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李井泉长子李黎风

陈小琴 琴心剑胆

2024年6月22日上午11时,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井泉长子李黎风同志告别仪式举行。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市西城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四休养所退休干部、原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所长李黎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摄影:刘峰林、张雁之;

图片提供:李力清;

编辑、制作:陈小琴。

李黎风同志子女、亲属与江西亲友合影。
李黎风同志子女、亲属与江西亲友合影。
李黎风同志子女与亲属合影。
李黎风同志子女与亲属合影。
李井泉夫妇与八个孩子唯一的一次合影
李井泉夫妇与八个孩子唯一的一次合影

悼李黎风同志

是我同年友,生辰隔日亲。

江淮连晋绥,使命共初心。

今日伤离去,寄情万里云。

知君怀壮志,永忆恋红军。

陈昊苏

2024年6月22日凌晨

李黎风生于1942年,1950年随父母到成都,入育才小学读书。由于李井泉、肖里工作繁忙,家中的孩子无人照顾,李井泉便把李黎风送到在重庆的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家,贺龙、薛明夫妇视他为养子。1954年,贺龙离开西南到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把李黎风也带到了北京,并安排他住在贺家。李黎风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物理工程系,与刘少奇之女刘涛、贺龙之子贺鹏飞是同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贺龙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立案审查。1967年2月,李黎风也被抓进北京市公安局第一监狱拘留所审查。5月28日,李黎风被释放后回清华大学等待分配,1968年底被分配到青海省西宁市电动工具厂接受再教育。1969年李黎风结婚,1970年生下儿子李放,1975年又生下双胞胎儿女,并以毛泽东的名和字分别取名为李泽支、李润那。1972年,李黎风一家回到北京,为李井泉的平反奔走申诉。1978年,李黎风经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批准参军,在总参谋部一个军事研究所工作,1990年后升任大校副所长。

节选自:

李井泉和他的家人

李放同志:

    您好!

    我是陆定一同志的儿子,名叫陆德。

    惊闻李黎风大哥今日不幸去世,心中万分悲痛!!

    我出生在1942年,是早产儿,母亲没有一滴奶,我生命危安。当时,您奶奶刚生下黎风大哥,是她老人家省下给黎风大哥的部分奶水喂我,才使我活了下来,给了我生命。当时的革命感情是多么伟大!!肖里阿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黎风大哥就是我的救命大哥!这份恩情,我永世不忘!!

    我因年老身衰,行动不便,又在外地,不能回京给大哥送别,恳望帮我送上一枝鲜花,以表达我的哀思和敬意。

    望黎风大哥一路走好!!

    请李放同志和親属能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永远怀念敬爱的黎风大哥!!

       陆德 字

李黎风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市西城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四休养所退休干部、原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所长李黎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李黎风同志系江西临川人,1942年5月出生,1966年9月在清华大学参加工作,1968年10月任青海西宁电动工具厂工人,1976年1月任北京环境检测站技术科副科长,1978年5月入伍,任总参防化部政治部干事,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5月任总参通信部政治部直政处副团职干事, 1985年7月任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5月任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政治部主任,1991年4月任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6月退休。2013年10月按照政策移交北京市西城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四休养所休养。

李黎风同志在19年的部队生涯中,热爱军队,勇于奉献,工作表现突出,为部队作出了卓越贡献。

李黎风同志,他一生严格要求,对党忠诚,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党性观念强;他政治思想过硬,政治站位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一心扑在事业上,是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作风正派,为人忠厚,谦虚谨慎,热忱关心帮助同志;他热爱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向上,书写了精彩人生。

我们为李黎风同志的辞世深感惋惜!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扎实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的优良品德,乐观向上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李黎风同志永垂不朽!

北京市西城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四休养所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日

延伸阅读: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1989年4月24日),江西临川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跟随“八一”起义军南下,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4年,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历任中央直属纵队没收委员会主任、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上级政治科科长、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副旅长、旅政委、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晋绥联防司令部秘书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区党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兼行署主任、省政府主席、省委书记、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等职,是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顾委常委,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

1989年4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人物评价:

李井泉同志是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常委。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十、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他还曾任西南协作委员会委员,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政协主席。李井泉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支持改革开放。李井泉同志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的经验,具有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对于工作中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他光明磊落,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已,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保持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李井泉同志退居二线后,不顾年高体弱,孜孜不倦地学习,深人实际,调查研究。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

(浏览 2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