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报复:也谈关家垴之战(二)
锦轴坊
编者按:前文介绍分析了关家垴战斗交战双方,编制、人数、武器弹药、伤亡、战果等基本情况。本篇重点阐述百团大战前两个阶段和第三阶段初期情况,由此引出冈崎支队是如何进入根据地这一关键话题。
全文:4746字,阅读时间:约13分钟
中共发动百团大战有其特定历史背景。1940年春夏,纳粹德军横扫欧洲大陆。小鬼子很鬼,企图趁西方势力无暇东顾之际,跟着打秋风,“迅速解决中国事变”。当年5月,日本出台《以昭和15、16年为目标的处理中国问题策略》,提出在1940年底以前,要通过一切手段全力压迫国民党蒋介石政权,使其屈服。
为此,鬼子打了一套颇有章法的组合拳。首先,发动枣宜会战,占领宜昌、威胁重庆,在军事上给国民政府造成高压态势;其次,通过外交手段迫使英、法两国关闭中越、滇缅公路,彻底切断对华援助陆上运输通道;第三,政治上,加紧“桐工作”,诱降国民政府。
《说唐》里面,混世魔王程咬金靠着三板斧横行一时。八百年后的鬼子比程四爷凶狠千百倍,用三板斧唬住国民政府后,转身对华北抗日根据地下了死手。
1939年底,冀中的鬼子行动异常,军区政委程子华通过密电将情况反映给八路军总部。为了保障交通线,鬼子这回修路换了新招数:公路比地面高出五尺;路两旁是下窄上宽的梯形封锁沟,沟深一丈左右,沟面宽一丈五六,沟底宽六尺。根据地被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块,八路军运动受到严重限制。密电指出,“绝对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
总部也从中嗅到了危险,鬼子如此做法必定有战略和战术上的阴谋。朱德和彭德怀不断提醒各部,对此丝毫不能忽视,必须从总体上认识,并积极谋划应对方法。这种情况很快从冀中蔓延到整个华北。在很多主要道路上,鬼子据点相隔仅一里多地,甚至不到一里地,给八路行动造成严重困难。刘伯承指出,鬼子是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网,据点为锁”,对我实施“囚笼政策”.
国际、国内以及敌我友三方态势,都预示着1940年对于华北八路军而言,将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1940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三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呼吁“全国应该加紧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危险与困难”。7月22日,朱德、彭德怀、左权签署发布破袭正太路战役的预备命令,战役重点是打破鬼子进攻西安的企图、打破“囚笼政策”、“较长时期内截断正太路”。作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8月10日前完成战役准备工作。8月8日,发布战役准备命令,限于8月20日开始战斗。同时,要求参战各部队做好战前侦察工作,重视掌握破坏战术,“战役成果之大小,主要看破坏正太路之成果而定”。
百团大战战役准备工作包括侦察、破坏战术演练等等,都是秘密进行的。385旅长陈锡联等旅团一级干部,亲自到铁路沿线化装侦察。身为爆破专家的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与师政治部敌工部长项本立,从辽县坐马车来到榆次,化装上了正太路上的火车。项本立打扮成富商模样,王耀南是江西萍乡人,路上怕南方口音露了馅儿,扮作“哑巴”跟班。两人一路上仔细观察阳泉、娘子关、井陉等地工事、桥梁等战略要点的详细情况。到正定下车后住进旅馆,王耀南凭着记忆连夜把侦察到的情况一一画了下来。这么重要的东西,肯定不能带在身上,项本立通过地下交通站把绘好的图送回根据地。
忙完工作之后,两个八路大官儿就在鬼子重兵把守的正定城里,堂而皇之、悠哉游哉地开启了“逛吃”模式。王耀南回忆,“我和项部长上街买了些烟、酒、点心,逛了逛街,在外面吃了中饭才返回旅社”。
如此传奇经历,如果拍成电视剧一定非常精彩。
初步掌握了铁路沿线情况,下面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破坏战术。战役目标是掐断正太路,破坏战术自然以扒铁路、爆破沿线桥梁和隧道为主。爆破相对简单,安好炸药,一拉导火索,远远躲起来等着听响就可以了。可铁路咋办?晋冀豫根据地的八路,除一部分老红军外,大部分是山西河北等地新参军的农家子弟,很多新兵连火车都没见过。即便把机车、铁轨放在跟前,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要说八路里面对铁路最熟悉的,莫过于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下辖的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他们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影视、文学作品《铁道游击队》的原型。铁道游击队从队长到战士,几乎一出生就和铁路打交道,运用起破坏战术来自然是行家里手。可他们远在山东枣庄,解不了正太路的渴。
还得说王耀南脑子灵活、主意多。他硬是带着人从寿阳附近一个叫马首的小站,“偷”回来200米铁路。这200米可是铁轨、枕木全须全尾,连根道钉都不差,足足用了200多匹马才拉回来。王耀南把这些东西弄回来之后,又请129师参谋长李达帮忙,弄来10几万斤道渣做路基,硬生生复原了200米铁路。引得不少老乡来看热闹,有胆大的孩子还上来问,咱这儿是要通火车吗?
八路军在破坏敌人铁路,铁轨中间右侧穿军装者为王耀南
不是说要打仗嘛,八路怎么修起铁路来了。反应快的读者可能一下子就明白了:王耀南这是打算搞现场教学。他亲自站在主持修建的铁路边上讲解、示范,要求战士在限定的时间内拆除道钉,分解铁轨和枕木;要求战士挖空一段路基,再将其伪装成原状,火车开过来难以发现,一下子就出轨了。
一切都在秘密之中进行,可这么大的行动很难做到绝对保密。鬼子不是没有察觉,只是狂妄自大惯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日方史料显示,百团大战之后鬼子总结教训,从司令部到一线警备队“事后回想,确有先兆”,八路在战役发起一个月前,“即令很多密探侦查”。《华北治安战》记载,“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司令部所在的阳泉,在盂兰盆会(笔者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期间,发现很多平日未曾见过的健壮男子前来游逛,市场上卖东西的人有半数换了新人。事后查明从8月前后经常出入阳泉车站的一个男子,据说是共军某部的参谋长。”而且,“石门(笔者注:河北石家庄旧称)地区发生丢失修理铁路的工具,以及铁路仓库起因不明的火灾等情况”。
1940年8月20日晚8时整,晋察冀聂荣臻部10个团向正太路正定至娘子关段;129师刘伯承、邓小平部8个团向正太路榆次至寿阳段;120师贺龙、关向应部向同蒲路北段,同时发起攻击。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
在八路凶悍迅猛的攻击下,鬼子被完全打懵,“根本弄不清楚各方面的情况,经过二、三天后,才逐渐判明”。8月21日天刚亮,报捷电报通过电波不断传送到总部电台:129师386旅占领寿阳西南之芦家庄站,将10余华里的铁路及设施破坏殆尽;晋察冀聂荣臻部占领井陉煤矿,矿井机器全部炸毁;120师358旅歼灭日军200余人,活捉10余人······。22日,根据各部报上来的情况,总部经过汇总发现,参战总兵力达105个团,百团大战由此得名。
为彻底破坏日军交通线,运送缴获物资,八路动员了大批群众参与其间。出于提高群众积极性的考虑,129师政治部于8月24日,也就是百团大战开始的第三天,就出台了《关于搬运胜利品》奖励办法。其中将战利品分成甲乙丙三类:电线、电灯泡、卫生器材等较为稀罕的物件,被划为甲等;发电机、各种工具等属于乙等;粗笨的铁轨是丙等。令人不太理解的是,对八路来说发电机不是更稀缺吗,为什么给划到乙等。或许是因为发电用的汽(柴)油短缺?也未可知。反正129师当时就这么规定的。
百团大战中缴获的电线
既然战利品分了等级,奖励自然也有区别。八路给上缴战利品的群众直接发奖金:1个灯泡1毛钱;20斤电线1块钱;铁轨有两种规格,奖金也不同,720斤1根的每根20块,360斤1根的每根10块······。
八路在百团大战中提出的口号是:“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条枕木,不留一座桥梁”。主力部队主要承担对日作战任务,破路工作更多要依靠群众,《太行革命根据地大事记述》记载,仅晋中地区参与破路的群众就达到7万人。各部队政治部承担起组织、指导、管理群众参与破路的工作。
群众参与破路
120师政治部民运干事王建功回忆,宣传动员之下,上至五六十岁的老汉,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参与到破路当中。铁路被彻底破坏,先把铁轨和枕木分解拆开,然后把铁轨架在枕木上点火烧,烧红了再用大锤猛砸使其扭曲变形,完全报废。电线杆连根刨出来,剪断电线,绝缘子砸碎。绝缘子这个名字听着陌生,实际就是电线杆上白色的小瓷瓶,用来连接电线用的,大多是陶瓷制品。
破坏敌人铁路
到9月10日,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取得了重大胜利:陈赓曾写道,“我以精锐之师,半月内毁灭所谓敌人的‘大动脉’正太路”,“一条完整的铁路,一时变成了破烂不堪的荒地”;井陉煤矿“最重要的新矿,所受破坏最大。至少半年不能出煤”;晋察冀部队两度攻占娘子关,将国旗插上关头;同蒲、平汉铁路被截断,白晋、沧石公路也遭到严重破坏。
真实的鬼子完全不是神剧中那副痴傻呆苶(苶,发nie音,二声)的样子,吃了这么大的亏自然不甘心,很快就从慌乱中反应过来,制定了对八路分区、分期,各个击破的第一期晋中作战计划(也称第一次反击作战)。鬼子派出若干批大队(营)级规模部队,从8月30日到9月18日,深入根据地进行“扫荡”,冈崎支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第一期晋中作战未能对八路造成重大威胁。
独立混成第4旅团长片山省太郎回忆,“村民正如‘空室清野’的标语那样,几乎逃避一空不见踪影”,“八路军的······游击行动非常灵便”,“日军的行动”“比起轻如猿猴的八路军来显得十分笨拙。”鬼子片山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部队“任凭如何拼命追击也难以取得大的战果”。
与此同时,鬼子开始从华北各地调兵。到9月3日,近2万人的援军已抵达正太路东西两端,准备合围八路。
参加“扫荡”的日军
针对敌情变化,从9月20日起八路改变打法,由交通破袭战转为攻克日伪据点。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共拔除敌人据点2000多个,129师光复了榆社县城。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战斗,部队非常疲惫,伤亡减员较为严重,亟待休整。10月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命令,第二阶段作战结束。
鬼子的报复来得很快。10月6日,河北武安日军800余人,进犯武安、阳邑一带;10日,山西辽县、武乡、潞城、襄垣等地日军3000多人,向榆社、辽县、武安之间的浊漳河一带“扫荡”。10月11日,日军开始第二期晋中作战,独立混成第4旅团由辽县往南,36师团由潞城往北,合击辽县、涉县、潞城、武乡之间的八路军,企图一举消灭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部。百团大战进入以“扫荡”与“反扫荡”为主的第三阶段,
鬼子的报复既快又狠,异常残酷、恶毒。鬼子进入根据地后,推行“三光政策”到处烧杀。10月19日,彭德怀、左权致电中央称,日军所到之处见人即杀,见屋即烧,见粮就抢,声称“报复”,“企图变我根据地为焦土”,“民众受害极大”。山西和顺石拐镇先后被烧了5次,几乎片瓦不存。沁源一个县,被害群众高达5000多人,
鬼子俘虏供认,晋中作战开始前,在山西襄垣夏店镇车站前,第222联队第1大队长桥木正少佐,集合全体士兵传达方面军命令:这次作战目的,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消灭八路军和八路军根据地内的人民,因此凡是敌人区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应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水井一律要埋死或投下毒药。
日军俘虏
八路军对“扫荡”的日军节节抗击。10月14日,129师新10旅在和(顺)辽(县)公路弓家沟设伏,歼灭日军一个运输队,击毁汽车40余辆。10月17日,鬼子撤退。
三天以后的10月20日,鬼子即对太行区展开了第二次“扫荡”。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和36师团各三个支队约4000余人,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向清漳河两岸,麻田、左会一带“扫荡”,重点还是八路军首脑机关。
当天一早,冈崎谦受率领他的部下从武乡东村出发,取到武家庄、长乐村,自西向东侵犯根据地。路上很顺利,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八路似乎销声匿迹了。老鬼子冈崎安安稳稳地住进了蟠龙镇。殊不知,他的末日即将来临。(未完待续)
(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德怀传》
2.《王耀南回忆录》
3.《黄镇文集》
4.《山西新军决死第一纵队部队发展史》
5.《王建功回忆录》
6.《一二九师在涉县资料选编》
7.《战火纷飞的武乡》
8.《山西抗战口述史》
9.《华北治安战》
10.《太行革命根据地大事记述》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武乡县史志研究室):也谈关家垴之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