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大西北 2(兰州战役 1)

王亚均

在扶眉战役中,我第1野战军采取了钳马打胡的方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敌马家军为了阻止我军向甘肃、宁夏进军,决心在平凉地区与我军决战,这次我军采取了钳胡打马的方针。青海的马步芳和宁夏的马鸿逵私下都想保存实力,结果敌人一触即溃,使围歼战变成了追击战。我父亲王惠跟随第63军187师参谋长杨尚德及部队,对敌马家军进行了千里长途大追击。

第63军187师参谋长杨尚德

第63军187师警卫员王惠

在此形势下,已是国民党行政院长的阎锡山于8月14日在广州紧急召集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还有胡宗南举行西北联防会议。决定利用兰州的有利地形,在兰州与我军决战。青海的马步芳企图凭借兰州的坚固工事,让宁夏的马鸿逵和胡宗南部两面出击,将我军消灭在兰州城下。

兰州是国民党统治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通向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兰州三面环山,北临黄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由于城南山脉连绵,地势险要,成了兰州城的天然屏障。从东向西依次为十里山、窦家山、马家山、古城岭、营盘岭、皋兰山、沈家岭、狗娃山等。在山里敌人修筑了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明枪暗堡遍布,各个掩体与火力点通过沟壕相通,还有盘山公路从主峰直通兰州城内。

1949年8月19日,第1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将前线指挥部移到了榆中县连搭乡乔家营村,彭德怀司令员住在距乔家营村大约3华里的大柳树村。在这里,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了兰州战役。

第1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我第1兵团部队在司令员王震的指挥下,向西宁方向进攻,截断青海马步芳的退路。第2兵团部队在司令员许光达的指挥下,向兰州城西南方向进攻。第19兵团部队在司令员杨得志的指挥下,向兰州城东方向进攻。第18兵团部队在司令员周士第的指挥下,钳制胡宗南部。

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

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

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

1949年8月21日,我第19兵团第63军在军长郑维山的指挥下向十里山,窦家山之敌发起进攻。我第19兵团65军在军长邱蔚的指挥下向马家山、古城岭之敌发起进攻。我第2兵团第6军在军长罗元发的指挥下向营盘岭、皋兰山之敌发起进攻。我第2兵团第4军在军长张达志的指挥下向沈家岭、狗娃山之敌发起进攻。

第63军军长郑维山

第65军军长邱蔚

第6军军长罗元发

第4军军长张达志

我父亲王惠担任187师参谋长杨尚德的警卫员,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兰州,消灭敌马家军的战斗。

在十里山、窦家山一线,1949年8月21日佛晓,我第19兵团第63军第187师部队在师长张英辉的指挥下,向驻守在十里山的敌马家军发起进攻。我第560团进至十里山以东的营盘山,我第559团进至营盘山东北面的响水子,我第561团进至营盘山南面的徐家营。在第63军炮兵团的支援下,第560团和师山炮营从正面攻击十里山,第559团在东北面,第561团在东南面辅助进攻。我第560团冒着敌人猛烈的火力,占领了方家泉、柳沟河的敌人警戒阵地。21日下午4点,我军的炮火开始向十里山轰击。下午4点25分,第560团第2营开始向十里山进攻。部队过河时遭到了敌人火力封锁,到下午6点第2营突击部队第5连才到达攻击位置,在向敌人发起进攻时,由于步炮协同不好,未能压制住敌人火力。第5连几次进攻没有成功,伤亡较大,于是停止进攻。

22日上午9点,我第187师重新组织进攻。这次第560团第1营和第3营从正面进攻,第2营变为第二梯队。约15分钟后,第560团第1营第2连突破敌第一线阵地,并向第二线阵地发展。9点30分,第560团第9连也突破东山麓敌第一线阵地。这时,敌马家军集中火力封锁解放军突破口,并以一个营的兵力赤臂挥刀,疯狂反扑。我突入阵地的第2连第2班和第9连第2排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我军战士虽英勇奋战,大量杀伤了敌人,但终因直接支援火力隔沟几百米,不能充分发挥火力,突入的兵力太少,寡不敌众,被敌反击,我军伤亡很大。到上午10点,我军停止攻击,准备新的作战部署。

十里山遗存的堑壕

十里山遗存的敌人暗堡

第63军187师师长张英辉

我第187师第560团是一支优秀的部队,1949年3月份,我父亲王惠跟随第187师参谋长杨尚德带领第560团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担任了警戒任务。

187师师长张英辉是位老红军,是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张英辉在1939年11月份,已是八路军第115师第1团第3营营长,参加了雁宿崖伏击战。那时驻涞源的日本鬼子卯村宪吉大佐带领日本鬼子一个大队经白石口、雁宿崖到我第1军分区根据地“扫荡”。我军分区调动3个团的兵力在雁宿崖一带伏击。战斗打响后,第3营迅速插到卯村宪吉大队的后面控制了三岔路口,将日本鬼子运输队堵在山沟里,打得日本鬼子丢下驮队四处逃窜。他们缴获驮队后继续向南追击,很快又攻占了河套上的敌炮兵阵地。穿过山下的村庄时,路过一个骡马店,这时从院子里跑出一个日本军官,张英辉抬手就是一枪,身后的通信员又补了一枪。后来经鉴定,这个日本鬼子军官就是卯村宪吉。

卯村宪吉被击毙后,日寇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亲自带领数千日本鬼子奔向雁宿崖进行报复。我八路军将这股日本鬼子诱至黄土岭聚歼。张英辉带领第3营和第2营的八路军一起担任诱敌任务。他们边打边退,将这股日本鬼子引诱到了预定的伏击圈。经过两天激战,将这股日本鬼子大部歼灭,阿部规秀也被我军炮火当场炸死,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黄土岭战斗。阿部规秀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打死的日本最高军官,是日本的“山地战专家”,号称“名将之花”。

这次第63军187师攻打十里山,敌马家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依靠有利的地形,再加上敌马家军凶悍残忍,使战斗异常激烈艰苦。敌马家军光着膀子,身背短枪,举着大刀扑向我军,十分凶恶,这阵势让第63军军长郑维山看到了当年在河西走廊我西路红军同敌马家军拼杀的血腥。郑维山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3月,西渡黄河,随红军30军编为西路军,郑维山是当年我西路红军八十八师师政委。这里的马家军是当年在河西残酷杀害我西路红军的马家军主力部队,我西路红军同敌马家军血战河西走廊。西路军失败后,郑维山只身讨饭回到延安。这次郑维山军长带领第63军参战,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将敌马家军歼灭,为我西路红军报仇。

在马家山、古城岭一线,8月21日和22日,我军第19兵团第65军在军长邱蔚的指挥下,向马家山、古城岭之敌马家军发起进攻。

马家山与营盘岭、窦家山相对,有环形公路从主峰古城岭直通市区。阵地上地雷、地堡星罗棋布,火力点相互交叉,有人工峭壁和三道壕沟。我第193师在师长郑三生的指挥下向守敌马家军发起进攻,第194师在师长赵文进的指挥下担任助攻。我军几个团轮番进攻,敌人趁我军触响连环地雷之机,嚎叫着向我军反扑,敌人居高临下,工事隐藏,我军没有突破马家山、古城岭阵地。

第65军第193师师长郑三生

第65军第194师师长赵文进

古城岭遗存的敌人暗堡

在营盘岭、皋兰山一线,我第2兵团第6军在军长罗元发的指挥下向营盘岭、皋兰山之敌马家军发起进攻。营盘岭位于皋兰山的中央,与敌人设在西边的沈家岭和东面的马家山阵地互相衔接、互为照应。核心阵地是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环形工事,敌人将山崖削成三道峭壁,每层高约10米,设了三道防线。两侧是悬崖峭壁和重叠的火力网,非常坚固。

我第2兵团第6军第17师在师长程悦长的指挥下,由第50团担负主攻任务,第16师在师长吴宗先的指挥下,由第46团担负助攻任务。21日清晨,经过一阵猛烈的炮火攻击后,第17师50团在团长刘光汉、副团长杨怀年的带领下,一举攻下了营盘岭脚下的下庄。由于发起攻击时炮火只摧毁了敌人表面暴露的工事,没有彻底摧毁地堡和暗堡。当炮火转移时,敌人就从这些地堡和暗堡里钻出来,拼命用火力阻击,使我爆破分队无法接近崖壁实施爆破,突击部队的道路无法打开。担负助攻任务的第16师46团也因展开地形不利、遇到敌人拼死阻击,始我军行动受挫,在运动中又遭三营子、马家山两翼敌人夹击,伤亡较大。第1营副教导员李光华同志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他曾是刘少奇同志的公务员,我党召开“七大”时随刘少奇同志到延安开会,从抗大二分校学习毕业后,分到该团工作。没想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却牺牲在皋兰山下。营盘岭、皋兰山战斗持续了十多个小时,依然没有攻破。

第6军第17师师长程悦长

第6军第16师师长吴宗先

营盘岭遗存的敌人碉堡

在沈家岭、狗娃山一线,我第2兵团第4军在军长张达志的指挥下向沈家岭和狗娃山之敌马家军发起进攻。

沈家岭位于兰州城西南十余公里,是夹在五泉山和狗娃山之间的一道大山梁,形状像个横着的葫芦。东侧平缓,坡度不大,西侧是红色岩石的绝壁,北面是一片开阔地,南面有一个高地。敌人把沈家岭高地筑成了一个大圆形堡垒,设有三道防线。还设置了铁丝网等障碍,在交通要道上埋有地雷。敌人在两高地间挖了一条长100多米、宽20多米、深10多米的战壕。面对复杂的地形,我第2兵团第4军第11师在师长郭炳坤的指挥下,由第32团主攻沈家岭,第10师在师长刘懋功的指挥下,由第28团主攻狗娃山。8月21日拂晓,我军发起进攻,虽经激烈战斗,杀伤不少敌人,但几次勇猛冲锋均未成功,我军攻击沈家岭、狗娃山也没有成功。

第4军第11师师长郭炳坤

第4军第10师师长刘懋功

经过8月21日和22日同敌马家军的战斗,我军各攻击部队连一个阵地也没有攻下,而且伤亡惨重,于是我军停止进攻,总结经验。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说:一天打不下一个阵地,我们还从来没有碰到过。

战斗停止后,敌马步芳当即将兰州防御情况及我军21日初战失利的消息通报马鸿逵和胡宗南,并催请马鸿逵赶快向兰州靠拢,配合战斗。马鸿逵为了保存实力,表面上说正准备出兵,其实并没有行动。胡宗南自扶眉战役失利,大伤元气,也没有出兵解兰州之围的意思,这样就形成了马步芳孤军困守兰州的局面。

兰州战役开始后,毛主席日夜关注着战局的发展。毛主席得知第19兵团5个团,第2兵团4个团攻打兰州外围受挫,在8月23日,致电第1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马步芳即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星期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疲劳,详细侦查敌情,地形和鼓动士气,作充分的战斗准备,并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1949年8月23日,第1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来到第19兵团第63军前沿阵地视察,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彭德怀司令员说,兰州战役关系到解放大西北的全局,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根据彭德怀司令员的指示,各攻城部队从上至下总结了进攻受挫的主要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第1野战军司令部向各兵团下发了具体的战术指示,并特别强调要克服轻敌思想和研究攻克敌工事的办法。

彭德怀司令员(右1)在前线和战士们在一起

在我第2兵团和第19兵团首战攻打兰州外围守敌马家军受挫后,我左路军第1兵团在司令员王震的指挥下正急速向西宁方向前进,截断敌马步芳的退路。8月22日下午2点,我第2军在军长郭鹏的指挥下,由第6师师长张仲瀚率领所部向临夏发起进击,防守临夏一带的敌马家军新编骑兵部队未战即溃,敌人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逃散,临夏解放。

我第1兵团的迅速挺进,使敌马步芳的老巢西宁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马步芳不得不抽调骑兵第8旅和骑兵第14旅残部窜回青海,以增强西宁的防御力量。

第2军军长郭鹏

第2军第6师师长张仲瀚

第1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根据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三个兵团的兵力攻打兰州。

8月24日,彭德怀、张宗逊致电毛主席、中央军委并告贺龙、习仲勋:遵照未梗电示,以三个兵团打兰州,王兵团决从兰州上游渡河迂回兰州。宁马出动三个军,经黄河左岸增援兰州城可能大。如两马集结兰州并周、黄两部共有十三万兵,据守坚城,我即集三个兵团短期内亦不易攻占,同时粮食困难,不能持久,运输线长,运输工具少,弹药不能得到充分接济,运粮更不可能。故决定乘马鸿逵部未到前,围攻兰州,求得先解决青马主力。如未解决青马军,而宁马援军迫近时,即以四个军围困兰州,集结五个军打宁马。二兵团、十九兵团攻城准备工作已妥,疲劳尚未恢复,粮食不足,油、菜更难解决,青马匪军不断反袭,故很难得到休息。以现在准备工作来看,攻占兰州有六七成把握,故决定在二十五晨开始攻击。

请看下集,进军大西北3(兰州战役2)

(浏览 103 次, 今日访问 10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