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第一个钢铁企业创建始末

admin

1945年10月,上党战役胜利结束,长治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在资源丰富的上党革命根据地建设新型钢铁厂,为大规模的解放战争提供长期、稳定的军火支持。

勘察建厂

钢铁工业是军事工业的基础。为此,1946 年2 月, 晋冀鲁豫边区军工处派郑汉涛、陆达、耿震、刘贵福四人到长治以北30 公里的的石圪节一带勘察。2 月26 日,他们将新型钢铁工厂选址在故县村东一片地形隐蔽的沟壑里。

厂址选定后,厂长陆达起草了《关于建设上党钢铁工厂的计划商榷》,方案呈交上级,提出建设上党新型的钢铁基地分耐火材料、炼焦、炼铁、发电、炼钢、机械修理、翻砂、采矿、煤矿、水泥等十几个方面予以实施。上级批准了勘察小组的建议,并于1946 年春,派技师耿震等人作为先头部队进驻故县村筹建铁厂。

在炼铁高炉正式投产前,必须先将炼铁使用的各种原料的比例,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配料,然后在小高炉反复试验,取得经验和最佳配料比例方案。为此,陆达等带领技术人员在一座一吨小高炉上进行配比试验。通过一系列试验,取得了大量科学可靠的数据,使铁厂建设工程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1947 年5 月初,阳泉解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阳泉荣华铁厂二号20 吨高炉整体拆迁至故县。军工处派陆达、陈志坚、宋忠恕、常韬等人带领人员去阳泉搬迁高炉。高炉设备的部件,如鼓风机、热风炉、锅炉、除尘器等一个个都是庞然大物,少则几吨、多则几十吨重,没有大型运载工具,他们就用几辆马车捆绑在一起,或用汽车轮轴和梁架改装成平板车,在前轴上扎一根木棍作为驾驶杆。车子前后各200 人进行推拉,上山时前面的人向前拉,下山时后面的人则朝后拽。一部分人则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并在沿途设转运站,接应搬迁队伍。阳泉到长治一路都是崇山峻岭,经平定、昔阳、和顺、左权、榆社、武乡、黎城、襄垣、潞城九个县境,长途跋涉400 余华里。几百人冒着炎炎暑热,翻山越岭,先后往返三次,历时三个月,将高炉全套设备搬迁到了故县。

招聘人才

在阳泉拆迁高炉的同时,陆达、宋忠恕等人深入到附近乡下,动员了当地一批经验丰富的高炉操作工和技术人员来故县铁厂参加建设。如,知名高级钳工、机工工长杨希伦,高炉工长毕映海,热风炉工长常久思,汽风机工长窦聚财,电工工长孙世成,此外还有耐火材料工匠王元祥,高炉维修、砌筑能手史寿小,等等。聘请了这些有名望有技术的老师傅,在他们的影响下,徒弟、部下、朋友也都跟着来了,许多人甚至是举家迁来故县。这些工种齐全、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为高炉重建、开炉、生产打下了技术基础。他们后来都成为故县铁厂的中坚力量。

厂领导对有真才实学的机、钳、铁、木、电的工匠们都是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特殊照顾。曾在重庆钢厂高炉上值过班的大学生李树仁、清华大学毕业的柯成等在生活上处处享受特别优待。高级工匠的工资是特一、特二级,比军工部部长和政委的待遇还要高。

安装高炉

20 吨高炉搬来后,全体职工立即投入到建设安装之中。高炉经过拆卸搬运,许多部件被损坏而无法再使用,需靠自己动手制作。切割钢板没有氧气,全靠人工剁,一人扶钢錾,一人抡大锤,几厘米厚的钢板,几个人汗流浃背干一天,仅能切开一米多。起吊重物没有起重设备,就将圆木条用绳子一截一截接起来,扎成人字杆或三角架,有20 多米高,顶部挂上滑轮,用麻绳靠人工起吊大件设备。高炉炉体通常采用厚钢板铆焊而成,因钢板奇缺,就从炉腹到炉身全部用一条条钢箍将外层耐火砖裹起来。冬天到了,气温下降到零下20 多度。严冬的早晨,工地上一片白霜,粗大的风管和阀门上仿佛蒙上了一层白布。高炉安装在冰天雪地中进入冲刺阶段。这时解放战场捷报频传,我军在前线的节节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体职工的工作斗志,大伙拼命工作,争取早日生产出制造炮弹急需的原料——灰生铁,多造炮弹支援前方!

保证高炉生产,必须有足够的焦炭。在高炉建设的同时,由化学工程师宋宗璟带领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分配来的技术员郭廷杰、杜毓铣等人在故县附近的石圪节煤矿一带试验烧炼土焦炭。土法炼焦在当时尚属一项新工艺,焦场的封建把头搞技术封锁,对炼焦技术秘而不宣。郭廷杰等人深入山庄窝铺,团结穷苦工人,认真观察揣摸,终于掌握了炼焦技术,并成功改进了出焦量大的大型圈窑,后又试验成功了蜂窝炼焦窑,大大缩短了炼焦时间,提高了焦炭产量。

技术培训

旧中国的钢铁工业十分落后,钢铁技术在那时充满了神秘感,技术资料更是难觅踪影。为了能让大家尽快熟悉炼铁工艺,在安装高炉的紧张时刻,陆达在百忙之中亲自给刚走出学校分配到铁厂的一批技术员讲授钢铁技术课,其他工程师们也分别给大家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到处搜集有关钢铁冶炼方面的技术资料,找到点滴就视为珍宝,甚至一笔一划抄写下来。新来的技术员们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许多老工人师傅们实践经验丰富,但不懂多少理论知识,于是就互帮互学。工人师傅们教年轻人操作技术,年轻人则教他们代数、物理知识。

高炉投产

在陆达带领下,几百名职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1947 年11 月,一号高炉巍然屹立在故县村的沟壑里,炉高20 米,容积51 立方米。1948 年的1 月10 日午夜零点,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优质灰生铁20 吨,从此结束了解放区不能生产灰生铁的历史。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第二副司令员滕代远给故县铁厂发来贺信,军工处奖励铁厂冀钞100 万元,全厂职工每人记大功一次。厂里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搭起了舞台,点起了明亮的汽灯,自排自演了许多节目,还演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现代戏《小二黑结婚》。

1948 年1 月,定厂名为晋冀鲁豫边区军工处第四厂,对外称长潞贸易货栈。厂长陆达,副厂长张培江,政委杨高侗,副政委姚国章,厂务科长常韬,经营科长程历坚。建厂总计投资为冀钞8.44 亿元。

配套工程

1、 西沟耐火材料厂

耐火材料是钢铁冶炼的先行。当时国内一些炼铁厂所需耐火砖只能从外国进口。1947 年8 月,耐火材料技师宋忠恕奉命在石圪节煤矿以南、故县村东北一公里处的观音庙筹建耐火材料分厂。由于条件限制,他们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办法,最后制成了高质量的合格的建高炉所用的耐火砖。

2、 炮弹壳铸造厂

在建设高炉的同时,由土木工程师陈志坚设计,在高炉旁边就近建设炮弹壳铸造厂。起初,生产出的铁水先铸成铁锭,再用化铁炉化成铁水铸造炮弹壳。1948 年4 月,山东渤海翻砂厂和武乡柳沟翻砂厂并入故县铁厂后,翻砂技术力量加强,开始利用高炉铁水直接铸造炮弹壳,省去了化铁炉二次熔化铁水的程序,不仅炮弹壳产量成倍提高,还大幅度降低了人力、物力和运输等费用开支。

3、 水泥工部

1948 年2 月,由孙艳卿、刘秉敬、吉人镜等人负责,按照上党钢铁工厂建设规划,成立水泥工部,在高炉东边建造烘烤房和水泥烧窑,利用高炉废渣就近生产矿渣水泥。5 月就生产出了各种标号的优质矿渣水泥,满足了各后续工程建设的需要。

4、 枣臻焦化厂

炼焦分两步。第一步先建土焦窑,生产土焦供高炉急需。第二步是建设带有焦油副产品回收的机器炼焦炉,提炼氨、苯等化工副产品,用以制造黄色炸药。1948 年2月,晋冀鲁豫中央局批准建设焦化厂,本着战争环境下兵工厂分散、隐蔽的原则,选址在故县以东20 公里处潞城枣臻村的山沟里。陆达为技术总负责,宋宗璟技师为总图设计,曼丘技师负责土建。1949 年8 月,10 孔亨塞尔曼焦炉及氨、苯、萘、焦油等副产品回收系统建成,9 月12 日正式投产,设计能力年生产焦炭4 万吨。建设枣臻焦化厂共用小米3000 万斤,折合冀钞2799.6 万元;第一任厂长为老红军余永江,协理员(政委)巩敬廷,副厂长宋宗璟。

5、 专用铁路线

1949 年初,军工处组织筑路工程队,铺设了五阳煤矿至枣臻焦化厂的运输焦煤铁路专线,全长7 公里;1949 年夏建成枣臻至故县的窄轨铁路,全长20 公里,用来往故县铁厂运送焦炭。

6、 搅拌炼钢炉

迫击炮弹所需的弹尾管和弹翅需用钢质材料,这些材料起初主要靠破袭敌人控制下的铁路道轨获取。1948 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华北人民政府在刘邓大军和陈谢大军南渡黄河后,着手恢复铁路交通以支援前线,禁止使用铁路道轨做迫击炮弹尾管和弹翅。于是,陆达就领导郭廷杰、郝玉明等人试验生产土钢。天津解放后,由天津钢厂提供稳定的钢原料,搅拌炼钢才告终止。

精神力量

战争年代物资、器材极度匮乏,加之敌人对根据地的严密封锁,所以,建设故县大型炼铁厂的困难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者们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由此创造了许多奇迹。

修建高炉地基时没有钢筋和水泥,土木工程师陈志坚就用坩土、石灰、红土组成三合土代替水泥,层层夯实,连打八层,最上面用铁路道轨拼成“井”字形框架代替钢筋,后经耐压试验,完全符合承重要求。

高炉炼出灰生铁必须有热风炉, 热风炉里面需要砌筑大量耐火砖, 而西沟耐火材料厂还在试产阶段,一时供应不上。炼铁工程师李树仁利用煤矿井下的6 英寸生铁铸造水管, 设计了一组共3 座管式热风炉,成功代替了原来的钢制蓄热式热风炉,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高炉投产后,出铁口附近地面一片滚烫,工人们没有什么劳保用品,就用木板旋成鞋底大小,用铁丝绑在脚上隔热。机器设备上所需的润滑油十分缺乏,工人们常常以豆油和香油代替。大家宁可吃清水煮白菜,也要把油节省下来用在机器上。

建设西沟耐火材料厂时,厂房、设备、工具一无所有,厂长宋忠恕和工匠师傅们在西沟村一座破庙里安下身来艰难创业。宋忠恕自绘图纸,自砌窑炉,将古庙大殿改作烘烤房。铁、木锉刀用旧道轨打制。没有化学分析仪器,就靠舌头品尝来分辨黏土性质。没有粉碎机,就用石碾或中药粉碎槽代替,用农家马尾筛筛料。耐火厂粉碎房灰尘很大,对面看不见人,没有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顶多每人发一个大围裙、一顶毡帽挡灰。耐火厂的产品满足了高炉和焦炉生产后,为了充分利用生产设备,积极开辟增收渠道,1949年,他们烧制成功了工业电瓷瓶,接着试验成功了民用细瓷产品,包括茶壶、茶碗、茶盘、茶碟、酒具等90 余种,畅销省内外各地。

枣臻焦化厂在安装焦炉侧柱时没有工字钢和槽钢,就用从平汉铁路拆下来的钢轨拼成型钢代替。焦炉系统的推焦机、焦炉架、装煤机、煤气管道、粗细甲苯罐,均是利用缴获的破火车部件、破桥梁钢板用手工铆制而成。枣臻至故县的铁路修通后,没有牵引机车。焦化厂职工在一无技术,二无钢材的情况下,模仿邯涉线上的2.5 吨铁路机车,制造成功华北地区第一台铁路机车,自重18 吨,牵引力70 吨。

故县铁厂的创业者在建设和生产中展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与太行精神同根同源,是延安精神在上党大地的延续。周恩来总理1956 年视察太钢耐火材料厂,当他听说该厂厂长宋忠恕是来自故县铁厂的老兵工时,深有感触地说:“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正式建设的钢铁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

特殊贡献

故县铁厂的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区军事工业的生产状况,是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建设钢铁工业的首次成功实践,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它生产的五○、八二、一二○、一五○等各种规格型号的迫击炮弹壳有力地支援了各个解放战场,尤其在临汾战役、太原战役、淮海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号高炉被誉为“功勋炉”。 1947 年故县铁厂没有投产前,解放区的迫击炮弹总产量仅为20 万发,1948 年1 月故县铁厂投产后,全年产量猛增到102 万发,1949 年又增加到175 万发,是1947 年的8.4 倍。它生产的灰生铁还用马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山东渤海军区和其他解放区兵工厂。

建设功臣

郑汉涛,来自延安,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工程处处长,20 世纪30 年代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是建设故县铁厂的主要决策人。

陆达,来自延安,军工部工程处副处长、著名钢铁冶金专家,留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故县铁厂创始人、厂长。

陈志坚,来自抗大,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建筑系,是故县铁厂土建工程技术权威。

耿震,来自抗大,天津河北工学院化学系毕业,技师,参与了故县铁厂的选址和筹建,以及枣臻焦化厂的建设施工。

李树仁,来自延安,云南大学采冶系毕业,炼铁工程师,巧妙设计、革新了管式热风炉,解决了炼铁的关键技术。

宋宗璟,北京大学转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技师,从事土法炼焦和焦化厂建设,设计了焦化厂总图和10 孔亨塞尔曼焦炉,是建设焦化厂的技术权威。

曼丘,四川水利专科学校毕业,技师,参加了故县铁厂和枣臻焦化厂的土木施工设计。

宋忠恕,山西大学工学院毕业,技师,西沟耐火材料厂创建人。柯成,清华大学毕业,技师,在故县铁厂和枣臻焦化厂建设中,负责机械制图。

张培江,来自延安,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工程师。

……以上人员和全厂职工来自四面八方,包括:抗战期间太行根据地各个兵工厂的干部和工人;

兄弟军区,如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华东军区兵工厂调来的干部和工人;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学校如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培养的学生和教员;

解放战争时期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的知识分子;

解放了的工厂、矿山,如河北峰峰煤矿、焦作煤矿、阳泉铁厂、石家庄焦厂的老工人、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1947 年,河南林县政府一次就为铁厂调来400 多名民工参加铁厂建设。

此外,还有若干在战争中投诚的日本技术人员。

边区实行土地改革后,分得了土地的农民积极响应边区政府提出的“全党重视,支援军工”的号召,要人出人、要车出车,要工具给工具,要牲畜借牲畜。建厂初期铁厂没有宿舍,故县、东古、西沟、故漳等附近村子的农民主动把房子腾出来给工人居住。故县村附近农民仅青砖就支援100 余万块。 一座日产生铁20 吨的高炉,每天要吞吐七八十吨的原料和成品,农民主动承担了采、送矿石任务,成为铁厂的机动主力军。没有大型运输工具,全靠农用畜力车,按每辆车装五六百斤计算,一天就需要三百多辆。由于需要去壶关、平顺、潞城等地采购矿石,群众为运送矿石,经常五更起早,半夜返回。有的老兵工回忆说:“故县铁厂的建设和生产,离开老百姓就一事无成。”他们,同样是建设功臣。

原载:党史文汇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浏览 8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