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爭胜利八十周年

(此文专为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17团参谋长廖肇杭、连长张凤鸣等38名英烈而作)(铁十七团钢八连的传奇战斗事迹)

作者周晋云

图1: 铁十七团钢八连锦旗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
图1: 铁十七团钢八连锦旗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

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13年艰苦岁月中,我八路军386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华北战场中一支卓越优秀的部队。这个旅的17团是抗战中在1937年由老红军核心骨干在辽县(左权县)扩建诞生的一支抗日新军。这支部队刚成立不久,就参加了我军历史上最著名的“神头岭伏击战”、“香城固诱伏战”、“百团大战”,并在这些战斗中成绩显赫。尤其自香城固诱伏战后,新兵逐渐成熟,部队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指挥配合战术更加娴熟,整个17团,在百团大战中,陈赓有意让这支劲旅相对独立担重任,在“百晋”铁路上煅练铁拳头。

由386旅政委王新亭坐阵指挥,与5000民众,一晚上破坏铁路、切割电话线50余里。使“白晋”铁路完全瘫痪,次日又在龙珠寺,吳隆煮副团长带领“红一连”以少战多出色完成阻击战任务,吳副团长和“红一连”大部份干部、骨干光荣负伤或壮烈牺牲。战后获得386旅“杀敌英雄连”锦旗一面。抗战胜利70周年代表武警光荣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这里给大家讲述另一个抗战功勋连一一“铁十七团钢八连”。即3营8连,同样是129师批准,386旅党委授于锦旗的英雄连队。那是抗战初期,“百团大战”过后,1941年5月,17团接到八路军总部和386旅旅长陈赓命令:确保护送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军政学院、摩托化步学校、“日军战俘营”到延安的重要任务。为了保证出色完成八路军总部下达任务,陈赓派386旅周希汉参谋长親自带队,与陈康团长和刘达瑄政委共同组成团临时领导班子,确保证任务圆满顺利完成。1941年5月21曰,陈康团长,政委刘达瑄、到武乡县赵家峪接受八路军总部命令,陈赓旅长郑重指示:“为了应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敌后斗爭,便于开展更加机动的游击战,总部决定送炮团到延安,这样即保证了炮团的安全,又保留了炮兵骨干,而且可以积蓄力量准备将来反攻”。此决定是根据当时我八路军在山西抗战特点而决定的。17团任务是要护送炮团和3000余非战斗人员,穿越敌占区百里封锁线,任务相当坚巨危险,当时山西抗战各种势力相当复杂,和友军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或转变性质。“17团要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能力。要有多种预案,在特殊情况下,要有单独完成护送任务准备”。紧接着旅参谋长周希汉又详细分析了途经敌战区的地形、敌情后说:“部队行动要绝对保密,进入敌占区后,原则上是黑夜行军,偷越封锁线。

图2:抗战70周年战旗通过天安门接授习主席检阅追述17团光荣历史,多数连队都战功赫赫。
图2: 抗战70周年战旗通过天安门接授习主席检阅追述17团光荣历史,多数连队都战功赫赫。

每经一个村庄,派出便衣放哨,封锁道路,禁止行人出入。不唱歌、不吹号、保持肃静、做好与敌人遭遇时的阻击、伏击、追击等一切准备。以每小时15里的急行军,通过封锁线和敌占区。要两路或多路前进。遇敌人伏击,阻击时,要坚决予以击退。遇到火车、汽车、部队要隐蔽通过,不要恋战,你们的任务是保证炮团和到延安同志们的安全,不是为了消灭几个敌人”。周希汉参谋长又特别强调:“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不管发生什么事,17团要与炮团共存亡,绝对不能把用鲜血换来的火炮再让敌人夺去。”陈赓旅长又叮嘱:“关键是干部要掌握好自己的部队,团干部要下到营,及时发现情况,处理情况”。陈康团长见两位首长左叮咛右嘱咐知道这次任务的坚巨和复杂性,他皱了皱眉头,反问道“如果我们送到汾河边,120师部队没有赶到呢”?周希汉参谋长铿锵有力的说道:“那就继续掩护炮团前进,绝对不能再返回来,一直要把炮团送到接送部队驻地”。

陈康团长和刘达瑄政委见旅首长这样重视,明白完成这次任务重要性。一致表示:“回去认真准备带领17团坚决完成这次总部首长下达的任务”!两位团领导回到部队,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传达任务,进行战前动员,会上对各营任务做了具体分工:3营为这次行动前卫,1营为后卫,2营同炮团和大队人马平行前进。沿途还必须为炮兵排除道路障碍。各营接着召开连干部动员会,深入思!想动员,抓好战前准备。各连把任务明确到班排,赶制干粮、修补鞋袜、检查弹药、擦拭武器,整装待发。

与此同时,炮团也忙得不可开交,钉马掌、修鞋具、拆卸分解火炮,用谷草、油布包裹炮身和炮各部件,防止行军途中发出响声。饲养员忙着添加草料,把“无言战士喂得饱饱的”,总之,做好行军的一切准备。所有参加这次行动的部队:炮兵团、军政学院、摩托化步学校、百余名日军战俘队都归17团统一指挥,按原命令秘密向太谷县濮子岭西山㡳村一带集中。28团(红军团)2个连前往太谷县之西附近敌据点包围监视。另外两个连前往太谷东阳镇徐沟等日军据点附近活动,以防敌外扰。

17团侦察排与交通4大队先于大部队之前出发,一支庞大5000余人的部队以每小时十多华里的急行军速度在傍晚夜色的掩护下静悄悄飞奔于晋中平原的敌占区。晋中平原是日军重点布防地区,1937年日军占领之后,处处设防,在日军华北战占军头子多田峻的布防下,据点密布,碉堡林立,沟壑纵横,交通连网,我们这支5000余人的队伍要从鬼子眼皮下神不知,鬼不觉通过,必须是慎密布署,严格纪律,人马无声,步调一致。部队以四路纵队在晋中,日战区朝晋西北方向一路快速小跑前进。

午夜时分,大地一片漆黑,为了配合17团行动,连星星也帮助我们,忙着躲进云层中为我军保驾护航。大家一个紧跟着一个,疾速前进,谁也不愿掉队。队列中小声传来口令“紧跟,要过铁路了”!大家屏住呼吸,更加加快步伐,炮手们各自一手紧握缰绳,另一只手稳住马鞍,小心翼翼安抚着各自的“无言战友”。准备快速通过铁路。队列中有少数山区刚参军的新战士,生平还沒见过铁路,更没见过冒着白烟轰轰隆隆的火车和鬼子在铁路上跑的铁甲车了。一位老兵有趣的逗着身边好问的新战士说:“铁路吗,就是用铁板铺成的路”。山区新战士信以为真,过铁路时还真的弯下腰亲手摸一摸冰冷的铁轨,下意识自嘲“铁路不就是两根粗粗长长看不见尽头的大铁棒”。突然远处监视哨传来信号,鬼子的火车缓缓开过来了,保护火车安全的还有同行的先头铁甲车、后尾巡逻车。部队按预案,极速向铁路两侧300公尺外撤离隐蔽。

图3: 铁道上鬼子铁甲车、巡逻车

鬼子铁甲车打头阵,远处明晃晃、两道巨光不停地朝铁路两侧晃动。鬼子铁甲车上的探照灯把铁路两边照射的象白天一样。紧接着气笛不停断断续续鸣响,火车象一条巨蟒冒着白烟缓缓驶来,个别车厢里敞开着车门,架着歪把子机枪,不停朝铁路两旁草丛点射,子弹呼啸着从隐藏在沟底战士和马匹头顶飞过,我们战马也真爭气,卧在那里一声不响,(出发之前己用爆竹炸响训练过),火车末尾紧跟又是鬼子的机动巡逻车,前呼后拥好不威风。这阵势别说新入伍的战士,就是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战士也只有个别极少数见过。

好险啊,大家屏住呼吸,耐着性子,此时此刻稍有响动、或闪出一星火光,必然造成无法想像的灾难。鬼子火车开远了,安全了。笨重的炮具随骡马才又开始急速前进。部队经过东河堡、越过赵家营、闯过牛家寨……又绕过敌人不少据点,险闯过两条敌人不时巡逻的公路,终于5月29日凌晨2时30分来到汾河边。春末的汾河,由于大地昼夜温差大,河面上笼罩着一层浓雾,据团侦察排得悉,河上虽有便桥可通,却被日军把守,桥上游河宽百米,水深4米左右,难于徒步涉水,桥南下游处,水浅可徒步通过,但附近的乔武村又有敌人据点,怎么办?

图4: 授衔周希汉中将、陈康中将。

前来接替炮团晋西的120师2旅又因路途远还未到。周希汉与团长陈康、团政委刘达瑄商量后决定按预案继续护送大队人马过河,直至遇上120师2旅接受任务为止。17团派出一个连包围乔武村据点,割断电话线,假做进攻之势,吓得守敌躲在据点装聋作哑不敢出动。过了汾河新的交接点路程才走了一半,部队已连跑带走疾行军6个多小时,已是人困马乏。横在眼前是最后一道封锁线了,一条清(徐)高(百)公路。

这儿是日军第九混成旅防区。首长们决定:爭取天明之前通过,此时,东方发白,雄鸡鸣啼,连清徐县和高白镇敌人碉堡上的膏药旗都能看见了,部队还沒越过“清高”公路,5000余人队伍突然出现在一览无余清徐县平原上,后果相当严重,在这危机关头,首长们当机立断派3营包围清徐县和高白镇之敌,作佯攻之势。另一面在群众中放出八路军要攻打清徐县和高白镇、汾阳、孝义、交城的风声给日军探子。同时命令5000多人分成四路浩浩荡荡牵着骡马载着脱掉“外衣”大炮在公路上小跑前进。敌人果然中计了,以为我八路军真要拨寨攻城,吓得城门紧闭,谨守待望,不敢出动,敌人在据点高处看着这浩浩荡荡队伍,和从来沒见过八路军一下出动这么多门大炮,这么強大阵势,赶忙向驻晋中的日军36师团汇报。而我17团乘机保护着这支3000多人的队伍越过最后一道封锁线,安全将护送队伍送入晋西北120师防区。

5000余人越过日军铁路封锁线。
5000余人越过日军铁路封锁线。

经过13小时强行军,机智巧妙越过日军层层封锁线,终于在三贤岭、浴地渠、六段㡳等地,把护送任务圆滿交给120师2旅。任务完成后17团与决死队三纵两个连和交通4大队下山,放出警戒,驻守大旺村,圪塔村,黄土坡等地,以掩护到延安队伍开拔离去。正当大家以为可以喘口气,休整一下了,可哪知敌军根据我军大队人马架势,判定寻找到八路军“主力部队”,急忙调动周边日军气势汹汹朝我驻守大旺村、圪塔村、黄土坡三地合围过来,妄图一举消灭我八路军“主力”和炮团。解救一百多名我押送日军俘虏。一场为保卫炮团和到延安人员安全撤离的数百人肉搏格斗,正等待着考验我英雄的17团。

图5: 铁17团8连在1230高地与日军短兵相接百刃格斗

血战圪塔村1230高地,廖肇杭参谋长奋勇杀敌英勇殉国原来炮团在通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发生了意外情况,一个事务长掉队,被清徐县日军活捉,这家伙经不起日军的酷刑,供出了我部队这次行动真实情况。日驻清徐县第九混成旅联队以为“天赐良机”,派探子急忙给周希汉送信,劝降。并速调集周边各地军队来包围我军,妄图一举歼灭之。日军集中优势兵力,一发发密集炮弹朝17团驻地西大旺村,圪塔村驻地落下,形同雨点。旅参谋长周希汉看这形势,赶忙派人通知驻三贤岭的炮团,和到延安的其它部队、日军俘虏、120师护送2旅火速转移上路。同时命令护送部队17团快速组织反击,务必保证以上部队安全脱险不与日军接触。在17团驻地大旺村西北侧山头上的草庄头,有一日军据点,集结了300余人,配有优势火力,偷袭我军之前,已派探子给清徐县日军送信,同时偷偷地沿着山沟向我大旺村侧之1400高地袭来,企图逼我向东,进入平原,妄想聚而歼灭之。

在爭夺1400高地时,配合我17团交通4大队长和多名队员负伤,日军抢先占领了1400高地,形势对我相当不利,日军100余人进一步快速紧逼我驻地圪塔村1230高地,并发起猛烈进攻。这时我炮团还沒真正脱险,17团队伍也未来得及展开,团机关就在1230高地附近,处在被日军火力控制和压缩范围。1230高地是可确保炮团安全转移火力控制道路的关键制高点,日军也意识到,并迅速将400余人分两路,在92步兵炮和机枪密集火力掩护下,向我8连阵地上猛烈攻击,17团8连此时仅有一个小哨排守在高地上,他们英勇顽强不畏强敌,虽然己成功的打退了鬼子进攻,但终因兵力悬殊,火力又受鬼子压制。很快鬼子就占领了半个山头,步步紧逼。

图6: 铁17团8连在1230高地与日军短兵博斗

在这千钧一发紧急关头,8连连长张凤鸣带领8连其它班战友及时冲上山头。他们不惧强敌,用手榴弹和刺刀同冲上山坡来的鬼子展开白刃拼杀。山头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在与鬼子往返格斗冲杀中,八连所有干部凛然不惧,冲锋在前,为了保住阵地全都壮烈殉国。支部书记接替连干部继续指挥战斗,又不幸身负重伤,4个排干部也在几次激战中相继倒下,全连已阵亡38人,干部们都牺牲或受重伤,这时4班长张录、3班长李秀功面对8连已无干部指挥情况下,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接着他俩相互配合继续指挥8连剩余还能移动的战士同数倍于我方的鬼子拼杀。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投光了,战士们个个不顾个人安危,视死如归,捡起身边石头继续向鬼子砸去!勇往直前,战士们抱着誓死捍卫中华民族存亡决心,做最后顽强战斗!正当8连伤亡惨重,眼看阵地不保时,团参谋长廖肇杭率领1营2、3连援兵赶到。2、3连战士们目睹了8连英勇不屈的悲壮和勇敢。战士们愤怒地揣着刺刀枪,杀声震天,一个个向1230高地上冲去。

和阵地上剩余8连战士一起,在1营副营长李锡凯、教导员王易元指挥下,又向鬼子发起猛烈冲锋。17团参谋长廖肇杭身先士卒,大吼一声,冲在队伍前面。用手枪接连击毙两个鬼子。他从死亡鬼子手中摘下三八大盖端枪,向不远处拿着指挥军刀的日军小队长冲去,日本小队长也不示弱,张牙舞爪,挥舞着军刀也迎面冲向廖肇杭参谋长,两人瞬间短兵相接,日本军刀与廖参谋长的“三八”大盖顿时火花四溅,发出哧啦哧啦的撞击响声,这是两军领队较量,几个回合以后,明显日军小队长体力不足,只见他鼓着蛤蟆肚皮,大口喘着粗气,八字脚微微颤抖,被廖参谋长“三八”大盖压得后退几步,说时迟,那时快,廖参谋长一个左上挑,“唰”一声刺耳响,日军小队长的军刀被一股巨大力量挑出手中,廖参谋长瞪着双眼同时紧吸一口气,一个紧跟突刺,刺刀稳稳的戳进了鬼子小队长的肚皮,这家伙哇啦,哇啦叫了几声象泄了气的皮球,不动弹了。这时另一个鬼子揣着枪朝廖参谋长这边刺来,廖参谋长往左边一闪,顺手一枪托狠狠砸在鬼子后脑勺上,鬼子踉跄倒地来了个狗吃屎。还未来得及爬起时,被冲上来的副营长李锡凯顺手一枪将这鬼子送上西天。

这时,不知从哪儿鬼子一颗罪恶子弹射来,只见廖肇杭参谋长肩膀一抖,头部不幸中弹倒下,李锡凯副营长赶忙跑过去扶起廖参谋长,大声喊道:“廖参谋长、廖参谋长……,可任他怎么喊,喊廖参谋长再也没有回应。这时教导员王易元也赶过来,大家望着躺在副营长怀里廖肇杭参谋长,眼泪夺眶而出,就这样,廖参谋长一句话也没有给大家留下……壮烈牺牲。廖肇杭参谋长是1931年在大别山参加的中国工农红军的老前辈,牺牲时年仅28岁。他是我党优秀党员,参加过长征,两翻雪山,三过草地,在无数次大小战斗中英勇顽强,从一个红军战士,一步步走向我军排、连、营、团领导岗位。特别是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在苏家埠,他所在的2营(夜老虎连),敢打敢拼,而在红军中出名,在这次战斗中红73师2营为活捉敌师长励式鼎做出了重要贡献。1营教导员王易元见廖参谋长牺牲,愤怒高呼:“为参谋长报仇”!

2、3、两个连队战士们个个杀红眼,“为参谋长报仇”!一个个像发狂的雄狮,端着枪向1230高地上冲,几个连队相互配合支援,一起朝鬼子杀去。8连战士们看见兄弟连队已冲上来,剩下能战斗的战士们一个个冲越出战壕,搬起石头朝冲上来鬼子群砸去。终于把已经爬上来的鬼子消灭。剩余半坡上鬼子也被8连战士们的石头砸退下山腰。17团几个连队在廖参谋长带领下英勇奋战,敢于硬碰硬,与鬼子短兵相接,面对面地百刃搏斗,勇气来自于战场上17团干部都能带头做表率。这一规矩是建团之初“神头岭”战斗后团制定的铁的纪律。

在最后一次将鬼子赶下山时,3连长李明雪同志也光荣献出了他年青生命。激战中我参战部队共毙伤日军108人,取得优秀战绩。为了防止多路日军逼近,周希汉、陈康、刘达瑄等旅团领导,在圪塔村突出包围后继续调整布署:令3营7、9连(2个排),占领1230高地西侧山头,掩护全团进一步展开。2营作为机动,占据1230高地附近有利地形,监视敌人。1230高地有敌情时,可随时增援。固守1230高地8连、9连(两个排)继续坚守。这时遭17团1营赶下山的鬼子,也蜷伏于山下临时工事,不敢轻意再攻,他们也在等待援兵到来。清徐县日军也停止了前进。只是从对面山头上,不时用重机枪向我阵地上乱射扫一通。高白镇出动数百名日军由于摸不清我们到㡳有多少部队,不敢轻意跟进。他们占领了圪塔村以西的西耳沟高地,也不时用重机枪和山炮向我1230高地轰击。他们在等待更多日军增援。次日,日军从各据点又集中了数千名兵源分4路向我三贤岭扑来,但17团主力早已按首长们的决定转移至进山的牛家沟。留下一个连队利用熟悉地形,机动与鬼子周旋。

我炮团和随行到延安的所有部队,在120师2旅的保护下早已走出数百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向我三贤岭、进攻的鬼子扫兴而归,撤退时又遭到17团袭击,又死伤30余人。鬼子这次滿以为捞条大鱼,沒想到偷鸡不成,倒蚀了一把米。至此数千名日军出动围歼我部队沒有得到他们想要结果。鬼子没有夺走我们的火炮,倒搭上了138名死伤。17团胜利圆满完成了护送任务。于6月4日东渡汾河,回到了襄垣县根据地。次日旅首长陈赓、王新亭、周希汉亲自到17团驻地召开庆功大会。传达129师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首长对17团嘉奖。坚守1230高地的8连荣获129师颁令,由386旅陈赓旅长親自颁佈锦旗一面。锦旗上写着“铁十七团钢八连”。这光荣是团参谋长廖肇杭、连长张凤鸣等38名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来之不易,锦旗是烈士们鲜血染成。陈赓旅长亲自在授旗会上代表386旅发表讲话。

接着旅部后勤派战士们抬着20头肥猪出现在表彰会上,物质上又奖励17团。

陈赓一贯奖惩分明,勇者,有战功部队就有肉吃,这是陈旅长带兵特点。能享受最好待遇部队,也是陈赓旅长的最爱、最心痛的部队。17团干战们看着嗷嗷叫的大肥猪,一个个笑得合不上嘴,恨不得即刻将这群肥猪立即变成一块块大肥肉队送到嘴巴里。他们骄傲,显摆,为当兵在英雄17团而自豪光荣!驻地抗日军民,在民主政府组织下,带来许多各式慰问品、慰问信来部队庆贺。慰问会上,他们敲锣打鼓,唱着新编的颂歌:17团,真勇敢,打得鬼子团团转;17团,真能干,他为人民把事办;军民团结一家亲,鬼子汉奸早完蛋!尔后得悉,炮兵团到延安不久,就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叶剑英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不久,以这个炮团作为种子,开始在延安组建起了我军的炮兵学校。从这个炮校,走出了我军一批又一批优秀炮兵指挥员。从此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逐渐有了自己强大炮兵军种。并在抗日战爭、解放战爭中发挥巨大作用。送到延安的一百多名日军俘虏经过我军感化教育,很快在延安建立了“反战同盟”,该组织在敌后战场上,用他们亲身经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

该组织在敌后战场上为中国人民抗日战爭做出了特殊重大贡献。这是129师赞歌,这是386旅光荣,这是17团辉煌历史。近些年响彻海内外电视剧《亮剑》中的很多情节不就是如出一辙……你懂的。建国以来这支英雄部队,驻扎祖国南疆28年,为保卫镇守边防,反霸剿匪立下了不朽功勋。边疆人民沒有忘记这支英雄部队,他们为牺牲在反霸剿匪112团英雄们竖立了永久丰碑!

图7: 金平烈士陵园丰碑

图8: 在剿匪中牺牲的112团烈士永垂不朽

青山不老英雄在,边疆各族儿女世代永远不忘112团为他们所做贡献。部队入川以后继续发扬老红军、老八路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在1985年对越“两山轮战”期间,配属13集团军37师,战斗勇猛,3营8连又被成都军区授于“一等功臣连”。

图9: 锦旗一面、荣誉牌一块

2005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大地震,也是这支英雄的武警38师最先进入地震灾区救灾。2017年军改以后,很多部队要么撤消,要么只保留某一部份,但这支具有红军血脉的老部队始终成建制的保留下来,并继续归武警总部指挥、中央军委管辖。他们继续高歌:“硝烟里诞生的112团,云集了一代代英雄的兵……”。听党指挥,砥砺前行。为保卫中华大好河山而再创辉煌。

386旅17团时期八连正连职干部

1940年4月——1942年2月

连长 陈大春 张凤鸣

政指 张凤鸣 李凤保 薛右芳

1942年6月——1945年9月

连长 谢世治 张象 王和成 张禄 高发武

政指 薛右芳 周复堂 赵迋俊 赵大兴

注:“”铁十七团钢八连”事迹主要来自团史《风火里程》

28团(红军团)团原13集团军37师109团

17团原中国人民武装警装察38师112团

副团长 吳隆煮

参谋长 廖肇杭

(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和民政部颁佈的抗日优秀将领)

作品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

(浏览 252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