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跨时空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在我心中,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周志兴

胡耀邦
胡耀邦

耀邦在我心中,是一个真正的人。人前面不用修饰,诸如伟大、英明等等,真正的人这个评价,在我看来,最高!

先讲一段往事。1936年,日本侵略者早已占领了东北三省,正在蚕食华北。共产党人在积极寻求与执政的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那时候,共产党中央到了延安,坚持在国统区工作的党员骨干不够用的,还有一批优秀者关在国民党的监狱中。这批人有61个,其中有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等,他们中很多是老党员老干部,如果不营救这批干部,这些人很可能会被全部被杀掉或者被押解到南方。

怎么办?

当时,两万五千里长征刚刚结束,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代表,被派到天津主持北方局的工作。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向刘少奇建议,可以让这些同志履行敌人规定的签字手续出狱,就是在监狱主管人员拟好的反共启事上签个字,就离开了监狱。

刘少奇同意柯庆施的提议,并且上报中央,中共中央特殊批准了这件事,是当时的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代表批准的。

1943年,薄一波在延安和毛泽东谈话时,也汇报了这件事情。毛泽东当时已经是党的最高领导。他说:这件事情我们知道,中央完全负责,你们在班房里做了很好的工作。

这次长谈以后,薄一波多了一个心眼儿,还整理了谈话记录请毛泽东过目,毛泽东在这个记录上批示:个人的进步和党的进步是一致的。

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中为了彻底整垮刘少奇,重新提出了61个人的叛徒集团的事情,此时健在的有40个人,其中22个是省部级领导,还有国务院副总理。另有13个人是省政协副主席或是局级干部,这些人受到了揪斗和迫害。他们被认为这是叛党变节分子,后台就是刘少奇。

怎么办?这61个人的问题,是经过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裁定的,文革结束以后的中央负责人认为,不能推翻毛主席的决定,就是所谓的“两个凡是”。

【他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紧密相连,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热忱、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也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与最终令人扼腕的结局。《胡耀邦》三卷本,不仅是对这位重要领导人一生的系统梳理,更是一部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段风云激荡、充满探索与挣扎岁月的关键文本。这套传记以其前所未有的体量、详实的史料和力求客观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去穿越笼罩在他身上的历史迷雾,重新认识这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改革者……】

文革结束后,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长,负责平反冤假错案,他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当时有一个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胡耀邦去讲的话,大会秘书处发的简报把胡耀邦讲话的精髓,就是用“两个不管”针对“两个凡是”的内容删掉。

什么是两个不管?就是“经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核实,分析研究,对不实之词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哪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

简报删去了这些内容,反而刊登了有人的批评说:胡部长的讲话也太离谱了,连毛主席定的案子都要否定,也太不尊重毛主席了!

这顶帽子非常大!当时尤其。

但是,耀邦无所畏惧。在一次办案会上,有人曾以试探的口气问他:“毛主席批的案子怎么办?”他回答:“毛主席批的,只要是错的也要纠正!”有人反驳说:“这些大案都是毛主席生前定的,任何人都无权推翻,谁翻案谁就是反对毛主席!”胡耀邦对此并没有屈服。他坚定地回答:“凡是一切不实之词,只要是冤假错案,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

全国信访会后。胡耀邦找到负责简报的中办的副主任兼中央警卫局局长,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删除这句话?这个人说,这是汪副主席让删的。

耀邦心里有数了,他继续努力奔走,他用的精神是:

“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

为了稳妥,他首先争取到了叶剑英和邓小平的支持,也做了详尽的调查研究,最后,彻底为61人的所谓“叛徒集团”平了反。

其实,这是一个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突破口。

这个故事,出自《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这本书。

【平反冤假错案,当然不是胡耀邦一人的功劳,但他最有决心推进,比如他说:“建国以来的冤案、假案、错案,不管是哪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他也最有襟怀。因为在一些冤假错案中,有的当事人当年借机整过他、害过他,但胡耀邦仍然为其平反。难怪胡耀邦被戏称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的肚子里能跑航空母舰。”】

这本书的作者是新华社老记者戴煌。

应该说的是,戴煌先生也是大量冤假错案中的受害者之一,他是老革命,却在1957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妻离子散,直到1978年才解放。他以非凡的勇气秉笔直书,真实地记录和描绘了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的一系列故事。因为是记者的笔,所以文字格外细腻生动,引人入胜。

这本书,老一代人看了,可以从中悟出更深更多的道理;年轻一代看了,可以从中认识到伸张正义的深远巨大意义;领导者看了,可以从中明了秉公执法、清正廉明与人命关天的重大关系。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1978年12月28日,胡耀邦在中共中央党校谈及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时,这么说起为彭德怀平反的曲折经过:

这次中央会议解决了一大批遗留问题,共有十几个。比如解决了彭老总问题,陶铸同志问题。

我们不搞什么繁琐哲学。开会的时候,许多同志向我建议,说你那个组织部,彭老总要平反,开一个追悼会吧。我说,好,请你们写一个悼词。他们愿意写,七八天把悼词写出来了。写的当中不敢提高,改来改去评价都比较低。

把稿子送到小平同志那里,小平同志说,思想还要解放。他说我来改,作了“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样公正的评价。

耀邦自己就是挨过整的人,战争年代挨整不说,1964年11月,他被派往陕西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因为他坚持了正确的方针而得罪了当地的原有领导。虽然受到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好评与支持,但却遭西北局和陕西省委某些领导人的严厉批评,胡耀邦被扣上“大搞纠偏运动,大刮翻案风”、“以停止革命的手段去抓生产”、“否定党的打击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方针”等多项罪名。他们还竭力想把胡耀邦的主张上纲到路线错误和“与中央对抗”。西北局领导从2月下旬起大会小会连续批判他,胡耀邦被批得突发大脑蛛网膜炎,直到医生认为有生命危险时,才被送进了医院抢救。但一旦病情稍有缓和,他们就对胡耀邦继续批判不止。此时,叶剑英远在京城,当他获悉胡耀邦身处险境之后,感到十分震惊,对身陷困境的胡耀邦深感忧虑。他当即邀约张宗逊、张爱萍两位上将,把胡耀邦接回了北京,而且没有报请中央批准。

挨过整的人深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对当事人的重要。所以胡耀邦平不但重视对重要的干部的平反,对老百姓的平反也非常重视。

1977年的12月14号,江西的一位反林彪,同情刘少奇的青年工人李九莲被枪毙,这是在粉碎“四人帮”一年两个多月后,耀邦深感震惊。李九莲善于思考,她写了30多篇日记,对被打倒的老干部深表不平,对林彪很有看法,在给她高中时候的恋爱对象写信说了这些观点,没想到这个恋爱对象为了飞黄腾达,把这封信交给了上级。

1969年4月她被抓,后来林彪逃跑了,按说反对林彪的人应该马上释放,但是她继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被枪毙了。

戴煌仔细调查了这个案子,被当地的书记指责为“记者的屁股坐在什么地方”?戴煌回到北京以后写了内参,耀邦分别给中央政法委书记、高法院长、公安部部长做了批示,为烈士平了反。

1982年7月,胡耀邦视察赤峰
1982年7月,胡耀邦视察赤峰

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样的记录,读到这些往事,掩卷长思,真的百感交集。

关于耀邦,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他真的有故事,而我们对他,真的很景仰。

【人们怀念他,不是因为他的资历不是因为他的学历也不是他的能力,是他的道德风范。是别人对他施予了善,他牢记在心一生都把这种善带给周围大众。他的一生正如他的名,他的字。】

(浏览 10 次, 今日访问 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