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第63军第187师参谋长杨尚德,在陕西三原接到命令,调杨尚德到北京华北军区司令部担任作战处长,我父亲王惠任警卫员,跟随首长杨尚德于1950年4月到华北军区司令部报到。

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长杨尚德

华北军区司令部警卫员兼党小组长王惠
华北军区是由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合并而成,1948年5月9日,为适应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
在成立华北军区之前,杨尚德在晋察冀军区担任作战科长,是聂荣臻司令员身边的作战参谋。1946年1月,国、共、美三方在北平成立了军调部,杨尚德曾担任中共方面罗瑞卿参谋长办公室的中校参谋,工作不久又担任叶剑英办公室的中校参谋。国民党发动内战后,杨尚德又回到晋察冀野战军担任作战科长。
华北军区成立后,杨尚德多次找兵团和军区的有关领导,请求到基层野战部队去工作锻炼,最终得到批准。1948年6月,杨尚德调任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纵队第8旅担任参谋长,旅长是宋玉琳,政委是黄文明。1948年12月底,在我军围攻北平期间,杨尚德由第2兵团第3纵队第8旅参谋长调任第2兵团第3纵队第7旅任参谋长。旅长是张英辉,政委是刘光裕,我父亲王惠由第7旅的通信员担任杨尚德的警卫员。194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纵队第7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第63军第187师。1949年3月,我父亲王惠跟随第187师参谋长杨尚德带领第560团,参加了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担任警戒的任务。3月底又奔赴太原地区参加太原战役。之后划归第1野战军,又参加了扶眉战役、兰州战役和解放宁夏。1950年3月,杨尚德接到命令,到北京华北军区司令部担任作战处长。
华北军区司令员是聂荣臻,最初华北军区下辖冀中军区、北岳军区、冀鲁豫军区、太行军区、冀南军区、太岳军区6个二级军区。
到1950年,华北军区下辖各军区经过数次整编,编为察哈尔军区、河北军区、平原军区、山西军区、内蒙古军区、绥远军区6个省军区。
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是王平,察哈尔军区于1949年1月由冀热察军区与北岳军区合并而成,下辖雁北、察南、察北三个军分区及骑兵第3师。
河北军区司令员是孙毅,河北军区于1949年8月由冀中、冀东、冀南军区和察哈尔军区的建平、易水、平西军分区及太行军区的邢台、武安军分区合并而成,下辖唐山、通县、衡水、邯郸等10个军分区。
1937年12月,杨尚德在晋察冀军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第1期学习时,孙毅是校长。
平原军区司令员是刘致远,平原军区于1949年8月由冀鲁豫军区与太行军区的沁河、漳卫军分区合并而成,下辖聊城、安阳、濮阳等6个军分区。
山西军区司令员是程子华,山西军区于1949年8月由晋中、太岳、太行军区和长治军分区及原吕梁军区一部合并而成,下辖长治、临汾、运城等6个军分区。
内蒙古军区司令员是乌兰夫,内蒙古军区成立于1947年5月,最初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内蒙古军区,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于1949年6月正式命名为内蒙古军区,同年12月划归华北军区建制,下辖内蒙骑兵1、2、3、4、5师。
绥远军区司令员是傅作义,绥远军区于1949年5月由绥蒙军区与第8军合并而成,1950年1月绥远起义部队与原绥远军区合编组成新的绥远军区,下辖包头、归绥两个警备司令部,伊盟、乌盟等五个军分区,骑兵第1、4师及第22师。
1950年4月,杨尚德奉命由第63军调到华北军区司令部担任作战处长,我父亲王惠在华北军区司令部担任杨尚德的警卫员。经查阅档案,我父亲王惠还担任华北军区司令部的党小组长。

司令部的聂荣臻司令员、唐延杰参谋长是杨尚德的老首长。训练处处长赵冠英、情报处处长马文波等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和杨尚德很熟悉。

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

华北军区司令部训练处长赵冠英

华北军区司令部情报处长马文波

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长杨尚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争本是朝鲜北方,南方的内战,美国却派兵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根据当时朝鲜战况的发展,华北军区作战处长杨尚德同情报处长马文波、训练处长赵冠英、炮兵参谋长李健等进行了多次讨论。为了祖国的安全,认为我军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当时我华北地区的部队大部分正在进行大生产,作战处长杨尚德就写了一个关于华北地区所有部队立即转入临战训练的报告,在报告中就有关战备事项提出建议,在司令部机关干部会议上呈送给了司令部的首长。
因当时提建议的时机尚早,这份报告没有引起这位首长的重视,碰了钉子。军区炮兵参谋长李健对杨尚德说,不要灰心,你的报告很有用。

华北军区司令部炮兵参谋长李健
有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打电话给作战处长杨尚德,询问华北地区部队转入战备的有关事项。杨尚德汇报了有关情况,聂荣臻知道后,对一些同志存在和平麻痹的思想提出了批评,肯定了杨尚德所在的作战处的工作。
时任周总理军事秘书的雷英夫也在注视着朝鲜的局势,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将美军赶到最南端的釜山一带。但美军不再撤退,而朝鲜人民军已经远离大后方。另外,美军在日本还有两个战略预备队,如果敌人拦腰切断,后果不堪设想。雷英夫对朝鲜西海岸海潮的情况作了分析,有三个时间是最佳时期,而9月15日相比于其他两个时间,对登陆更加有利。9月15日是大潮日,雷英夫判断美军很有可能在这一天实施登陆。入侵地点有几个,其中仁川登陆的可能性最大。雷英夫判断出美军有可能9月15日在仁川登陆,雷英夫向周总理做了汇报,周总理带雷英夫见了毛主席,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我们把情况通知了朝鲜方面,可惜朝鲜人民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让美军仁川登陆,抄了朝鲜人民军的后路。

周总理军事秘书雷英夫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仁川登陆

美军仁川登陆

这张照片是陶海粟,雷榕生,雷平生下乡时和习近平的合影。
毛主席当年在陕北窑洞写出了著名军事著作《论持久战》,如今全体中华儿女热切期盼着,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祖国一定要统一。

1938年春,毛主席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借用联合国的名义组织所谓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之后,美国第七舰队又封锁了我国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飞机多次入侵我国安东(丹东),炸死炸伤我方人员,给我国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战况急转直下。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边境鸭绿江,朝鲜危急,唇亡齿寒。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周年。我父亲王惠作为华北军区司令部的警卫员,在天安门广场担任了警卫任务。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次阅兵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严重威胁我国安全的形势下举行的。

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

解放军步兵部队接受检阅。

警卫员王惠

1950年我父亲王惠和首长杨尚德、夫人杨英敏等在北京合影
应朝鲜政府请求。我国决定出兵援助朝鲜。10月19日我国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
1950年10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第66军赴朝参战,华北军区作战处长杨尚德负责指挥部队的调运工作。由于时间紧张,个别环节不够协调,杨尚德处长就和天津警备区作战科长王树良联系。王树良曾在晋察冀野战军作战科担任过参谋,和杨尚德很熟悉,他们共同完成了这一特殊任务。
第66军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的冀晋兵团,后改为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1纵队,1949年2月我军统一部队编制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
第66军在军长肖新槐,政委王紫峰、副军长陈坊仁、副政委张连奎、参谋长刘苏的率领下,于当天乘火车离开天津抵达安东(丹东),于25日下午2点开始渡江,当晚部队全部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

第66军军长肖新槐

第66军政委王紫峰

第66军副军长陈坊仁

第66军副政委张连奎

第66军参谋长刘苏

左起:肖新槐、王紫峰、张连奎在朝鲜合影。
1950年10月底的一天深夜,我父亲王惠和首长杨尚德正在作战处值班。周恩来总理打来电话,布置了赶制炒面紧急送到朝鲜前线的任务。在问了杨尚德的姓名、职务、籍贯、年龄后,周总理说:“去年3月带领华北部队1个团到西柏坡为七届二中全会担任警戒任务的是你吗”?杨尚德回答:“是我”。周总理问:“你准备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杨尚德回答:“立即通知军区和司令部、后勤部首长,把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并组织人员到各有关单位检查,督促和落实任务的执行情况,随时将情况汇总报告有关领导”。周总理说:“很好,这次赶制炒面的任务一是要快,二是炒面的质量要好”。
第二天上午11点,周总理又打来电话追问任务的执行情况。杨尚德详细汇报后,周总理说:“任务完成的不错,你们作战处要把各种突发情况充分估计到,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失误和被动”。

敬爱的周总理
随着朝鲜战局的变化,华北军区司令部的工作日趋紧张,作战处的工作更加繁重。首长杨尚德和我父亲王惠及同志们经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但比起朝鲜前线的流血牺牲,这算不了什么。
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打电话询问作战处的工作情况,杨尚德趁机请求入朝参战。聂荣臻代总长笑着说,可以考虑,但必须做好眼前的工作。
1951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下辖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67军、第68军共5个军,杨成武任司令员兼政委。杨尚德找到杨成武司令员,要求跟随第20兵团入朝参战,同时也向华北军区有关领导提出请求,得到批准。杨尚德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作战处长,我父亲王惠跟随首长杨尚德由华北军区司令部调到第20兵团司令部。1951年2月,在天津组建兵团机构,准备入朝参战,抗美援朝。
王亚均参照杨尚德回忆录及相关史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