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食的重要性,历来为兵家所重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军队,由于性质不同和所处地位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措施,来保障粮食的供应,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十分激烈的战争。曾经有一个八路老兵讲了一个故事,日寇在沦陷区搞“强化治安”时,在大街的墙上写了一条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企图禁止老百姓给八路军供粮。结果第二天一早,这条标语被人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撰文:徐平 供稿:《中华遗产杂志》 (来自:腾讯图片)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粮食问题相当重视。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机构到军事组织,建立了一整套的运作系统。但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军阀大混战,百业凋弊,民不聊生,粮食供应方面,只能先保证中央军,然后是各战区一线部队,最后才是其他杂牌军。图为1945年,湖南辰溪,受雇于军方的舢板运送军需品和粮食。供图:知之 (来自:腾讯图片)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占领了东部产粮区,封锁海岸线,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关税不复存在,加上沦陷区人口大量迁入后方,不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粮食供给都越来越困难,只能寄希望于西部一些贫穷的省份。图为云南昆明,穿过城市的运河成为运送粮食的重要通道,画面右侧河堤上的小路是运粮的路上交通线。供图:知之 (来自:腾讯图片)
国民政府先后实施过征购和征借、田赋征实等战时土地与粮食政策。所谓田赋征实,就是以征收实物取代征收货币田赋。目的是由国家掌握大量粮食,保证军粮民食供应,稳定币值物价,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粮食首先用于保证军粮供应,继而是公粮,最后才用于民食调剂。这套方法对于稳定大后方、坚持持久抗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图为1945年,两位壮丁(中间二人)与两位老兵的身体状况比较。供图:知之 (来自:腾讯图片)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依靠的是另一套粮食保障供应系统。八路军原本也有可靠的粮食来源: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国民政府按八路军4.5万人的编制数每月发粮。1940年11月后,国民政府中断了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供给。此时战场缴获就成了重要的补给来源。沙飞/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1942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持久的战火,令原始小农经济全面崩溃,大量农村劳动力被送往前线,农民的生活越发陷入困顿。八路军只能自谋生路——开荒种地,大生产运动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起来。图为1942年,晋察冀边区,八路军与当地民众的劳动场面。沙飞 (来自:腾讯图片)
大生产运动最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随即发展到各根据地、各部队。图为1940年,晋察冀根据地的农贸市场。沙飞/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拥护减租减息政策。俄国庆提供/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1944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粮食获得大丰收。当年12月至下年初,晋察冀边区召开了第二届群英会,表彰战斗英雄和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模范。大会还举办了学文化、抓生产的综合展览。图为展览期间,根据地军民观摩学习晋察冀报社的轻便印刷机和铅笔版。摄影:顾棣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1941年,八路军抗敌剧社的演员和部队士兵一起用餐。沙飞/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九一八事变前,日军驻中国东北兵力不多,军粮由国内或朝鲜运到东北,也有极少数是在中国东北当地购买,还有一部分来自台湾。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粮食主要由在东北的日本开拓民生产提供,少数由国内供应。这些开拓民都是来自日本本土的无地、少地的农民、军属、未成年人和退役军人,由日本政府提供耕地、种子、农具、牲口、房屋以及资金。图为抗战初期,日本开拓团成员在东北种地。供图:知之 (来自:腾讯图片)
日军发明了“军票”,作为一种强制流通使用的代用货币,在占领区征发军用物资。被强征的百姓,可以用军票到日本商社购买布匹、煤油等生活用品。但军票缺乏储备金做后盾,因此到后期滥发严重,贬值如纸。操控这些军票的派遣军总司令部主计大佐新庄健吉曾承认:军票没有任何保证。这不过是换一种名目的抢劫。图为“军票”。吴雍提供/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为了满足其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需求,日军想尽了各种方法。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日军的补给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另谋出路,于是日本政府搬出了一个叫“现地自活”的政策,即规定占领军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保证自己的后勤补给。图为1938年1月20日,南京市区,侵华日军强行征集民间各种运输工具运粮食。文化传播/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日军需要的各种物资及补给品均抢自中国战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资源更是捉襟见肘,于是变本加厉地要求侵华日军不仅要做到给养自给,“以战养战”,还要更多地掠夺中国的物产,变占领区为“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图为1937年10月5日,上海淞沪会战,日军士兵用当地居民的婴儿车搬运粮食。滨野/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为此,日伪统制了沦陷区的粮食,并组织“抢粮队”、“运输队”到游击区、抗日根据地抢粮。日军的“扫荡”,一般以春秋两季为多,更多是在九月到十月间。选择这个时机的理由是,此时青纱帐已倒,便于搜寻中国军队的踪迹;庄稼刚刚收获,便于抢掠粮食。图为1940年,海南岛永兴,准备出发扫荡的日军。供图:知之 (来自:腾讯图片)
日本和平学研会有一份200多名日本老兵回忆资料,据称,1943年前,日军就已经很艰苦了,吃抢来的麦粒,掘野菜,作战时期,后勤补给常常跟不上,地里的青麦、青禾、青豆,以及青蛙和蛇,都是他们最好的食物。而抗战影片中经常出现的日军进村掏鸡窝的场景,并非虚构。图为1939年,海南岛,肩扛香蕉的日军士兵。文化传播/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1937年10月20日,淞沪会战,朝战壕内投递饭团的日军后勤补给士兵。文化传播/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反“扫荡”开始前,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把粮食、衣物埋在地下或挖洞坚壁起来不让日军抢走。沙飞/FOTOE (来自:腾讯图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八路军研究会):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