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凤智命令简洁明了,激战孟良崮,给主力团下“8字命令”

战旗红 作者:老街巷口

聂凤智指挥作战,命令有时简略,有时繁琐。简略时,往往惜字如金,几字概括;繁琐时,细得让人烦不胜烦,甚至称得上是“啰嗦”。

原空5军参谋长、聂凤智的老部下孙同盛,对此深有体会。1947年1月,原胶东军区5师、6师整编为华野第9纵队,许世友、聂凤智出任正副司令员。当时,孙同盛就在9纵的“王牌团”:25师73团,任团长兼政委职务。

同年5月,9纵奉命参加歼灭蒋军王牌、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场上与敌人展开厮杀。

作为全纵的尖兵,25师73团在战前就被聂凤智“特别关照”过。可孙同盛收到命令后,发现只有八个字:遇敌就打,风雨无阻。这八个字简单明了,毫无多余。带着这份八字命令,73团的官兵在孙同盛的带领下向前继续推进。

5月14日凌晨,73团主力在马牧池与敌58旅哨兵遭遇,很快将其击溃。随后,孙同盛按聂凤智战前部署,先后攻克牧虎山、330高地,还乘胜打上了大老峪西山、黄石山,随后稍作休整。这一路上,他是一字不漏地执行了聂凤智的命令。休整至下午4时,团部收到上级马上动身的命令。孙团长果断放下碗筷,让战士们背上干粮与水,一边行军一边吃。


孙同盛,山东牟平人,原“济南第一团”团长,解放后曾任空军第16师师长空5军参谋长等职,2005年逝世
孙同盛,山东牟平人,原“济南第一团”团长,解放后曾任空军第16师师长空5军参谋长等职,2005年逝世

孟良崮战役局势图
孟良崮战役局势图

73团一边行军一边动员,终于在15日夜12时抵达唐家峪子、胡家沟一带。拂晓时分,师部派来骑兵传令,要求该团不顾疲劳,马上向蒋军整74师被围的孟良崮地区开进。又是一番急行军后,73团在540、600高地与敌人接触,双方发生小规模交火后,73团因不明敌情先撤出。在调整作战思路后,孙团长下令,利用黑夜掩护对东、西这两处高地发起冲击。然而,蒋军整74师拼死顽抗,73团打头阵的2个营伤亡不小,每争夺一处堑壕都要付出巨大伤亡。好不容易攻下540、600高地,又遇上蒋军发起的反冲击。最终,敌人在炮火、优势兵力的不断冲击下,重新占领了两处高地。

战至16日清晨5时,孙同盛再次接到师部电令,称敌主力已准备逃窜,而73团的任务,仍是继续向两处高地发起进攻。随即,孙同盛调整战术,让战士们组成“突击队”的形式,一队负责提供火力支援、投掷手榴弹,另一队则负责突击,最终以“车轮战”的战术拿下了540高地的东、西两面。然而,600高地方向的蒋军依托地利,以密集的机枪火网、不时落下的迫击炮弹组成拦阻火网,硬是把73团官兵压在原地,几个小时都动弹不得。

战至下午,聂凤智的电话打进了73团团部。得知部队在600高地方向举步维艰后,聂凤智也告诉孙同盛:陈毅司令员已下达死命令,凡是靠近600高地的所有部队都会向这里发起猛攻。谁先攻上600高地,谁就是战斗英雄!

从副司令员的口中,孙同盛了解到:当前,我9纵26师已顺利拿下雕窝峰,而73团打下540高地,也为9纵主力能围歼74师创造了有利条件。聂凤智的意思也很明显,部队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继续对敌施压。只要坚持最后5分钟,换来的就是全局的胜利。电话的末尾,聂凤智还批准孙同盛利用缴获蒋军的山炮、重机枪组织火力,还要求他从敌人俘虏中寻找炮手、射手,掩护部队进攻的同时,尽快将部队重整好,继续向600高地发起冲击。


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炮火所毁的蒋军防御工事
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炮火所毁的蒋军防御工事

向孟良崮方向开进的我军官兵
向孟良崮方向开进的我军官兵

孙同盛马上执行了聂凤智的命令:眼看部队进展缓慢,他便让参谋从俘虏里找来几名蒋军炮手,将他们组织起来。又从物资里搜出数十枚炮弹,靠着两门从蒋军手中缴获的美式山炮,对着600高地就是一阵猛轰。有了山炮支援,效果立竿见影:蒋军的工事每挨两三发炮弹,就有不少人从里面跑出来挥舞着白旗投降。如此一来,73团很快就推上了崮顶。此时,兄弟部队也从南、西南等多个方向杀了上来,与73团顺利会师。

战后,孙同盛在大会上总结时还说:“聂司令不简单。他下令简洁时,要竖起耳朵听;他下令啰嗦时,也得竖起耳朵听。因为,这就是聂司令的‘作战经验’,他这是在教我们克敌制胜的办法!”

孟良崮之战,也是我华野部队粉碎蒋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一次重要战役。单是这一战,我军就以伤亡1.1万人的代价,取得歼敌3.2万人(毙伤1.3万人、俘敌1.9万人),缴获诸多美式装备的辉煌战果。

1987年,临沂市在举办孟良崮战役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还专门在孟良崮一山缝的大岩石上刻下“击毙张灵甫之地”,留存至今。供游人参观的同时,也是想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


(浏览 52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