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均
石家庄解放后,我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和独立第8旅,太行军区第34团和第35团,向石家庄以南35公里的元氏县城守敌发起进攻。解放元氏是石家庄战役的一部分,这是敌人在我冀中和冀南解放区剩下的最后一个反动堡垒。
在1947年4月9日我军发起的正太战役,就是为了扫清石家庄周围之敌。我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和冀中军区部队攻占了石家庄东南的韩通、宋营、方村等据点。接着攻占了石家庄以南的高邑、窦妪两个火车站。
1947年4月12晚上,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在司令员陈正湘、政委胡耀邦的带领下到达元氏城郊,15日下午6点向元氏守敌发起进攻,接近三关时在关外与敌人激战,形成对峙,没有攻下。18日下午7点,我军再次攻打元氏县城,由于元氏是坚固的石头城,炮火轰击城墙时,只留下一点痕迹,两次强攻没有成功,只好暂时放弃。
元氏城墙,高12米,城墙厚5米,周长3380米,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城。明朝1602年开始修建城墙,筑有三层工事,有许多碉堡和密集的火力网。城墙四角各有一个大碉堡,城外有宽6米,深6米的两道护城沟。第一道在城关以外,第二道在城关与城墙之间。东、南、西三关有路可通城内,在关外配有3座9米高的炮楼,火力直接封锁三关。
守备元氏县城的匪首是河北保安第5团团长魏永和,守敌有5000余人,这些人全部是惯匪、逃亡地主、特务、流氓。魏永和曾给日本鬼子当汉奸,是日伪元氏县保安大队长,日本鬼子投降后被国民党委任为元氏县县长兼保安团长。他亲手杀害了我许多地方干部和共产党员。石家庄解放后,蒋介石用飞机投下委任状,提升魏永和为元氏、高邑等8个县的“剿共总司令”。这个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家伙,企图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顽抗到底。

我军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周彪担任攻击元氏县城的总指挥,开战前,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21团团长兼政委林彬见到了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政委胡耀邦。半年前,胡耀邦参加了第一次攻打元氏的战斗。胡耀邦给出建议,采取围攻的方式,而不能急攻。

11月17日,我军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攻打东面和北面,独立第8旅攻打南面和东南角,太行军区部队攻打西面。
我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一个工兵营配合部队作战。
11月20日,开始向三关挖S形交通沟,敌人以猛烈火力阻止施工,我军一边还击,一边施工。
22日傍晚,我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进攻三关。
我太行军区部队与敌人激战两个多小时夺取西关。
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在东关外壕地段与敌人展开了“拉锯战”
经过一夜激战夺取东关。
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攻打南关,第23团战士冲入关内,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双方伤亡惨重。经过16次激烈争夺,在23日傍晚占领南关。

攻占三关后,我军立即开始坑道作业,为爆破攻城做好准备。
我军挖了24条坑道。其中6条坑道装填了炸药,独立第8旅在南门城楼下的一条坑道装了7000公斤炸药。其余坑道装了3000公斤炸药。

12月3日下午3点,我军发起总攻。元氏县城南门、西门的城墙被炸塌,南门守敌一个连全部被炸死。我军攻入城内,与顽敌展开巷战,匪首魏永和被当场击毙。战至下午7点,敌人全部被歼灭,元氏县城宣告解放。
从此,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在解放元氏的战斗中,我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工兵营荣立集体大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西柏坡纪念馆里,收藏着一组珍贵的烈士家书。这个烈士的名字叫何文超。何文超在攻打元氏县城的战斗中牺牲,年仅15岁。这是何文超烈士生前写给家人的家书。



这张照片是何文超烈士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党中央和毛主席对解放元氏非常重视,朱德总司令在战前亲自到元氏前沿阵地了解情况,元氏解放后,《新华日报》等报纸先后20多次对解放元氏进行报道。
元氏县城是坑道爆破攻坚战的成功战例。

1948年5月10日,朱德总司令、陈毅、粟裕等将军在南下的途中,又绕道元氏县城进行视察,在城墙上查看城墙缺口,元氏县城坑道爆破攻坚战为以后的城市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王亚均参照相关史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