。”

日军代表表情木然,眼睛呆愣着,双手不自主地搓弄,用谨慎的态度说:“我可不可以吸烟?”

“可以:”我表示允许。

他掏出香烟,恭敬地向我递过来。

“我不吸,你自己用吧。”

他点燃香烟,很不自然地吸着,一粒粒汗珠在额头上渗出来。沉了一刻,谎说:“贵军攻打伪军据点,我们不干涉。开平距我们很近,我们的远程炮火也能支援,但是我们没有动作,只希望你们不要攻唐山。”

“要我们不攻唐,只有一条路,就是必须向我们投降,别的没有任何出路。”

日军代表表示要请示上级再作答复,并问:“我可以走了吗?”

“你们可以走了。”我说。

日军代表一起立正:“哈依!”举着白旗向唐山走去。

随后,有自称为唐山市各界代表也出城接洽,张明远同志和我,在市北面的一个村庄接见他们,唐山市接收委员会就设在这里。这些人长袍,马褂,各色服装五花八门,摆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叫我们不要攻唐,说一攻唐,就会生灵涂炭,给居民带来灾难。这里面是鱼龙混杂,不乏汉奸、特务之流。

我们严肃地表示:要他们转告日伪军必须向我们投降,否则就要攻唐,抓住了就要问罪,现在已经兵临城下,何去何从,请你们仔细考虑,认真选择。

唐山敌人,一方面派出代表探听我军虚实,另一方面将冀东全部日军(除玉田县赖谷大队)集中唐山,又纠集了各处伪军3 万余人,共 5 万余众,并拥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和装备精良的武器。

8 月25 日前后,我十六军分区部队在昌黎以东,攻克柳江煤矿、石门寨、张各庄车站等敌人的大小据点数 10 处。8 月 28 日,我军解放乐亭。8 月 30 日,我出关部队第十二团、第十八团在苏军几门炮配合下收复山海关。但是,我和詹才芳同志却久久下不了对唐山发起攻击的决心。原因是,我们只有3 个主力团共 6000 余人,加民兵游击队还不到 1 万人,而且缺乏攻城的火器。敌人则集聚了5 万余人,日伪军居住混杂,不易分割,防御体系完整,使我难以下手。为此,我们只暂时大搞攻唐的政治攻势,缩紧包围圈,断绝唐山与外界一切交通,迫敌投降。此时仅有少数伪军携械向我投降。

在我军压力下,日军又派出代表,说上峰不让他们投降八路军,说我们不是正统。我再次严厉向他们指出,必须向我们投降,否则,后果自负。日军代表表示无奈,怏怏而去。

正当我们踌躇之际,晋察冀军区发来电报,大意说,毛主席 8 月 13 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重要报告。毛主席告诉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不能抱有幻想,他们要从人民手中抢夺胜利果实,挑起新的内战,这是定了的,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绝不让他们轻轻易易地占领我们的地方。毛主席又说: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于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国民党反动派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们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桃子的应该是我们!毛主席还指示我们:不要以为所有的桃子都靠得住能到人民手中,一批大桃子会被抢去,我们要力争中小桃子。电报还转来军委指示:要我们尽量广占农村,夺取小城市,扩大并巩固解放区,发动群众,训练部队,准备应付新局面,做持久打算。

毛主席和军委的指示,使我们茅塞顿开,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我们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敌人比较孤立的,在我进攻时敌人又不能很快增援的目标,攻克之后又能成为我们巩固的后方和党政军指挥中心,为后一步发展创造前提。我们认真分析了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乃得出,攻打玉田才是我们此次战役的真正目标。因为玉田处于冀东的中部,是东部和西部的枢纽,敌人又处于我根据地的中心,我攻击时,敌人很难快速地增援。于是我们毅然放弃攻夺唐山,率领部队经马家沟直扑玉田县城。为了配合玉田战斗,我们电令十四分区首长率十六团(团长师军、政委李满盈)、三通香支队(支队长李梅溪)攻打蓟县县城,从西部牵制敌人,并逐次打开西部局面。令十六分区地方部队攻打迁安,牵制东部敌人。令十七军分区首长率昌滦乐支队另两个县大队和电令十八军分区首长,率武宝宁支队、玉蓟宝支队另3 个县大队,就地消灭各据点之敌,以配合北面主攻部队行动。

开拔途中,我们向干部讲明了作战意图,边行军边作战斗动员。冀东人民箪食壶浆,送茶送水,送西瓜、送肉、送面,鼓励我们打胜仗。同时关外苏联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在我出关部队有力配合下,直捣满洲敌伪巢穴。全国各个解放区的捷报频频传来,更给了我们部队极大鼓舞,指战员们表示:我们冀东部队不能落后,拿下玉田,向党和毛主席报捷。决心书、请战书向雪片一般飞到各级指挥员的手里。

正在我们向玉田疾进的时候,十四分区司令员舒行同志从热河来电说:兴隆县伪满军黄方岗率 4 个团,7 个讨伐队共 6000 人向我军投降,并有大批武器弹药,望军区领导火速派人前去处理。我和才芳同志计议此事,他要亲率十七团和警卫一连去兴隆,要我留下负责攻打玉田。我和詹才芳同志相识于川陕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同在红军大学高上科学习,到达延安后同在抗大学习并一起工作,离延安又同时到抗大二分校一大队工作,又先后来到冀东。我们共事多年,情同手足,我对他视若兄长,他对我关心支持。对他的高度的革命事业心,我无限钦佩,欣然同意率部攻打玉田,亦希望他途中保重,早日回来。才芳同志和我挥手告别,率十七团奔赴兴隆。

我同十七分区参谋长肖全夫同志率十四团向玉田进发,同时,电令十八分区十五团,十五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任昌辉、副政委林茂源率丰玉遵支队开赴玉田。

玉田县城位于冀东腹地,通唐公路中段,城高近 11 米,工事坚固,城外地形平坦开阔,易守难攻,是日伪在冀东地区的重要据点。城内驻有日寇独八旅团赖谷胜治一个大队 350 余名,伪军 1600 余名,是除铁路沿线之外唯一驻有日军的据点。敌人留在玉田的目的,一是要继续控制我冀东根据地中心地带.二是要保证北宁铁路北侧的安全。我们决心打下玉田,解除敌人对我根据地腹地的威胁,为东、西部的作战行动和将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9 月19 日晚,我军突然向玉田外围发起攻击,十四团攻克玉田城东关大街,利用高房与城内守敌形成对峙。十五团攻占南关,但南关距城墙有一段开阔地。天亮时分,战斗暂告一段落。各部队积极准备攻城工作,绑扎云梯,用方桌铺上棉絮做成土坦克,文工团的同志排练节目,书写标语,上上下下一派战斗气氛。

9 月20 日,攻城组织工作就绪,正当我们准备于晚间发动攻城的时候,詹才芳同志率领十七团胜利地完成任务,从兴隆赶回玉田东面亮甲店的军区指挥所,并带回投降伪军3000 余人。

见到满身征尘的才芳同志,我心里高兴极了,随即把作战部署和意图向他作了详细汇报,并征求他的意见。

他操着很浓重的湖北口音说:“对、对,对!就这样办!”我们议定把十七团放在城东八里铺一带阻击唐山援敌,打它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晚霞收起了最后一抹余辉,阵阵秋风吹来,使人感到沁人心底的舒畅。战士们早已各就各位,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像在暮色里不停闪烁的星星。

突然,随着指挥所 3 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际,各种火器的嘶叫声在四周炸裂开来,闪闪的火光映红了玉田城,十四团在城东南角,十五团在南关,丰玉遵联合县支队在北关同时开始攻城。肖全夫同志调集十四团数十挺轻重机枪和仅有的火炮支援登城部队,二连一排抬着云梯一马当先冲了上去,云梯刚靠上城墙,三连的勇士们即登上云梯,惊恐的敌人立即集中火力疯狂向我射击,梯子被炸断,二连一排立刻竖起第二架云梯,三连战士奋不顾身登上城墙,但突遭敌人反击,未能立住脚跟。在这紧急关头,三连英勇顽强,不怕伤亡,在全团火力支援下,用手榴弹消灭了城墙上的守敌,排长王太宗率二排首先登城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敌人急调一个连兵力向二排反扑。二排击退敌人4 次冲击,伤亡过半,但仍牢牢守住阵地,指导员周立云指挥一、三排登城后,迅速插入敌人纵深地带,并占领了一个大院。

三连登城后,因敌人火力太猛,我后续部队没有登上去,而城内激烈的枪声又逐渐沉寂下来,指挥所的气氛骤然有些紧张起来。

这时三连一个绰号“小钢炮”的战士,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他气喘吁吁地报告了城内战况,二排长带领少数几个战士仍坚守在突破口上,指导员带一、三排控制着院子,他们随时准备配合后续部队登城。

刻不容缓,胡克仁团长、赵清源政委率团主力冒着弹雨,一鼓作气,登上城墙。三连也从城内杀出来接应主力,下半夜时分,十四团全部杀进城内。

但是,从南面攻击的十五团尚未突破城墙。我对詹才芳同志说:“我到十五团看看。”团长邢成同志说,由于地形受限,火力无法发扬,团里已多次组织突击城垣,均未成功,突击部队伤亡较重。十五团面前的开阔地成了最大的障碍,而且我们没有攻城火器,再打突破口代价太大。我遂决定,立即停止南面攻城,少数部队佯攻,其余全部转兵从十四团突破口进城,我立即将意见报告詹才芳同志,他表示完全同意。

曙色展现在东方辽阔的地平线上,耳边仍是弹雨横飞,我军全部杀进城内,这时十七团团长吴华同志打来电话,同时听到了玉田东面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

“唐山敌人已到八里铺一线,敌人十余辆坦克正在向我团阵地冲击。”吴团长说。

“坚决顶住!决不能把敌人放到玉田来,一定要保证战斗的全部胜利!” 电话里传来了吴团长充满信心的回话。

随即,我们命令十四,十五团坚决消灭一切继续顽抗的敌人,决不给敌人喘气的机会。夺取彻底的胜利。

城里、城外同时在鏖战,枪声、炮声彼此相应,硝烟在秋天的晨曦里升腾,在秋风的摇撼下飘散,战火与朝霞同辉,战士共大地一色。

在我强大攻势下,1000 多名伪军很快被歼,身兼伪县长、国民党支部长,新民会会长数职的汉奸陈锐跳城被我军活捉,但是盘踞在大本营里的日寇仍在负隅顽抗,在政治争取无效的情况下,我们下令强攻,直到刺刀逼到眼前,敌人才挂起白旗,赖谷胜治等几百名日寇被我军俘虏,结束了他们可耻的侵华历史。

唐山援敌遭我十七团英勇阻击,迟滞在八里铺一线,见玉田已被我拿下,又怕我迅速转兵围歼,于是向唐山撤退,我实施战术追击,给敌以杀伤。

玉田战斗共歼敌 1800 多名,缴获轻重机枪50 多挺,迫击炮和小炮(掷弹筒)10 多门,长短枪 1300 支和大量军用物资。

战斗中我军伤亡 500 余人,鲜血洒进了玉田的土地,烈士的英灵注入了民族的精髓,十四团三连被授予“玉田战斗模范连”的光荣称号。

玉田解放几天之后,我同肖全夫、任昌辉、林茂源同志率十四、十七团和几个县支队去打遵化。詹才芳同志留玉田接待延安和各解放区来的部队及过路干部。

玉田解放了,区党委、军区、行署进入玉田,结束了经常游击转移的局面,有了比较稳定而巩固的领导中心。军区暂驻在原伪县党部。我走到门前,见警卫连一个战士从门上摘下一块牌子狠狠地摔在地上, “国民党、新民会,一个样,去你的!”一脚踹成两截。我仔细一看,在“中国国民党玉田县党部”的招牌底下,清清楚楚地露着“新民会玉田县分会”的字迹,我拦住战士说:“小鬼别踹碎它,它是一个宝贝!快把文工团的同志给我找来。” 文工团的同志瞅瞅那块睥子,又好奇地望望我。

我说:“你们扛着这块牌子,敲锣打鼓,游街串巷,给它来一个示众。”

文工团的同志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他们扛着牌子,一边宣传,一边演出自编的《蒋敌伪合流》的活报剧,让人们一边看剧,一边看真货,从此,剧中李劫夫同志写的《国民党呀一团糟呀》这首歌曲,唱遍了冀东原野。

玉田解放了,我们即组织在兴隆投降的伪军军官参观玉田战场,他们个个称赞八路军作战英勇、战斗力强,同时又被我军的气势震慑,为改编这支部队起到良好的作用。

9 月26 日,我们在玉田召开了有数万人参加的大会,一是庆祝玉田战斗胜利和公审处决伪县长,二是还没来得及洗去一身战尘的十五团和军区尖兵剧社一起奉命出关,去参加解放东北的战斗。祝捷会、欢送会,同志情,兄弟爱,难分难舍。军和民,鱼水相亲,今天的胜利是团结所得,明天的分离是为了更大的胜利。

在冀东西部我军攻势迅猛。曾雍雅同志率领十六团、三通香支队、蓟遵兴联合县大队的兵力,于 9 月 12 闩攻克蓟县城西重镇邦均,歼灭伪军 300 余人.9 月 19 日攻克蓟县城,歼灭守敌 4000 余名,大汉奸李午阶被打死,并在军民大会上就地处决一批罪大恶极的汉奸。接着十六团和三通香支队又先后攻克香河、宝抵,歼敌2000 余人。迫使三河、平谷敌人弃城逃窜。

从此,冀东西部境内所有城镇和乡村全部红旗招展。丰润、宁河守敌在我军威力面前,吓得弃城逃跑,被我军收复。

遵化号称京东第一城,墙高城坚。驻守在遵化的 4000 伪满洲军讨伐大队(过去在东北专门打我义勇军血债累累),经我多方争取拒不投降,还枪杀了我派去的代表。被我包围在城内,我军两次攻城未克,遂改为长期围困。

这时,我们接到十六分区别司令员李道志同志来信,信中说迁安城墙下已埋好大量炸药,只要军区领导率一个主力团来,迁安城指日可下。我和肖全夫同志立即率十四团出发。

10 月的北国,丽日当空,天高云淡,雄鹰在她的怀抱里翻飞。秋风轻轻地抚慰着大地,一片片成熟的庄稼就像灿烂的锦缎直铺向天际,火红的高梁,泛金的玉米,银白的棉花……田间有人在收割,是的,是收获的时刻了。中国人民用热血浇灌的抗战胜利之果,也是收获的时刻了,在这段时间里,冀东一个个县城获解放,一块块国土被收复。每隔一些天,就有一张县城地图送到我们手里待我们去攻破。面对革命节节胜利的形势,我们禁不住由心底溢出甜美的欢笑。是的,是该人民舒心地笑一下的时刻了,回身看看急促行进的部队,那气势,那蕴涵在每个人身上的内在力量,使整个秋景都得到了升华。我和肖全夫同志不由地催促战马向迁安奔跑起来。

10 月15 日,部队抵达迁安,我们会同李道志同志一起投入了战前准备工作。16 日晚,随着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迁安城墙被炸开一大段。十四团和游击队的勇士们潮水般地冲进迁安城。经过一场激战,歼敌近千名,迁安宣告解放。我军伤亡数十人,十四团优秀干部三营营长张义祥同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抚宁县守敌闻风丧胆,在我四十六团围攻时,弃城逃窜,我军随即收复抚宁。

10 月底,我东部十六军分区地区和南部十七.十八军分区地区,除北宁铁路线外,所有内地城镇敌之据点,全部为我收复。

在我军和苏联红军南北攻势的压力下,青龙县伪满洲队司令张金祥自觉大势已去,在我们争取说服下,率部2000 余众来迁安向我军投降。我们在迁安接待了张金祥,并派去皋峰同志为党代表,为张部作改造工作。

11 月底,被我军长期围困的遵化守敌,弃城逃跑。我十四团、十七团和军区特务营将其大部围歼于玉田东部和丰润之三女河一带,杀害我派去的代表之程斌伪司令被我击毙,伪讨伐大队主要头目程天喜带少数人逃往唐山。遵化城回到人民手中。至此,冀东区对日反攻战役告一段落。

冀热辽军区出关部队,在李运昌司令员指挥下,积极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先后收复山海关、锦州、承德、隆化、围场、赤峰等地并进驻沈阳市,这就为党中央在延安与苏军代表卫斯别夫谈判时提出,冀热辽区是我抗日游击区,这些地区的城镇,应交我冀热辽军区八路军接管,而不能交国民党军。俟后,苏军确将承德、锦州、赤峰等城市正式移交给我出关部队接管,为解放整个东北贡献了方量。

自从大反攻开始至 11 月底,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关内主力部队、各县支队、民兵游击队,在冀东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在热河以南,平津以东广大地区,在山区和平原,频频出击,连续作战,先后收复县城18 座,攻克敌人据点 200 余处,将红旗插遍了冀东。除少数地方是敌人在我强大攻势下仓惶弃城逃跑外,绝大部分是冀东军民团结一致,一个一个打下来的,此次战役的规模在冀东是空前的,战果是巨大的,共歼敌3 万余人,缴获长短枪 2 万余支及大批物资,大大地增强了我军灼战斗力。

在全国大反攻的阶段,冀热辽军区部队和人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下,英勇奋斗,战果辉煌,使整个根据地与平北、冀中及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为陕甘宁部队、山东杨国夫部队、刘其人部队、梁兴初部队,新四军黄克诚三师,晋冀鲁豫杨、苏纵队,冀中区沙克部队等兄弟部队进入冀东、开赶东北,提供了前进的基地。为中央从延安和其它解放区派出途径冀东的大批干部进入东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其中有中央委员、候补委员20 多人。如陈云、彭真、李富春、高岗、林彪、张闻天、谭政、伍修权、叶季壮等领导都是经冀东至东北的。中央领导人对冀东的工作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冀东党、军队和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这是冀东大暴动、冀东人民武装起义的火种结出的果实,这是大批红军干部心血培育的果实,这是党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为解放冀东而牺牲的成千上万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浏览 7 次, 今日访问 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