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送重要情报

王亚均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战争开始。

此时北平军调部还在运行,军调部的我方人员不许单独外出,以免遭到敌人暗害。杨尚德从安平回到北平军调部后,叶剑英告诉杨尚德,军调部的谈判工作基本破裂,要做好撤离军调部的准备。

军调部是反对内战的权力机构,叶剑英率领的中共代表团成为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的障碍,他们千方百计要把军调部搞垮,把中共代表团挤走。

我中共代表团在军调部与美蒋斗争的历史功绩是:揭露了美蒋假谈真打的阴谋,也让美国认识到,参与中国内战是得不偿失的,退出中国内战才是最好的选择。它的现实意义是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是没有好下场的。

1946年9月的一天,北平军调部我方收到一个重要机密情报:一份抄在香烟锡箔包装纸上的敌人进攻我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的命令和一张进攻军事要图。情况紧急,我方代表团决定让杨尚德将情报带回张家口,直接交给聂荣臻司令员。

北平军调部我方顾问徐冰当着叶剑英的面向杨尚德交待了任务,然后将作战命令卷成一支香烟放入一盒“顶球”牌香烟中间,把国民党军队进攻张家口的军事要图装在帽徽后面。叶剑英一再强调情报的机密性,叮嘱杨尚德要一路小心,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早晨,杨尚德离开北平军调部时,叶剑英握着杨尚德的手说:“将来革命胜利了,是能经常见面的,北平,我们是一定会回来的”。

杨尚德乘坐美军飞机离开北平,当飞机在张家口机场降落时,正遇到国民党飞机轰炸机场。杨尚德和警卫员一下飞机就赶紧跑进机场旁边的高粱地,刚刚卧倒,一颗炸弹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爆炸,泥土盖了一身,所幸没有受伤。

杨尚德坐上前来接机的美式吉普车,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办公室,顾不上说话,赶紧取出情报交给聂荣臻司令员。聂荣臻司令员非常感慨地说:“能把敌人进攻张家口的作战情报搞出来,可不简单哪”!

这份重要情报由国民党少将谢士炎,通过中共地下党员第十一战区外事部副处长陈融生,交给中共北平地下组织负责人徐冰转给叶剑英。

谢士炎(1912—1948),湖南衡山人。1937年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四十六团团长。1942年浙江衢州之战,谢士炎率一团之众,与十倍于己的日寇激战数昼夜,歼敌两千多人,击毙日旅团长。1943年8月,谢士炎到湖北恩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部任参谋处副处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谢士炎参与芷江洽降工作,并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接收日伪部队,他内心深处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反动政策已深恶痛绝。1946年9月,谢士炎参与拟定国民党军进攻张家口的作战计划,他设法交到了叶剑英手中。自此,谢士炎被我地下党吸收为秘密情报员。

这是谢士炎的入党志愿书
这是谢士炎的入党志愿书

1947年2月4日,谢士炎由叶剑英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余誓以至诚,拥护共产主义,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革命,尽终生之努力。”

1947年,谢士炎调任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处长。他利用参与国民党高级军事会议的机会,向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军事情报,为人民解放做出了贡献。

谢士炎结婚照
谢士炎结婚照

1947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谢士炎将军不幸被捕,先后被关押在北平监狱和南京陆军中央监狱。党组织和亲友多方营救,由于此案蒋介石亲自过问,没有成功。

谢士炎将军妻子得到消息,痛不欲生,不久就去世了。当时,谢士炎将军的大女儿还不到两岁,小儿子还不满一岁。谢士炎将军在狱中听到噩耗,悲痛欲绝。但谢士炎将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宁死不屈。

在狱中无论国民党当局怎样威逼利诱,甚至声称只要他退出共产党就能官复原职,但都不能使他有丝毫动摇。1948年11月19日,谢士炎将军在南京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6岁。

这是谢士炎将军在狱中写下的诗:

狱中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
况复男儿失意时。
多少头颅多少血,
续成民主自由诗。

全国解放以后,1958年,杨尚德到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3年,叶剑英元帅任院长。一次,叶剑英院长见到杨尚德,说起谢士炎将军,他极其惋惜谢士炎将军,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要是能活到现在,在我们学院做个教师,会很胜任的”。

深切缅怀革命烈士谢士炎将军!

王亚均根据杨尚德回忆录编写

(浏览 114 次, 今日访问 1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