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鲁笳(1917.2~2011.5),男,原名陶国葆,1917年2月出生,江苏溧阳人,早年就读于江苏溧阳私立同济中学、江苏省立常州中学(今常州高级中学)、上海复旦实验中学,后入南京中央大学旁听。1936年夏在河北石家庄参加革命工作,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石家庄总队总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
1917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早年就读于江苏溧阳私立同济中学、江苏省立常州中学(今常州高级中学)、上海复旦实验中学。后入南京中央大学旁听。其间曾回乡任小学教员。
1936年,夏赴河北石家庄扶轮学校任教,并兼《北光》杂志社编辑。不久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石家庄总队总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2月起,任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部长,晋冀鲁豫区委组织部干事、组织科科长。
1940年,任昔阳、平定、和顺三县中共中心县委书记。
1941年起,先后任太行第二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
1945年3月,任太行第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1947年7月起,任太行区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副书记。
1949年2月,任太行区委员会书记兼太行军区政委。
1949年9月后,任山西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省委书记、省委第一书记。
1953年6月,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兼山西省军区政委。
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
1964年3月,陶鲁笳最早向毛泽东汇报了大寨和陈永贵的事迹,在毛泽东提倡“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5年3月,任国家经委第一副主任兼中央工业交通政治部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1973年7月起,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政委。同年8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
1981年到国家体改委工作,1985年2月任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
1988年4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1年5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陶鲁笳是第一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