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团的诞生和经典战例

周晋云

前 言

电视剧《亮剑》是一部描写八路军成长史的精典作品。早已家喻户晓。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是稍有年岁的长者、还是朝气逢勃的青年或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对发生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有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英雄部队而感到骄傲。

抗日战争初期,我八路军129师刘伯承领导下的386旅究竟有没有“亮剑团”这支英雄的部队呢?答案是坚定的:“有!”

那时晋冀豫根据地老百姓都亲昵地称他们为“老虎团” 。它不是电视剧的杜撰,是真实的历史事实。电视剧里李云龙、赵刚、孔捷、丁伟等等,只是这个英雄部队群体的代表。电视剧里所发生的故事都有实事可寻。而且英雄团的战斗故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有血有肉。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仅介绍英雄团的诞生和几个经典战例。

英雄团的诞生

1937年11月12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西河头的一个广场上,齐刷刷的站着1500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热血男儿,他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在老红军将士韩东山、(红军时期曾是红9军25师师长、1937年771团付团长)丁先国(769团政治处主任)率领下集体宣誓:加入129师新兵团,为把入侵日寇赶出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到底!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出征的号角响彻云霄,振奋人心的呼喊尽管声音有些沙哑,但响声震撼山河。大刀、长矛在残阳的映射下银光闪闪、抗日救国的歌声在九天回荡!

由于蒋介石、阎锡山妄想控制、压缩八路军发展,新兵团暂时无正式编制和给养,暂叫它“补充团”。这个团虽然在国民政府蒋委员长的编制中没有,但在广大太行民众心目中每一名將士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好儿郎。

这个团筹建的初衷,是由刘伯承师长、徐向前副师长根据全国抗战形势和我八路军发展需要亲自授意772团团长叶成焕 、付团长王近山“我们的部队就是要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个老母鸡还要生蛋吗!只有在斗争中迅速发展,不断壮大自己,才能最终战胜日寇”。叶成焕团长当即愉快的表示:“坚决按首长要求办好这件事。”特命副团长王近山抽调原772团3个整建制的红军连队(11、4、2连)和百名班长、老战士编入新兵团。这些骨干先后都担任新团的班、排、连、指导员。

又经129师批准;从769、771、772团和386旅旅部抽调部分干部组建了该团团、营、各级领导班子。时任人员:

团长韩东山、政委丁先国、主任冷玉光;

1营营长查玉升、教导员尹本礼,

2营营长刘少堂、教导员李述应,

3营营长金怀怀、教导员袁学凯。

叶成焕团长将他红军团(772团)里三个经历过长征的精英连队交给负责筹建新兵团的王近山,快速完成了组建。新兵团筹建完毕,王近山回772团继续任副团长。可见敌后抗战形势相当严峻。

该团编入的3个红军连队是:

11连是红31军的老底子,在1935年3月我军与刘湘军阀所在的四川剑阁县、剑门关地的著名战斗中,在徐向前和王树声指挥下,易良品付团长、陈康敎导员、陈金钰付营长、作战参谋周学义亲自率领所属的274团2营担任主攻,11连打得非常出色。2营曾荣获“夜袭常胜军”光荣称号。在长征途中川康交界的名山县文地地区,11连又击溃国民党24军一个团对我军的阻拦,顺利掩护主力通过,立下赫赫战功。

4连、2连均于1929年诞生河南境内,由光山赤卫队一部分组成。

4连于1932年6月下旬在粉粹“第三次围剿”苏家堡战斗中同兄弟部队一起围歼国民党第七师时,打得十分出色,曾活捉该师师长厉时鼎而名噪一时。

2连在抗战初期出师敌后,血战七垣村的战斗中,曾英勇歼击日军,发挥突击队的作用,也是一个能攻善战的连队。

这3个红军连编入“补充团”后,它的序列是11连编为1营1连、2连编为2营5连、4连编为3营9连。

补充团有了这三个红军连的加入,如虎添翼大大补充提高了这只新成立的抗日武装团体的战斗力。注释1

刘伯承师长指示补充团领导:“华北战场危急,日寇紧逼,国民党节节败退,补充团要抓紧战斗空隙训练部队,但时间不要太长,要随时准备出动,投入战斗、接受考验。”

这个新团,尽管士气高涨,但装备极其简陋,除了3个红军连队和100多名战斗骨干配备有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各式各样的枪支外,其余大多数新战士都是一色的大刀、长矛、狼牙棒。甚至有的新兵连这种简易的武器都没有,凭着一腔热血,赤手空拳,在瑟瑟的寒风中开展大练兵。

神头岭,陈赓巧布阵

1938年阳春三月,当薄薄浅雾渐渐散去,大地吐露绿色,柳梢点点鹅黄嫩芽突起,浊漳河水上赶着解冻的冰块,急匆匆飘向远方,一个不凡的春天来到了太行山区。

刚组建4个多月的129师“补充团”即将在太行山区接受血与火的洗礼,谱写她诞生以来的第一乐章。

入侵山西的鬼子在邯(郸)长(治)公路上的运输车活动频繁。在黎城以东的涉县驻有400多人,黎城西南的潞城有属于鬼子16师团和108师骑兵2000多人,这一带的鬼子装备精良,没有遭遇到国民党军队认真抵抗过,也没有和八路军真正交过手,情绪骄纵,思想麻痹,根本没有把八路军放在眼里。因此狂妄的鬼子在黎城这条公路运输线上的物资中转站只安排了200多名守备。

刘伯承师长掌握了这些情况后,决定采用“攻其必救,歼其救者”战术,袭击黎城,牵制涉县,吸引潞城的鬼子来救援,设伏而歼灭之。

令385旅769团佯攻黎城和阻击涉县。

令386旅2个红军团771、772和新成立的补允团由陈赓、王新亭统一指挥,在浊漳河和潞河村一带,设伏歼敌。

伏击战场选择在哪儿呢?陈赓旅长接到师部命令后和他所属的旅团领导们煞费心机。

这时已被任命为补充团参谋长的旅作战股长周希汉走进屋,向陈赓旅长作了最新的敌情通报。据侦察,潞城的敌人已增加到了3000余人。陈旅长听了报告后缓缓的说:“唔,馒头大了,我们兵力不足,要没有一个好地方,就更不好吞了”。陈赓旅长炯炯有神的目光仍然停留在地图上。他和他的旅团领导们围着地图都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很快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集中在“神头岭”这一“险峻”的公路上。

从这张国民党的地图上来看,“神头岭”旁有一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险峻。既便隐蔽,又便出击,真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大家把目光投向陈旅长,等他拍案定音。可陈旅长并没有马上做结论,他望了望团长们问道:“神头岭地形你们谁看过?” 谁也没想到将在这里设伏,更没时间顾得上去看看地形。陈旅长看着大伙笑了:“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刘师长常讲:想当然,不看地形,按图索骥,纸上谈兵,是要吃亏的。靠国民党那些老地图吃饭,是要饿肚子的。会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当即命令派出警戒哨兵,带领他的团长们骑上高头大马朝神头岭现场奔去。

大家赶到神头岭现场一看,发现地图上标的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

公路不在山沟里,而是铺在光秃秃的山梁上蜿蜒几公里。山梁的宽度仅为一、二百米,路两旁的地势虽然比公路高,但却完全裸露。紧贴山两旁残留着国民党部队挖掘的战壕。山梁北侧是一道深沟,这样的地形部队既不好隐蔽,又不便于展开,大家楞住了。陈旅长指着公路说:“诸位,这趟算你们没白来吧。粗枝大叶是要害死人哪!”团长们都暗自赞许:“跟这样的旅长,哪有打不败的敌人。”紧接着他们又勘察了几处,但都没有发现能设伏的好地形。陈旅长望了望大伙,口气坚决的说道:“就这!”

咋一看神头岭上光秃秃的,公路又窄,一眼尽收眼底。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敌人也会麻痹呀。只要我们利用好地形,将部队巧妙的隐蔽在这半山腰和废弃的战壕里据公路又近,还能出其不意迅速接近鬼子,打他个措手不及。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好比古代剑客谁出手快,剑早出鞘,谁就能瞬间置对方于死地。

在前几个月里,国民党几十万大军不抵抗入侵日寇闻风而逃。小鬼子哪里想到一群泥腿子、土八路敢在神头岭打他们上千人队伍的伏击?这正是我们陈赓旅长大胆、高明之处!

大家在神头岭上热烈讨论,周密分析。

陈旅长不声不响,一遍遍反复观察着公路旁那些废弃工事和远处申家山。许久,转过身来把手一挥,说道:“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杀猪地方?走,回去讨论。”

傍晚天渐渐暗下来。大家匆匆刨了几口饭后,陈旅长和他的团长们战前讨论还在进行着。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团长们发言异常热烈。各自打着“小九九”,都想给自己的团捞点“硬骨头”。尤其是两个红军团自抗战改编组建以来,相互一直都暗中较着劲比试着。

陈旅长的目光扫视着会场,仔细听完大家的发言后,经过深思熟虑,站起身来指着地图,“令:771团派一支小分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伺机炸毁浊漳大桥;令: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向警戒以断敌退路。令:补充团设伏于公路中段之鞋底村、薛家村一带。771团在左,772团在右,埋设在公路对面便于两面夹攻。”

最后陈旅长目光落到新上任的补充团团长韩东山、政委丁先国身上,再三叮嘱:“老韩、老丁呀,你俩担子最重!我把周希汉也派到你们那里。要切实做好战前准备工作,新团初战要大胆锻炼部队,争取首战告捷,缴获点武器,改善补充团装备”。

补充团首战神头岭 红缨枪、狼牙棒打得日寇鬼哭狼嚎

在潞城一带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2月15是天兵天将下凡的日子”,说来也巧,补充团赴神头岭设伏正好是那天。就在那天晚上行军途中,补充团干部、战士疾走如飞,似猛虎下山、离弦之箭,在十五满月照射下,大家有说有笑,情绪高昂,一张张年青稚嫩的脸庞显得精神抖擞。大刀、红缨枪、刺刀枪,在月色的反光下寒气逼人,闪闪发光。部队在月光照耀下继续急速飞奔 ……。

这是补充团成立以来首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战斗。这时陈赓旅长扬鞭催马来到补充团行军的队列里,一会儿跟战士们拉呱几句:“日本鬼子没有三头六臂,我们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五、六杆红缨枪近距离还玩不过一支三八大盖吗?”旅长跟战士们有说有笑,目的是想松驰一下战士们的紧张情绪,鼓励大家,树立新兵们杀敌的信心。

走出申家山,距离神头岭不远了,陈旅长令部队肃静,急速前进。这时几朵浓云从东山飘过来,把月光遮得严严实实。真乃天助我也。在夜幕掩护下,部队快速而寂静的穿过狭谷,越过山岗向神头岭奔去……。

部队到了设伏点,团长韩东山、政委丁先国、参谋长周希汉,根据旅长的布置又详细勘察了地形,作了具体的战斗布署。韩带1营在左,周带2营在右,丁政委带3营作为团预备队。他们带领部队尽量靠近公路,把3个红军连队放在各自指挥的关键地段。干部全都下到底层,营下连,连下排,排下班。大家决心与鬼子拼杀首战必胜!

神头岭这条几公里光秃秃的山梁,鬼子运输物资的车队必在这条山梁中的公路通过。路两侧既无高山陡悬,又无密林。要在鬼子鼻子下设伏,的确是一步险棋,首先部队伪装的好坏就决定这次战斗胜败的首要环节。新兵团的战士在干部和老红军的带领帮助下,根据地形地貌,想了许多方法,做得非常仔细。

陈旅长对补充团还是放心不下,他迎着寒风,披着月光,又来到补充团检查阵地。他看到干部战士那股认真劲儿,满脸笑容,高兴地说:“看来同志们执行命令很坚决呢!”他仔细察看,叮嘱在场的干部:“告诉战士们工事上的旧土不要随意动。踩倒的草要顺着风向扶起来。”陈旅长仔细点滴的给干部战士们传授着战场上隐蔽经验。这时一个小战士风趣地说:“在这里打埋伏,离公路这么近,搞得不好,鬼子可能都踩到我们头顶上了。”

陈旅长笑着说:“我看这地方不错,只要伪装好,敌人就是走到面前也不会发现。”

陈旅长非常自信说:“按照我说的办,要是被敌人发现了,你们开我的斗争会。可是你们要是不好好伪装,暴露了目标,仗打不好,吃不了敌人那咋办?”

战士们七嘴八舌笑嘻嘻的回答旅长“那就处分我们!”

陈旅长继续逗着战士们说:“处分你们干啥哟!连伪装都搞不好,还干八路干啥,干脆回家当老百姓算了。”说得大家乐呵呵的。

远处传来阵阵闷鼓般的轰隆声,769团“钓鱼”战斗打响了。黎城佯攻的枪炮声一阵比一阵紧。大家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战士们层层抓紧伪装,一个个隐蔽到自己伏击位置上。夜清冷、宁静、漫长,时不时吹来股股寒风,战士们伏在冰冷的土地上一阵阵颤抖,期盼着黎明和战斗的及早到来。

清晨东方发白,陈旅长还是放心不下补充团,打电话询问韩东山,叮嘱老韩再检查一下部队隐蔽情况。鼓励大家一定要沉住气。并指示韩团长,敌人来了必须等伏击在右路的772团先打响,补充团才能动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敌人确是音讯杳无。大家万分着急,敌人怎么了?难道我们上级的分析判断有误?

9点钟左右师指挥部报来好消息,潞城的敌人出动了,大约1500人左右。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微子镇,正朝着神头岭匆匆赶来。前头是步兵,中间是辎重部队,后面是骑兵。队伍一拉几华里长。鬼子根本没有把这一带的土八路放在眼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在日寇的进攻下都望风披靡。几个土八路东游西击,怎么敢跟我大日本皇军精锐16师团较量。因此他们狂妄自大,在他们争援黎城同时,还带了108师团筇尾部队的辎重队,打的如意算盘是:只要大摇大摆走一趟,就能既把黎城的土八路赶走,又顺便完成了护送物资任务。一举两得,岂不善哉!

鬼子完全错误的判断和估计了形势。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这帮太行山泥腿子,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但为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个个奋不顾身,有着大无畏牺牲的民族精神。

准备战斗!指挥部下达了预先号令。有枪的战士弹上了膛,手榴弹揭开了盖,大刀、红缨枪、狼牙棒紧握在手。个个睁大眼睛紧紧盯着公路,急切等待敌人靠近,准备着只要听到一声枪响,冲出战壕跟鬼子进行拼命的决死战斗!

这时敌人的先头部队到达神头岭村后,突然停止前进。过了没多久,才看到30名从后面赶上来的骑兵搜索队,探头探脑的朝神头岭奔来。

敌人好像发现了什么,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朝772团埋伏阵地走去。一步步靠近工事,眼看马蹄就要踩到咱们战士的头顶了。补充团的战友们见此情景,紧张得屏住呼吸,心在蹦蹦直跳,为老二团的兄弟们担心。

但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老二团(772团)的战士个个是“赵子龙”,胆大、心细。这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正如陈旅长所预料,敌人只注意对面远处的申家山了,为首的鬼子官挺直了腰,傲慢的举起望远镜只顾仔细观察远处的申家山,对于脚下那些他们经常过路的山貌根本不屑一顾,看到四处都无动静,鬼子的骑兵搜索队,继续沿公路前进搜索侦察。

后面大部队,辎重部队也放心地大摇大摆跟了进来。

鬼子走进了我们刘师长的“口袋阵”。

这时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山谷的肃寂,772团指挥所发出了攻击信号。瞬间从草丛中、土墩旁、地底下、战壕中突然跃起几千名嗷嗷叫的战士。

枪声、军号声、冲杀声顿时嘶喊混成一片。八路军战士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公路上的日本鬼子。

补充团的战士们在团营连排的干部率领下从工事和草丛中腾跃飞起,冲向公路上的小鬼子。鬼子兵瞬时楞住了,从哪儿一下子蹦出这么多土八路?很快公路上乱成一团。一场短兵相接的血战开始了……。

在冲杀中,补充团很快跟鬼子兵混在一起,鬼子已无法摆开战斗队形。在冲杀中补充团的战士们手持大刀、红缨枪、狼牙棒,三五成群,跟鬼子扭打在一起。战场上只见刀光闪闪,红缨枪挥舞、狼牙棒东冲西杀,平常趾高气扬的鬼子指挥官也顿时呆楞得摸不着头脑,急忙举枪应战,不知怎样指挥整理自己的战队。整个战场被补充团战士们冲成一锅粥。鬼子和补充团的勇士们混在一起撕杀。鬼子的战术,根本无法派上用场。咱们的新战士三五个成群围着鬼子拼杀,鬼子的“三八大盖”在红缨枪、大刀、狼牙棒堵围面前使不上劲,顾此失彼,有的鬼子被大刀削掉脑袋或者臂膀,有的被红缨枪、狼牙棒刺破胸膛。

大片的鬼子人嘶马叫、鬼哭狼嚎,乱成一团。

这时远处,一个身穿泥子大衣骑着战马在疯狂吼叫的老鬼子,挥舞着指挥刀妄图整理已经被冲散的队伍,再与补充团决一死战。不料战士们一颗手榴弹飞到这老鬼子头顶上炸响。顿时,他和他的战马应声倒在血泊中。战后验明这个被战士们炸死的鬼子正是108师团队长筇尾。还有几个小队长妄图将冲散乱的士兵纠集起来,组织抵抗。但光秃秃的狭窄山梁,既摆不开阵势,又没有地貌可利用。只能跟补充团硬拼。这些长期受法西斯武士道精神教育熏陶的禽兽们被补充团突袭包围后不但不认输投降,惊魂稍定便各自为战,开始疯狂顽抗,做垂死挣扎。

鬼子兵有的利用土坎、有的爬在死马后边、有的躲在大车下面,开始猛烈射击,有的端起三八大盖向我们战士疯狂扑来,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敌人的顽抗更激起了战士们的怒火,在和凶恶的鬼子拼搏中,无数个英勇悲壮的事迹发生了。

1连机枪班班长脸上、身上多次受伤不下火线,站在那里端着机枪迎着夺路逃跑的鬼子一个劲的横扫,打死一大片鬼子后壮烈牺牲。

2连一个新战士,身上多处负伤。他用毛巾扎起来,继续端起红缨枪追捕一个逃跑鬼子并将红缨狠狠的戳进鬼子肚子。

3连2排长吴正云、5班长梁振元带领着新兵冲在全连的最前面。有一个鬼子猛扑上来,抱住吴正云排长,又是大声嚎叫,又是用嘴咬,又用脚蹬,5排副马德俭一个箭步冲上来,用长长的红缨枪刺到鬼子的腿上和赶过来的5班长梁振元活捉了这个鬼子。

在3连阵地勇猛冲杀时,5连那边也打得难解难分。班长李沟子带头杀敌,端着红缨枪一口气就刺倒几名鬼子。老红军周大鹏是连里有名的大力士,他双手弄死了一个鬼子指挥官,从手中夺过指挥刀,左砍右戳,在他身边方园几十步躺着多名鬼子尸体。远处有个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左冲右刺,不得脱身,战士们叫“缴枪不杀”。但也许是鬼子听不懂中文,就是不肯投降,绝望之际,趁红缨枪还没刺到他身上,竟拨下刺刀剖腹自杀。

还有两个少尉军官,在刀伤和弹击后临死之前还声嘶力竭的狂叫:“天皇万岁!”切腹倒在血泊之中,战后查明,这两个可怜虫,一个叫小山正美,一个叫成田利秋。

战士们英勇冲杀,鬼子也在顽强抵抗,做垂死挣扎。在关键时刻,只听见一阵震天冲杀声,从远处传来,这是预伏在申家山预备队772团2营冲赶了过来,这支老红军的生力军一投入战斗,就彻底使战场形势加速发生了根本变化。补充团阵地上的鬼子完全消失了整体抵抗能力。除了小部份分别逃离到东面的张庄和西面神头岭村方向外,绝大部份被补充团消灭。

残余的鬼子分别跑到神头村东西两头,妄图借助村舍顽抗等待援兵。东头敌人是插翅难逃,因为战斗一打响,771团就在那儿阻击。他们按计划炸毁了漳河大桥,断了鬼子后路。但西头的鬼子300多名,他们乘机占领了神头村。并依据房屋、窑洞固守拖延时间,伺机接应东头的鬼子。组织顽抗。

如让敌人站稳脚跟拖延时间,形势发展就难以预测了。因此战斗是否能尽快取胜关键就在神头村的争夺了。2营营长刘少和和教导员李述应及时请示旅参谋长周希汉怎么办?周毫不犹豫地指挥他们带领2营往前冲。部队正向村里运动追击。这时村里枪声大作,只见敌人一窝蜂的从村里逃出来,原来陈旅长获悉鬼子进村,命老2团7连一个排,“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村子给我拿回来!” 一排没有辜负陈旅长的信任,20几个老红军在排长的率领下,趁敌人立足未稳,一阵猛冲狂打,连续攻占了两座房子。仅5个人伤亡,消灭了几十个鬼子(辎重部队),把剩余的200多鬼子赶出了神头村。

敌人出村后稍为定神,发现攻击他们的八路才20多个人,马上又反扑回去,在这紧急关头,772团叶成焕团长手提盒子枪,率8连赶到,马上组织火力向神头村反击,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仅仅十来户人家的神头村顿时火光冲天,机枪、步枪、小钢炮密集射击,敌我进退的拉锯战激烈的进行着。

在陈旅长的亲自指挥下,补充团像狂风般地向剩余的鬼子压去。3个红军连冲在整个部队最前面,新兵蛋子的红缨枪、大刀、狼牙棒一拥而上,在老红军的感染下,不惧怕死亡,打得十分英勇。1营营长查玉升,带领部队冲杀在最前边,最后硬是把20来个鬼子逼进了一个窑洞里包围起来,1连干部和战士端着刺刀和红缨枪跟这群鬼子进行了十几个回合拼刺,终于把被围的鬼子全部消灭。其它残余跑散的鬼子被一群群地赶到光秃秃的山梁上,三五个战士围一个鬼子追击砍杀。9连1排长徐世良是团里特等射手,只见他屏住了呼息,一枪一个,共打死了7个鬼子。他一人还从敌人手中缴获了三支“三八大盖”和两挺机枪。

数小时后,枪声逐渐停了下来,神头岭的伏击战以我军的全胜告终。除少数几个鬼子乘隙侥幸逃跑,此战共毙敌15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余支,子弹万余发,骡子600余匹,大车10辆及车上所载物资。

其中补充团击毙了百余人,俘敌3名,两个是伤员。领导命令卫生员程九会押着两副担架,将其送到后方。程九会无武器怕押送中有闪失,就从别的战士手中借来一把刺刀押着两个伤兵送至后方。此战补充团缴获枪支80余支,机枪4挺及其它一些物资,做到了首战告捷。战后不少新战士欢欣鼓舞,终于实现心愿,从鬼子手中夺得了“三八大盖”武装自己。新战士曹清林一人就缴获两支三八大盖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衣袖轻轻擦试着枪上的尘渍,战士们相互比试着谁的武器最新、最好。

这时远处9连一个晋城藉小战士周复堂得意洋洋朝大家走过来,新战士们发现他肩上扛的跟别的战士不一样,大而粗还有两条腿,这“大家伙”是从一辆大车下鬼子手中拖得的。一位老红军走过来拍拍他的头说:“这玩艺你用不来,不如咱俩换换,看这新的‘三八大盖’多威风。”

姜连长老远见这情景,忙走过来,笑着说:“八路军有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一边说一边从通信员手中拿过一支‘老套筒’递给这位晋城籍小战士。

小战士接过枪来,仔细端详看了一阵,不大情愿地说:“这是一支老套筒,不如那支‘三八大盖’。”姜连长亲切地教育这位小战士,说:“不要小看这支老套筒它还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呢,这支枪有不少故事,这是老红军用鲜血从敌人手中换来的,这支枪杀死过不少白狗子,在长征途中它伴随我们两次翻越雪山,三过草地,一个人牺牲了,另一个又接过它。我希望你背上它,在抗日战场上多杀鬼子!”

小战士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好,连长我一定好好爱护它,等下一次战斗我一定多打死几个鬼子,缴获几支‘三八大盖’才对得起前辈的老战友们。”

正在这时穿着灰色棉衣敞开前胸的陈旅长,大步朝补充团走来。他大声喊道“你们补充团干得不错呀!”团首长韩东山、丁先国、周希汉,还有政治部主任冷玉光迎上去向旅长汇报战况。一面把两架崭新的折叠相机交给旅长,说:“这也是刚才缴获的”。陈旅长高兴的接过去,仔细端详看了看:“呵,这可是好东西啊,德国蔡司的。”这玩艺儿还只有陈旅长见过,会摆弄,“这也是好武器呀,我们可用敌人送来的相机拍些照片,把它送到后方报社、杂志社发表,让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日本侵略者的下场。”边说边打开一部相机对横七竖八的鬼子尸体、破车、死马、滩滩血污和散乱物资拍摄起来。

他对身边的团首长们说:“希汉,你们几个也来一张!。”

八路军129师在神头岭伏击打败日本鬼子的消息很快在华北平原老百姓中传开。大家奔走相告,彻底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神头岭一战在鬼子内部引起了巨大震动,有一个侥幸漏网的《东京日报》战地记者多德治这样写道:“连一点掩护的东西都没有,部队三方面都向着敌人。就在这时候,断然把指挥刀抽出来的筇尾队长喊着:‘大家一块死的地方就在这里,好好干吧!’喊毕,挥着指挥刀站在前头,指挥部队前进数步,敌人的炮弹就在队长头上爆炸了。机枪子弹集中地向他射来,队长完蛋了。”

他还写道:“中国军队最善是游击战术,神头岭附近的战斗,也正是它的典型战术。”日冠108师团一个汽车队的伍长于3月23日在日记中写道,“据潞安兵站的情报,目前辎重受袭……。计战死者290人,战伤者40名,失踪者60名。纸币15万元,全部夺去。警备一小队也完全被消灭了……。潞安到黎城的战场上,鲜血这边淌到那边。我们的部队通过其间,真觉难过,禁不住流下滚滚热泪。”

神头岭战斗直到下午16时才结束。我们的部队沐浴着落日的晚霞,战士们载着战利品,迅速撤离战场。

第二天敌寇在飞机掩护下,从潞城出动了1000多人,直扑神头岭,飞机狂炸,大炮猛轰,机枪疯扫,除了把他们自己扔下的遍山遍野的陈尸炸得更加血肉模糊肢体横飞,我年轻的补充团早就飞奔得无影无踪了。他们脚踏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迎着朝阳踏上了新的征程。

神头岭伏击战斗经过要图(来源于《烽火历程》13军112团战史)

129师的神头岭一仗,一举歼灭日军16师团、18师团共计1500余人,开创我129师北上抗日大结,迎得山西各阶层广大民众支持,八路军也更近一步站稳太南,由于“补充团”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战后补充团总结经验并立下了规矩:但凡重大战事干部以身作则、团下营、营下连、连下主攻方向排。从此以后干战同生死共命运就成了该团沿续到全国解放的一条不成文的铁规矩。

挺进敌后晋冀豫,周希汉智取木奕店

道清铁路南则武徒县有一个有名的大镇子叫木奕镇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民清时期就是怀庆府县的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历史上有识木奕店不知武徒县之说。

当时,这里是豫北地区反动汉奸势力活动的中心,当地“维护会”与反动商会会长王高峰勾结一起拥有一支300人的武装,装备有4挺轻机枪,他们公开投靠日寇,同时又搜刮民脂民膏、掠夺百姓财富,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英国人开的纺纱厂。新成立的“补充团”虽然在神头岭一仗表现英勇,但在国民政府蒋委员长的编制中仍然是黑户口,没有正式编制和给养,而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是当务之急。

4月5日团参谋长周希汉和政治部主任冷王光带领2营越过道清铁路在地方党组织帮助下秘密包围了木奕店,敌人成了瓮中之鳖。

在补充团的围攻和威摄下,反动商会会长王高峰声称愿和我方谈判:请部队首长进寨赴宴,但只准带50人进去。

周希汉参谋长灵活机智、将计就计,调选了350名精壮战士一起深入虎穴。在周希汉进寨谈判时5连又抽调了20名战士,乘敌人不备占领了寨墙,并在寨门上架起了机枪。

周希汉当面对王高峰提出了强硬条件:解除守敌武装,让出木奕店,交出1500银元、1500匹布、2000套军装。第二天周参谋长又以请王高峰吃饭为由拖延时间,这时我团1、3营也分别赶到。王高峰见我大兵压境,无可奈何答应了我方的条件。

我补充团不费一枪一弹除掉了这股太南地区最强势的反动武装。共缴获枪支270支、轻机枪4挺、电话机5部、收音机3台。随即武徒县其它反动武装都陆续被我清剿。收缴了枪支700条,消灭和清肃了大批汉奸,获得了大量的物资、钞票和银元。

以木奕店为中心的作战行动取得了重大胜利。补充团物资、枪支又得到了充分的补充。终于较快的打开了豫地区抗战局面。建立了一个打击日寇的坚实基地。

在这时期补充团越战越强,军政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装备获得了大大改善。大多数战士背上的大刀、肩上的长矛都换成了钢枪。每连也配发了三挺轻机枪。战士们身上五花八门破旧的便衣,都换成了崭新的统一的八路军制服。全团从1500人很快发展到4000人,兵强马壮,阵容整洁,威风,斗志昂扬地又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百团大战 十七团杀敌显威风

1940年4月,八路军总部命令,原隶属386旅的“补充团”正式授番号为129师386旅 “17团”,并正式授了团旗,“补充团”即现在的17团有了一面属于自己的庄严团旗。同年8月20日,在八路军总部一声令下,17团与其它100余个兄弟团由华北战场向5000里长的敌占区铁路线、公路、碉堡发起了总的攻击。与此17团主力和近千名各界参战群众一起按团里布署,在青纱帐和夜幕的掩护下,冒着大雨,从漳源至权店一线铁路,以营为单位大家一起动手,下道钉、翻铁轨、烧枕木、挖路基、锯电杆、割电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交通破击战。全团经一夜奋战就将漳源至石拐间50余里铁路全部捣毁。破击战首战告捷,根据地民心大快。

团领导战前依据对敌情分析,预料漳源破袭开始后,敌人很可能从附近据点抽调兵力前来袭击我破击部队。为了确保这一地区3000多名军民安全,陈康团长命令一连开往漳源西北之龙珠寺,占领咽喉要道,卡断通向漳源一带铁路,公路,监视敌人动向,保证主力安全。

龙珠寺位于铁路、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傍山近路,利于扼守,胆大心细的红一连老红军连长张家才带着一连进入该地就仔细察看地形,指挥全连占据林南制高点,构筑防御公事。一排占领高地西边,控制铁路,一旦发现敌情,一定要把敌人卡死在高地以南。二排进入高地以东,防止敌人从东边进入村内,三排设防于村西北口的老槐树下,构筑环形工事,堵截从公路进犯之敌。并配合高地封锁铁路,公路交叉路口,必须死死咬住敌人不让其通过。

8月21日上午8时,我侦察员报告,敌三十六师团板津等两个大队共200余人和骑兵30余人向我来犯。副团长吴隆煮放心不下一连,迅速赶到一连阵地,进行直接指挥。红一连有着光荣的战斗传统,连的根基是1928年在湖北黄安一带组建的老红军连队,吴副团长就是那个时期加入的红军,所以他对这支英雄连队有特殊感情,这个“夜老虎”连在红军时期就打过许多硬仗、苦仗。著名“剑门关”战斗,就是这个连担任的主攻。吴隆煮副团长到后站在高地顶端用它那湖北口音,首先向一连介绍了我团主力在彰源以北至权店间地段给日寇沉重打击,昨晚初战取得胜利战况,大家齐声欢呼,吴副团长又严肃的告诉大家:“敌人遭到我打击后,图谋报复,已紧急出动,从西场,故城两个方向向我扑来。如果让鬼子跨过龙珠寺这个咽喉之地,他们的装甲车、大卡车,就会直奔漳源,和那里敌人汇合,我团和兄弟部队及广大群众就将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能否守住龙珠寺,关系到整个交通破击战成败,部队和群众的安全。一连一定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龙珠寺,决不能让鬼子前进一步。

“绝不放走一个鬼子”!阵地上响起一片雄狮般的怒吼。吴副团长亲临一连动员,并亲自督战,干部战士心里都知道这场战斗的重要性。有个老红军战士说:“吴副团长亲到咱一连,看来咱一连在龙珠寺要唱大戏罗!”战士们个个抓紧构筑工事,不敢怠慢,准备迎接一场新的战斗!

上午9时,“敌人来了!”一直盯着公路的张家财连长发出了警报。战士们迅速进入战壕一下子肃静了下来。十分钟左右就清晰可见敌人了。敌人分两路队形大摇大摆而来,十几匹东洋马配置在队伍的中间,在队伍的后面,还有几匹马拉着山炮。

坚守在村西北口的三排最先迎敌,战士们悄声息气,拧开了手榴弹盖,将拉火绳套在手指上,等待着连长的命令:50米、40米、30米,当敌军进入到阵地20来米的时候,张连长一声令下:“打!”全排瞬间一起开火,全排顿时三十多颗手榴弹腾空而爆炸,紧接着就是一排枪声。鬼子遭这突入其来的痛击,东洋马惊空嘶叫,狂奔,鬼子这一下子死伤不少,敌人稍做稳定后,只见指挥官坂津拨出指挥刀,对散乱的鬼子群大叫“八嗄!”,便立即调整部署,后退数百米后架起山炮,向我阵地组织轰击。一阵炮击后,步兵排着战斗队形展开,向我阵地冲来。七班长端起三八枪瞄准了走在最前头打着“膏药旗”的鬼子一枪就将其击毙。后面一个鬼子刚弯下腰捡旗时,七班长又是一枪,只见鬼子一歪来了个狗吃屎,滚下去。三排战士们奋力抗击,不多时公路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几具鬼子尸体,迫使小鬼子暂时停止前进。

吴副团长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发现敌人还没有后撤的样子,就对身边的张连长说:“通知全连,抓紧加固工事,补充弹药,注意小鬼子,恶仗还在后头呢!”

果然不出所料,大约半个小时后,敌人经过整顿,调转方向,又借着山炮威力掩护,集中向我村南高地攻击。吴团长跑到一排阵地,要一排战士们准备好手榴弹,不一会儿,不出所料,进攻的敌人又摸到一排阵地前沿,当离我战壕二十来米时,战士们接二连三地甩出手榴弹,几捆集束手榴弹沿山坡滚向冲锋的鬼子,只听见轰轰几声巨响,不少鬼子在硝烟中纷纷倒下,然而以“武士道”精神灌输的鬼子,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冲。战斗越打越激烈。一班卢班长冒着如雨的枪弹,跃出战壕冲在全班最前边,追着向山下后退的敌人,用他那粗壮胳膊一挥,手榴弹一下甩出五六十米,追着鬼子爆炸,使冲在前边的鬼子一下子乱了阵脚。

这时跟随一连的“小向导”见此情景,看到打死了这么多鬼子,一面叫好,一面为战士们拧开手榴弹盖,放在战士们面前,不料鬼子罪恶的一梭子弹扫来,射中“小向导”前胸,战士们赶紧救护,但可怜的“小向导”脸上带着微笑,永远闭上了眼睛,可爱的根据地“红小鬼”倒在抗日烽火的太行山,最后连名字都没留下,只知道他是我们的“小向导”。

卢班长见此情景,更是怒火万丈,像愤怒的雄狮,一把推开机枪手,端起机枪,疯狂的朝着鬼子猛烈扫射,又有不少鬼子中弹倒地。此时卢班长同时也被子弹击中,壮烈以身殉国。机枪手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卢班长手中接过机枪,迎着又一次冲近的鬼子狂扫,终于又一次把冲锋鬼子压了下去。

万恶的鬼子进攻一次比一次更为凶残,吴副团长马上派通信员到三排阵地传达指令,让张连长组织火力从西边侧击敌人,支援二排阵地。吴副团长又一次跃出掩体,冒着鬼子的炮火来到二排战斗更为激烈的阵地。激烈的枪炮声震耳欲聋。又一群鬼子沿着铁路路基扇形展开,逐渐围攻上来。敌人渐渐逼近,离高地顶端不足200米了,一声令下“打!”吴副团长镇定自若地用他洪钟般的大嗓:“同志们,坚决守住龙珠寺!决不让鬼子从这里跨过一步!”全排干部战士的端起上好的刺刀枪,严阵以待。

可是由于敌众我寡,鬼子兵在指挥官的驱赶下,大声嚎叫着冲了过来。到了离我们战壕仅十几米的地方,二排战士又投出了一排手榴弹,趁着爆炸后的巨大气浪,和滚滚浓烟。一个个跃出战壕,跟鬼子展开了白刃格斗。只见敦敦厚实六班长赵林,骁勇异常,一个人就对付了三个鬼子兵。他瞧准一个空子,一个箭步跨上去,一个大步突刺,刺刀不偏不离正好刺中鬼子的咽喉,随即又一回首,又一枪托砸在另一个鬼子的小腹上,痛得鬼子倒地哇哇的惨叫,第三个鬼子向他冲来时,赵林后退一步,避开了鬼子刺刀,然后枪刺向上一挑,拨开了鬼子的刺刀,当鬼子收枪又刺来时,他身子侧向一闪,同时飞起一脚将鬼子踢倒,趁势举枪刺去,把刺刀狠狠的扎进这短命的鬼子兵腹部。这时赵林班长回过头看见两个鬼子兵端着刺刀枪朝吴副团长围上去,情况万分危急,赵林班长大吼一声,冲上去,鬼子听到大叫,惊慌回头,吴隆煮副团长迅速接过信号手中枪迎面一个突刺,将一个鬼子兵刺倒。剩下的一个鬼子见势不妙,正想回撤,赵林班长冲上来和吴副团长一前一后围住鬼子兵,两人密切配合,同时突刺,鬼子腰上和肚子上一下戳了两把刺刀当即倒在刺刀下。

正当二排与攻上来的鬼子展开白刃格斗,阵地岌岌可危之时,张连长带着三排部分战士从敌侧面杀过来增援。两支队伍从两面冲杀,使登上高地的鬼子死的死,伤的伤,狼狈的败下阵去。直逃到铁路边的山腰里,不敢再轻意动弹。

“鬼子跑了!”阵地上响起了战士们的欢呼声。但是鬼子哪里服输,稍休了一下,敌人进攻又开始了,他们凭自己的山炮优势,把整个高地炸得伤痕累累,浓烟弥漫。吴副团长命令张连长,在敌步兵未进攻之前,迅速抓紧修补被炮弹炸垮的工事。从鬼子的尸体上收集弹药补充我们。准备再战。正当他频繁出入敌炮火中指挥布置阵地,迎接敌人又一轮进攻时,敌人又打来一颗罪恶的炮弹,刚好落在他身边炸响,吴副团长身上多处负伤,殷红的鲜红鲜血透过单薄的军装向外流淌,但他用手捂住伤口仍然坚持不下火线,卫生员冲过来给他包扎伤口,他用一只手撑起身体,继续指挥战斗。终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昏迷过去,卫生员迅速将吴副团长背到龙珠寺里的一个断墙后面实施战场临时急救。1个多小时吴副团长苏醒过来,这时太阳已经偏西,张连长跑过来向吴副团长报告:全连已经打退敌人12次进攻,阵地仍然在我们手中。吴副团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挣扎坐起来。断断续续说了最后一句话:“一定要守住阵地!”吴副团长停止了呼吸。

一连的阵地被复仇的火焰燃烧着,战士们个个打红了眼,全连勇士们就一个心愿,牢记吴隆煮的叮嘱,决心誓死守住龙珠寺关卡,为吴副团长报仇。保证我主力部队安全。

夜幕降临了,龙珠寺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吴副团长牺牲后不久,二、三排长也相继负了伤。经过白天激战,部队极度疲劳。原来140多人的队伍,现在除了阵亡和受伤的外,能坚持投入战斗的人员只有50来人了。连干部能投入战斗的也只有一排长甘学林和连长自己了。张家才连长对甘学林说:“鬼子被我们打得脑羞成怒,没能过龙珠寺卡口,晚上很可能会来偷袭,我连伤亡太大,我们不能坐等敌人再来进攻”。两人商量后,决定立即召开全连班长会,大家对敌情作了分析,决定发扬红一连“夜老虎”精神,主动派一小股由二排抽六班长赵林带6名战斗骨干,趁夜主动下山夜袭鬼子,打乱鬼子部署。剩下战士各自岗位继续坚持控制高点,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再战。

夜静,静的让人胆寒。伸手不见五指,远处乌云滚动,寒星闪烁。慢长的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听见突击队下山后的动静。张家才连长有点沉不住气了,他担心赵林班长和下山突击队6名勇士,他悄悄的来前沿阵地,停下脚步仔细辨听,忽然听到高地下面有窿窿悉悉的声音,连长忙喊道:“有情况,准备战斗!”话音刚落,一声刺耳的枪声打破寂静的夜晚,已摸到半山腰的鬼子兵狂喊叫着冲上来,龙珠寺又被淹没在炽热的炮火之中,正在这千均一发时,从鬼子的背后传来激烈的枪声。向我阵地进攻的鬼子根本没想到会从屁股后面飞来弹雨。顿时大乱,慌忙退下山。可是我红一连阵地上真正能冲锋的战士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为了保证阵地安全,张连长只好命令大伙不要离开阵地,只能用枪子追击溃逃的鬼子,鬼子偷袭我阵地的阴谋又失败了。

远处,山下激烈的枪声还在继续,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后,整个大地又沉静下来,张连长命令甘家林带领3个战士到前沿阵地接应突击队归来。但一直等到黎明拂晓也未见赵林班长和6名勇士归来,原来突击队员们被返下遣逃的鬼子包围,由于敌众我寡,经过激烈拼杀后,赵林班长和6名勇士,弹药耗尽,全部壮烈殉国。他们以年青的生命,换来了阵地和战友们的安全。

22日凌晨5时半,我团主力从牛寺方向合击过来。把日寇压缩在龙珠寺东南的山地里。经过一番激战,敌人大部被我英雄亮剑团消灭,剩下不多几人,不敢恋战,仓惶逃回据点,等待援兵。这一阵子我主力团又击毙鬼子70多人。

战后,为了表彰“红一连” 不畏强敌,奋力拼杀的勇士们,三八六旅特授于红一连“杀敌英雄连”光荣称号。

百团大战还在激烈进行,阵地上无法为吴隆煮等烈士举行隆重的祭典。指战员们含着悲愤眼泪,向这位仅有26岁,1930年参加红军,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烈士遗体肃立致哀。注释2陈正洪团长赶来,代表386旅和其他领导向他亲密战友做最后的告别。

1939年底为了加强补充团,吴隆煮到补充团任副团长,每次战斗都勇于在第一线拼杀,这次龙珠寺阻击战本来是红一连的任务,但他放心不下主动率部上阵。

吴副团长亲自督战,并指挥红一连勇于跟鬼子36师团板津联队刺刀较量,以少战多.这种胆量和勇气是一般部队所不具备的。吴副团长走了……)亲密战友陈正洪团长和他的战士们,献上了洁百的野花。战友们在烈士遗体前停立了许久许久,刘达宣政委指派团宣传队长郭学文和警卫员万海山护送烈士们的遗体到根据地沁源县董家村安葬。

盘踞在白晋路上的敌三十六师团,在短短两天里,就一连遭我英雄亮剑团所发起的沁县以北交通破击战,和龙珠寺阻击战两次沉重打击后,摸不清我意图,不敢轻易离开据点对我袭击。给我们开展交通破击战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我团全体指战员越战越猛,大家怀着给烈士们报仇的满腔怒火,从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八日,以营为单位,采取白天集结休息,恢复体力,补充弹药,夜间出动破杀的方法。对沁县以北的铁路,公路连续进行了7次交通破击战。同时期内还于九月四日晚出动4个连队强袭了日军屯留县内的路村据点,至此,我英雄团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中(即:八月二十日至九月上旬),与日寇进行了38次战斗,消灭鬼子130人,破路21600米,毁桥11座,毁电杆500余根,割电线1160公斤。使沁县至权店间80余里交通全部陷于瘫痪。有力的策应了我主力386旅在正太路方面的作战。对全师获取华北敌后交通总破击战的全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注释:

1.战史来源《烽火里程》13军112团战史。抗战七十周年,国庆阅兵有该团“红一连”战旗。

2.吴隆煮副团长是三八六旅陈赓麾下一名猛将。十六岁参加红军,所在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九团,一九三七年红军改编后为129师七七二团三营任教导员.后调入17团.现在看这份简历,这些番号,普通人不会有啥感悟,但熟悉军史的读者看到就会感受到他的份量. 吴隆煮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县),所在的四方面军31师在川陕作战时,两年牺牲三位团长,以敢打恶仗硬仗著称, 吴隆煮延续了772团的作风,1937年10月25日陈赓日记有这样一段记载“我决心以积极动作配合正面作战,令近山率第三营秘密进到营庄以南高地伏击敌人”.这次战役吴隆煮是作为三营特派员从延安到抗战前线来的第一仗,当夜在王近山和他率领下772团三营趁夜入平定县七亘村设伏,时隔两天28日再次设伏,打得鬼子灵魂出窍.”

1938年5月彭城保卫战中吴率772团一营4~5百人阻击日军。陈赓日记写道“约8百人装备完善武器精良附炮五门向我彭城第一营猛烈突击,我一营几次反击将进入街市之敌击退”,在这次战斗中吴隆煮身先士卒,发挥自己刺杀特长,连续拼杀,身负重伤昏迷三天,战士们都买好棺材,天幸最后又苏醒过来,他得意地对战友们说:我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哇!我怎麽会这么早就去呢?我还要和战友们一起去战斗,赶走日本鬼子呢!

后记

“亮剑太行”这部团战史是我遵照家父生前的遗训,为他和他的战友们而做记实文字回忆,是对曾经英雄团团史的再记录和补充。全书共28章节,三十多万字。这部书承载了英雄团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的全部历史。我最终实现了家父的夙愿。

虽然我个人文字表达能力有限,但我保证书中记录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有据可查。在写作的过程中,每当我采访曾经的前辈,阅览和整理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沉淀的片段故事,听到、索取到那个时代的物件、文件资料,对前辈们敬仰油然而生。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前辈们为坚持敌后抗战,开荒屯田,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战斗在“东条山”。他们为了泱泱华夏中国,只有奉献,没有索取。

然而,今天后代青年人听起来,有些事件,人物不为所思。但八十多年前中华民族饱受磨难,日冦占我山河,屠我民族,热血男儿都是弃笔从戎,为保卫国家、保卫自己家园舍命斗争。发生在辽县(左权县),为拯救中华民族而拿起长矛,大刀的“补充团”,就是我129师其中英雄团之一。

我将书中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部分,共三个故事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更多了解抗战时期129师386旅许多动人的历史。

2020.10.1

作者周晋云

1969年陆军13军37师通信营,1984年重庆光学机械研究所,1985年重庆新艺喷涂研究所所长。1987年重庆金山电器工程配套厂厂长,高级工程师。2016年退休。

作者父亲周复堂

1938年2月参军在补充团(1940.5改编17团),1939年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43年386旅17团被授于“朱德式模范指导员”,1945年任37团(原17团改编)1营副敎导员。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任37团3营敎导员。建国后任13军后勤部副政委。

(浏览 3,20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