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吃过牛羊骡马、猪狗鸡鸭鱼,还有野猪野羊、猫鼠、猴子

原创2022-12-25 13:04·云在西湖

长征途中,红军过惯了苦日子,忍饥、挨饿、受冻是常态。改善生活主要靠打土豪和作战缴获。喝茅台酒、吃宣威火腿是偶尔的享受。前两篇写过的中央红军在遵义城、哈达铺等地的惬意日子,可遇不可求。

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科长、干部团教员的李一氓后来回忆,长征路上,(中央红军)有时供给好,有时供给不好,主要看地区。湖南、四川都不错,广西、贵州、云南差一点。最差的是川西北和甘肃。

为了生存,饥不择食,很多能吃、不能吃的东西都吃了。野菜、草根、树皮不在话下,皮带、皮鞋饿极了也吃,甚至从人畜粪便中寻找没消化干净的青稞、麦粒吃。过草地期间,一碗热水、半块青稞饼、一点炒麦子或青稞面,就能救一个人。

因为长期饿肚子,很多老革命的回忆录中留下了忍饥挨饿的亲身经历,也留下了很多关于吃的记忆。战友之间赠送一点食物、弄点吃的聚在一起打牙祭,可以让人记一辈子。

红三军团到达黑水、芦花地区时,张震担任红十团管理主任,主要负责筹粮。有一次,军团供给部正在杀一头牛,邱创成政委看见他来了,主动给了他几斤牛肉,他念念不忘,晚年写到了回忆录中。

1936年11月山城堡战役打响之前,红三十一军行经红七十八师二三二团驻地,肖克带着妻子和10几个人去跟团政委刘懋功要吃的。炊事员们立即动手,用剩下的1个牛头炒了一锅肉,烙了荞面饼子。肖克一行一扫而光,再三道谢,尽兴离开。40多年后,刘懋功在兰空当司令,肖克前去视察,还记得这事。

王宗槐念念不忘,1935年6月,他随红四团行进到卓克基以北十余里处的马塘村,刚安排好住宿,团政委杨成武给了他一包盐,大概五斤重,太珍贵了!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能搞到肉吃,就很不错了。那个年代,贫困人家很少有机会吃肉。有人一辈子也吃不上一两次。忘了哪个人的回忆录中提到,有一次部队在陕北找一个老大爷帮忙带路还是干什么,请他请了一次肉,他十分激动,说年轻时给财主帮忙吃过一次肉之后,几十年没吃过肉。中央红军在哈达铺休整几天,天天吃肉,顿顿吃肉。很多战士感慨,在家里可吃不到这么多肉。

我们重点回顾一下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吃过哪些“高级”食物吧。

一、牛羊

到达藏区之后,红军吃的牛羊肉比较多。缴获敌军的,没收土司和寺庙的,“借用”藏民的。还有一些牛羊也不知道是谁的。有的地方藏民都跑了,想买也没办法,有的时候留了一些钱,解放后给了当地一些补偿。

周士第在陕北后写的《还不算空手》(被收入1937年汇编完成的《红军长征记》)中提到,他们在中打鼓西段六十里的高山上搜获了146只羊,每个伙食单位分了三只。第二天又要到另一个山上搜羊,干部团专门优待他们,每人发了一斤炒麦子做干粮。他们天还没亮就出发,直到黄昏时才回到驻地,但没有发现一只羊,只是上山时发现了一堆干牛屎,后来又看见一个比野牛脚还大的野兽脚痕。好歹最后摘了四五斤野菜回去,不算空手而归。

徐梦秋(到陕北后双腿因冻伤被截去,去苏联治病后滞留新疆工作,后叛变)到陕北后写的《松潘的西北》中提到,到了毛尔盖,他和十几个人分到上百斤牛肉。每天总有十几个小时忙着吃。牛肉炖得烂烂的,配着烧饼吃,别有滋味,虽然什么香料调料都没有。青稞粉不好消化,有时吃多了,涨肚子不舒服,坐也不是,走也不是,睡了也难过。幸好发现了“蛮子茶”,连枝带叶煮得浓浓的,牛饮一大碗,可以帮助消化。

《李志民回忆录》中提到,红三军团到达黑水、芦花地区之后,军团首长交给他所在的教导营一个任务,就是看管兄弟部队从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土司手中缴获的三百多头牦牛和一百多头羊。总部打算让红三军团看守几天,待藏胞返回时请他们认领。部队刚爬过五座雪山,体力消耗很大,到芦花后筹粮困难,大家饥肠辘辘,看到这群牛羊,馋得不行。这些牛羊到底有多少,没人点过数,也没打过收条,杀几只吃没人知道,也说得过去。但教导营严格遵守纪律,没有“监守自盗”,每天挖野菜加青稞熬面糊糊,只能吃个半饱。

三军团的干部就是实诚,不服不行!

教导营尽心尽力看了三四天牛羊,每天还要带出去放牧。有一天,红十一团的领导干部带了一二十名战士找到彭绍辉营长和他,说上级通知可以杀一些牛羊做肉干,过草地时当干粮,所以过来“借”几头牛羊。十一团刚走,十团、十二团、十三团和其他部队都来“借”牛羊,拦也拦不住。李志民很生气,说要去军团部告他们。但没人在乎。

李志民和彭绍辉急忙去军团部告状,才得知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部队没有粮吃,当地藏民都跑光了,地里成熟的青稞没人收割,没收的反动土司的牛羊也无人认领。于是,上级决定,反动土司的粮食和牛羊可以没收;藏民家中的粮食和被土司抢走的牛羊可以借用,地里的青稞可以收割,先打借条,以后再还。教导营离得远,还没收到这个命令。

等到他们返回驻地,几百只牛羊已经被瓜分完了。没办法,只能生闷气。好在第二天,兄弟部队听说他们看管了几天牛羊,一根牛毛也没动过,过意不去,主动送回来一些牛羊肉,但数量不多,分到每个人头上少得可怜。

《王平回忆录》中提到,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的部队连日举行联欢会和篮球赛,并互赠慰问品。九军军长何畏、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一起请三军团的团以上干部吃饭。他们打了几只牦牛,做了十几种牛肉。

《黄火青回忆录》中提到,草地分兵之后,朱德、刘伯承由于坚持中央的正确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路线,为张国焘所不容。张国焘不仅在会议上组织围攻朱德、刘伯承,甚至命令把朱德的警卫撤走、马匹宰掉,使他在生活、安全上得不到保障。时任红三十二军(原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黄火青了解到朱老总的处境后,对张国焘的卑劣行径十分愤慨。当时粮食奇缺,他就让人杀掉了当地土司刚送来的一头奶牛,烤成许多肉干送给了朱老总。

《成仿吾回忆录》中提到,中央红军过了六盘山之后,在一个叫杨家园子的村庄买了几担马铃薯,因为没有水洗,就连皮带泥蒸着吃。毛泽东与大家一起吃。到了另一个村子孟家园,没收了地主的一百多只羊和一些粮食(邓发回忆说还有五六十只鸡)。这下有肉吃了。

牛肉好吃,牛皮、牛骨头也能吃。刘坚的《草地晚餐》中讲述了朱老总与大家一起吃牦牛骨头炖野菜的故事。断粮的时候,前边部队扔下的牛皮,也成为后边部队的美味。草地行军七天,有的人行程没过半就把干粮吃光了。很多人开始吃皮鞋、皮带等牛皮制品。耿飚他们发现,皮鞋在泥水里泡了几天,皮子都软化走硝,被火一烤,发出牛皮的焦糊味,于是认为这东西可以吃。他们就开始吃皮鞋、皮带、马鞍子上的皮部件等。这些东西要在水里煮六七个小时,煮成胶冻状,才能吞下去。杨尚昆也吃过牛皮鞋底和皮带。

《王耀南回忆录》中生动地讲了一个故事。当地藏民不吃牛皮、猪皮,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几个人买了当地晒干的猪皮,用作草鞋的鞋底,又结实又好看。饿急了,就把鞋底子涮涮,切一切放在锅里煮。一看鞋底子能吃,大家就来劲了。时任红一师政委肖华有一条很漂亮的皮带,肖文玖一直想要,他就不给。于是,肖文玖就拿猪皮肉诱惑他,说这条皮带可以煮了吃。他信以为真,就把皮带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煮。不仅如此,他还拿过王耀南的皮包,也准备煮了吃。杨得志的枪套也差点被煮了。专业人士姜齐贤过来凑热闹,发现他们在煮肖华的皮带,就告诉他们,肖华等人的皮带是从国民党那里缴获来的,是熟透的牛皮,经过硝处理,煮不烂,没法吃,汤也不能喝。肖文玖很不情愿地把煮了半天的皮带倒掉了。

肖华一看,白忙活了,就拉几个人,把肖文玖的猪皮鞋脱了,在水边洗洗,切切放锅里煮了。肖文玖只有这一双鞋,也没办法。煮好了,一大堆人,也吃不了多少。

赵章成的皮带是自己用牛皮晒干做的,也煮了吃了。

二、骡马

红军长征时,除了一定级别以上干部有骡马骑之外,还有专门用来驮辎重的骡马。受伤的骡马可以杀了吃肉。断粮的时候也可以杀了吃肉。与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作战,也缴获了不少骡马。过草地时、到陕甘之后,与敌人骑兵作战,打死的马匹也可以吃肉。

过草地期间,王耀南带领工兵连在麦曲河上架桥时,遭遇了胡宗南部队的骑兵。敌兵被打跑,丢下几具尸体和一匹死马。这匹死马帮了工兵连的大忙。他们高高兴兴吃了一顿马肉。

《王平回忆录》中提到,从毛尔盖向东北走出草地约需六七天时间,绵延约500余里。红十一团直属队走到一处林子发现一匹死马,也不知道马怎么死的,有没有传染病,弄来就吃。红三军(军团)教育科长孙毅掉了队,与他们走在一起。他本来不吃羊肉,更不吃马肉,这时也顾不上了,吃得津津有味。西路军失败后,李聚奎他们没有饭吃,只好把马杀了,连骨带肉架在火上烤一下带着血吃。

肖劲光、李志民等人的回忆录中提到,过草地的时候,彭总得知部队断粮,有的连队挖草根吃,有的煮皮带吃,以身作则,马上命令把军部六匹骡马全部杀了,连他自己舍不得骑、经常用省下来的干粮喂的黑骡子也没留下。杀了之后,军机关也只留下一点杂碎。彭总和大家一起吃草根、野草,把胃吃坏了,经常疼得冒汗。肖劲光的胃也吃坏了,到陕北之后养了六七年才慢慢好起来。

三、猪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猪肉吃的比较多。打土豪经常能吃到猪肉。火腿等猪肉制品也有机会吃到。

《杨尚昆回忆录》中提到,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那一段走得实在苦,一到云南就好了,生活也大大地改善了。特别是云南的地主,仓里藏的不是稻谷,而是大米,拿来一淘一煮就行;火腿很多,用刀四面一切,只吃中间最精美的一块;宰了猪,中间挖两块最好的肉,吃了就走,后面来的部队就有意见,因为留下来的肉都臭了。但那有什么办法呢?因为急着赶路,没有时间精心处理这些事。

《李聚奎回忆录》中提到,黎平会议之后的一次行军路上,红一师在一个小镇上休息,正好遇上中央纵队的前梯队。毛、周、朱和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等一起来到红一师师部。那天,师部炊事班刚好杀了一只猪。吃饭时,几位领导看炊事员一下子端上几盘肉,高兴得很。饭桌上,他们边吃边谈,笑语不断,连半个多月愁眉不展的博古也活跃起来,说话很多。

张文彬在陕北写的《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后收入《红军长征记》)中提到,强渡大渡河的时候,朱德到渡口与船工等聊天。快到中午,政治部打土豪,杀了几个猪,送了一个猪肚过来。朱老总让人把猪肚切好,自己来炒。不到一刻钟就炒好。大家一面吃猪肚,一面盛赞猪肚吵得好。朱老总说,我很会炒猪肚,以后你们有肚子,准备点辣椒,我再来帮你们炒!

1934年12月底,张震所在的红十团打下瓮安城。土豪准备过年的物品,成了红军的盘中餐。每单位杀两个大猪,加上羊肉鸡肉,一共六大盆菜,举行会餐。

《黄火青回忆录》中提到,红九军团打下宣威城,发现城里有好几家火腿厂。地方工作部的人员听信坏人谣言,把最大一家工厂给没收了,战士们吃了个够。后来发现弄错了,因行动匆忙也没法纠正(当时红军政策是保护工商业)。出城五六里,又发现一家大地主卖火腿,就把他的上万只火腿都没收了,发给了老百姓(可见地主和资本家的界限有时不好把握)。出城匆忙,黄火青的马夫还拿了两个猪蹄罐头,后来在泸定桥附近煮土豆吃了。

李一氓回忆,过云南宣威时,弄到大批火腿,可惜的是炊事班把它剁成块状,放进大锅,掺上几瓢水一煮。结果火腿肉毫无一点味道,剩下一大锅油汤。但总有聪明人,或者说见过世面的人。有人要了生火腿自己蒸,大家才明白了火腿的妙处。肖劲光的菜格子除了留一格装饭外,其它几格全装了宣威火腿。这让李一氓不禁想起了邵式平。他的水壶不灌解渴的水,却灌了一壶茅台酒,离开茅台镇几天后还有酒喝,令人不胜羡慕。

王首道到陕北后写下的《长征中九军团支队的断片》(后收入《红军长征记》)中,也提到在宣威没收土豪火腿的事,火腿太多,红军吃不完拿不完,就分了很多给当地群众,许多贫民每人分两三个。附近群众争得非常热闹。

从会理到冕宁的路上,李一氓又有了很多收获。前边的部队打土豪剩余不要的东西,有二十八九只火腿,一大坛油泡香肠,好几坛冰淇淋样的蜜糖,一大筐一大筐的蔗糖、藕粉、花生,还有上品的普洱砖茶。云南名产的火腿到通安时已吃光,现在又得了这些,让人非常高兴。这些东西成为后来在松、理、茂时代的黄金回忆。火腿分给整个干部团,公家的菜便是油腻腻的煮火腿、糖冲藕粉、泡普洱茶、炒花生、油煎糖饼子。他自己把菜盒子一格一格地装满油鸭子、香肠、蜜糖(这次跟肖劲光学会了)。

宣威火腿不错,沾益县白水镇的也不赖。王平的红十一团在白水打土豪没收了很多火腿,带在路上顶干粮吃。

四、鸡鸭

鸡很常见,又不贵,红军吃得相对较多。比如,五次“反围剿”期间,红三军团连日作战,生活很苦,干部的身体都不行了。一贯俭朴、治军严厉的彭总下令,各个团每星期想办法给团长、政委炖一只鸡吃,补养身体。

1935年1月1日,耿飚、杨成武的红四团强渡乌江。前一天晚上,按照红军的习惯,耿飚他们正准备开一个联欢会,并尽量改善一下伙食。他的警卫员到很远的地方买来一只鸡,算是团部的年夜饭。他正准备亲自杀鸡,突然接到师部的会议通知。当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由红四团执行强渡乌江的任务。林彪亲自来到红二师师部,向陈光和他下达命令。领任务之后,他赶紧回去布置,制定作战方案,召开动员会,天将破晓时才准备妥当。他这时想起来,还有一只鸡没吃呢。鸡一直在火上煨着,炖得太烂了,已经分不清哪是肉、哪是枣、哪是汤了。这顿饭,他们吃得很高兴。

前边讲过,中央红军在遵义度过了不长一段时间的惬意日子。何涤宙在那里停留十天,在饭店里吃了七顿辣子鸡丁。但辣子鸡丁的质量越来越差,鸡肉越来越少,后来甚至用猪肉充数。

除了鸡肉,鸭子肉偶尔也有。比如,李一氓回忆,何涤宙到大渡河边指导架桥时,就带了一个油鸭子做干粮。

五、狗

红军将领中,爱吃狗肉的可不少。比如贺龙、耿飚、周士第。貌似彭总也喜欢吃,到了朝鲜没少吃。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耿飚右腿受伤住院治疗。医院没有止痛药,与他一起治伤的红三军团一位团长就用喝酒的办法止痛,喝醉了就睡过去。耿飚急于出院,但身体虚弱得不行。他身上还有几块光洋,那位团长就建议他买条狗。于是,他让警卫员跑了二三十里路买到一条狗,整条煮熟闷透,送到病房里。他与那位团长吃肉喝汤,连骨头都砸碎吃了。狗肉确实大补,十天之后,他的伤口封口,有了力气就拄拐赶回了部队。1943年,耿飚在延安看望贺龙时,贺龙还提到,听说他炖狗肉很有板眼,两人于是热议了一番。

强渡乌江之后,少共国际师与红一师在江边某地会师,搞了聚餐和联欢晚会。一师政委黄苏是广东人,参加过广州起义,性格豪爽,热情好客。他弄了一只小狗,亲自动手烹烧广东风味的狗肉来招待肖华他们。肖华本来不吃狗肉,但这次狗肉筵席的滋味,使他久久难以忘记。

李一氓回忆,从会理出发到冕宁,一共是8个晚上的夜行军。有一天,一些同志晚上吃了桐油炒狗肉(误用了桐油),饭后行军时,被风一吹,翻腹倒肚地呕吐,都掉队了。到达宿营地好久才收拢起来。

六、鱼

《杨尚昆回忆录》中提到,1934年10月16日傍晚,他同彭总检查部队出发情况归来,走在于都的小街上。彭总突然拉着他的手说:“明天就要离开苏区了,今天我请一次客,留个纪念!”说着,彭总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光洋,买了两条鱼,一瓶酒。彭总素来生活简朴,
很少花钱。这一块发了黑的光洋,是他用每次分得的伙食“尾子”攒起来的。

长征途中曾任红五军团保卫局长的欧阳毅回忆,过了遵义,一军团保卫局长罗瑞卿打土豪,送了一点缴获给他。到了另一个地方,五军团政治部打土豪,分了一些东西给保卫局,他把罗瑞卿和三军团保卫局长张纯清请来,又请了三军团政委杨尚昆,招待了众人一顿,给他们留下难忘印象。他还送了一条大鱼给彭总。彭总知道不是专门买来送他的,就收下了,还坚持留他一起吃饭。

《耿飚回忆录》中提到,走到草地北边的边沿地带时,水沟里有了鱼。草地里的鱼也怪,见了人也不怕,照样在水边上“悠哉游哉”。于是他们便钓鱼充饥。用枪通条磨尖,弯个钩,随便抓个蛤蟆虫子什么的做诱饵,便能把鱼钓上来。草地上大多是无鳞鱼,钓到的鲶鱼大头阔嘴,嘴巴上有两条须,大的有七八斤重。由于他们身体虚弱,把这么大的鱼拖上来,真象牵牛一样。尽管少油无盐,清水煮鱼有一股腥气,但总算可以支持下来了。

红二方面军过草地时,过噶曲河以后,草地上的小河水洼很多,贺龙发动大家钓鱼以补充食物。草地上的鱼从没见过人,又多又好钓。大家学着贺老总的办法,把缝衣针弄弯作钩,吊上一节线,一会儿功夫就可以钓上十几条。但无盐无油,难以下咽,廖汉生有了罗炳辉之前送的二两盐巴,每次在鱼汤里放进一小撮,味道既鲜美又长力气。

七、各种野味

肖劲光回忆录中提到,长征路上,他们吃尽千辛万苦,但也品尝过一些稀奇和有名的东西。路过湘南、广西,他们吃过猫肉,有的人还吃过猴子肉。

野羊可以吃,貌似还有人专门打野狗吃。《杨得志回忆录》中提到,他们在草地中还碰到一种鸟,个头比小牛还大,有的同志说是鸵鸟。但和后来在公园里见到的鸵鸟完全不一样。还碰到过一次野羊群,上百只野羊排成多路纵队飞快地从他们面前通过,很有气势。李一氓回忆,过草地时,董必武与他们几个人走在一起,有个同志送董老半只野羊腿,董老知道李一氓他们烹饪手艺高,就交给他们来做,做好之后与大家分享。

《耿飚回忆录》中提到,走出草地,就见到了飞禽走兽。首先发现的是一种野鸡,遍体花翎,有七八斤重。再往前,就发现并猎到了野猪、黄羊,于是饥饿的威胁逐渐减少。

走出草地到了巴西,李志民遇到了老乡张平凯。一年不见,张平凯得了疟疾,勉强跟着干部团行军,瘦得不像样子,差点就出不了草地。他感到很心疼,扶着张平凯回到驻地,送到医院治疗。恰巧有个战友给他送来一只在山上下套子抓的五六斤重的獾子,给他补养身体。

经过一年长征,大家都一样,拖得精疲力竭,饿得脸黄肌瘦。李志民也是带病长征,身体瘦弱,但自认为比起伤病员来,自己还算一个“壮汉”。于是,就把这只獾子交给伙房,杀了煮给张平凯和几个重伤病员吃。说实话,一点点獾子肉,让一个人吃,也能一口气全吃掉。煮好后分给重伤病员,每人只能吃几块肉,喝一小碗汤而已。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一块獾子肉就表达了李志民的一片心意。建国以后,张平凯见到他还常提起獾子肉的事。

老鼠也算野味吧。广东、福建人本来就吃田鼠。

《裴周玉回忆录》中提到,过草地时,如果遇到干燥的地方宿营,每个人都想找一点食物充饥,如找老鼠洞,挖出老鼠熬汤解解馋,或捡蘑菇、找野物,但大都是空手而归。

红二方面军过草地时,每个人的干粮有限,余秋里左臂受伤正在养伤(一直没有手术条件,后来被迫截肢),卢冬生给了他一些吃的,几天就吃完了。之后只好挖野菜、找牛羊皮充饥。偶尔捉到一条鱼或者田鼠,就是最好吃的。他有一次行军时与红三十二军(原红九军团)走在一起,罗炳辉不知用什么办法捉到几只田鼠与他分享,那是他印象里最好吃的一顿美味佳肴。有次一个战士捡来一个破鼓,把鼓面割来煮了吃,又硬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

没见到有人回忆长征途中吃蛇。估计也有人吃。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黄火青在红九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部队在外线打游击,每天只有米吃,再加上扫帚苗和竹笋,没有盐。有一天,警卫员打死一条蛇,1米长,没有水洗,剥皮煮熟了就吃。那是他第一次吃蛇,馋极了。

(浏览 91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