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必须死

?

?

这个话题也是挖了很久的一个坑了,感觉阅读量不会太大,所以一直没认真写,最近没啥好话题,于是决定把这个坑填一下。还是老套路,我从头到尾写一遍,文章贯穿半个多世纪,从他发迹到被击毙,都写了。

1

?张灵甫

张灵甫出身农村,家境殷实,在他们那一带算有钱的,他一直是个读书苗子,一开始读了个师范,毕业后本来去教书了,但是不太安分,又跑去北京考大学,顺利考上了北大历史系,不过很快就辍学了,因为缺钱,可见当时读大学花销不菲,哪怕殷实家境也扛不住。这个时候有了第一个老婆,两口子没过几年就离了。

离开学校后的张灵甫去河南参军,正好碰上黄埔开学在招生,他作为热血青年,前往黄埔参军,运气还不错,黄埔四期。我们反复说,黄埔前六期才能成为蒋委员长的骨干,来晚了就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

他们第四期将星云集,比如大家熟知的胡琏、林彪,都是黄埔四期的。

不过得多说一句,黄埔当时是速成班,每个学员在学校里只有半年的学习期,大家想下自己读书时期半年能学到啥?基本啥也学不到。

所以黄埔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它的教育水平高,而是它把教出来的学员直接投入到战场了,接受炮火的洗礼,在尸山血海中成长。

?

这倒是有点像我们之前文章讲《中国人才流失那么严重,为啥还能发展起来》中提到的,中国的企业家和技术骨干们都是在实战中拼杀出来的,尽管学校里毕业的顶级人才大量流失,不过环境最锻炼和塑造猛人。

当时有句话,叫“保定的教室,讲武堂的操场,黄埔的战场”。中国当时最猛的三个军校,保定是最像个军校的,需要七年才能毕业;国军当中高层主要是“保定系”的人,包括蒋委员长也是保定军校出身。云南讲武堂操练最专业,咱们的朱德元帅就是讲武堂出身,黄埔主要是在战场上成长,枪炮不长眼,如果不幸被击中就认了吧,运气也是个关键因素。

这也留下一个大问题,黄埔同时为我军和国军培养人才,由于学制太短,他们在学校也没学到啥,到了工作岗位边学边用,很快都被自己周围环境给同化了,前者变成了现代军队的指挥官,后者染上了军阀部队的习气,后期风格完全不一样。这一点我们慢慢说,大家很快就理解了。

咱们回到正题,继续说张灵甫。在北伐过程中,国军打得非常一般,主要的硬仗都是桂系军阀给打的,中央军一言难尽,倒是迅速壮大,不断收编其他队伍,民国就这样,打不过就投降,军阀之间打仗就跟玩“贪吃蛇”似的。

“北伐”开打的时候蒋委员长手底下才几万人,打完成了几十万,战争开始时的连长基本成了团长,张灵甫也不例外,成了“第一师”的一个营长。

我们前文反复提到过这个第一,这是蒋委员长黄埔军校骨干组成的一支队伍,属于“嫡系中的嫡系”,逃跑将军孙元良就在这支部队里。这支部队干得最牛逼的一件事,当初攻下南昌,全军搞联欢,军阀部队一个反攻,差点全军覆没。孙元良也是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逃遁技能,为将来逃出淮海埋下了伏笔。

张灵甫的风格就是作战英勇敢打敢冲,多次带领突击队率先发动进攻,了解军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种尖刀队伍非常危险,如果对方早有准备,第一批上去的迅速就打光了,一般称为“火力试探”。偶尔对方没准备,尖刀部队上去直接解决了问题,也就立功了。

张灵甫多次搞这种冒险,升迁很快,但是受伤次数也很多,所幸没中要害。这个过程中,军官迭代很快,第一师原来那个师长在河南被阎锡山的武装小火车给打伤了,黄埔一期的胡宗南顶替了师长,胡宗南从此成了黄埔军校毕业生里在大陆军衔最高的人。

随后第一师被调去围剿红军,跟着红军到处跑,一路追到了陕西。胡宗南此后一直留在陕西防着红军,成了“西北王”。

到了陕西后,第一师在陕西大扩军。表现优秀的军官升了一级,张灵甫也就从营长升级到了团长。

很快的,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张灵甫跟着胡宗南继续去围剿红军,双方在松潘高原上打来打去,艰苦到了极点。国军后勤给养充足,但依旧大批士兵被饿死,红军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多年以后,毛主席说,我们唯一欠下的债,就是从藏民那里拿走给养,这些我们将来必须要还。

而且大家知道的是红军翻雪山,可能不知道,张灵甫他们也跟着翻。不过国军动作太慢,啥也没追到。

一场仗打下来,胡宗南病重去南京养病了,张灵甫也形销骨立。国军那边给养充足都成了这样,红军这边更是惨不忍睹,这也是为啥后来这些到了陕北的士兵形成了我军的军官团,这些人无论是体力还是心力,都是超人的存在。

也就在四川这几年,张灵甫认识了他的第二个老婆,两人很快结婚。

然后就出事了,非常大,有个专用词,叫“古城杀妻案”,说的就是张灵甫把自己的老婆给杀了。

至于原因,以前是很清楚的,民国时期大家都说是因为他怀疑他老婆有外遇。后来他的副官在济南战役被抓了,关进战犯管理所,这人写回忆录的时候也说是因为张灵甫以为自己戴绿帽子了。不过这几年谍战片火了,又有新说法说是张灵甫以为他老婆是共产党。

杀妻这事本来没闹大,一开始被报纸披露后,张灵甫媳妇家人跑过来要说法,他躲回部队死活不出来,去找公安局,公安局又说军队的事不归他们管;找军队,又装作没这事。

本来眼瞅这事就要过去了,也是该张灵甫倒霉,正好张学良的老婆路过陕西,听当地人说“团长杀妻”。张夫人正好是个新派女性,气不打一处来,带着报纸就去南京跟宋美龄聊上了,宋美龄作为更新派的女性,立刻跑去向蒋委员长告状。

?

蒋当时正在提倡“新生活运动”,要求大家“礼义廉耻”,听说出了这事,自己的门生杀妻了,当时也不认识这个学生,立刻就怒了,让军事法庭把张灵甫抓过来法办。

张灵甫随后入狱,被判了十年。不过运气不错,因为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了。

2

?抗战爆发

抗战爆发后,需要人才,于是就把监狱里关押的军官们都给放了出来,他改了个名字,以前叫张钟陵,字灵甫;现在改成张灵甫了,名和字对换了下。赶紧又娶了个媳妇。

工作还没安排,老上司不要他了。正在迷茫跟着谁混,王耀武找来了,从此他就和74师扯上了不解之缘。

王耀武这人我们在这篇里介绍过《从国军名将王耀武看国府大败局》,这人在国府里算少数几个强人,他的队伍非常能打,而且坚持军人经商,赚了不少钱,用这些钱在军队内部打点,跟各方关系都非常好。他知道张灵甫是一员猛将,所以就把张灵甫要了过来当参谋,从此他俩以后混在一起了。

张灵甫打的第一仗就是淞沪会战,抗战爆发的时候王耀武的队伍还在宝鸡那一带防着红军。蒋委员长调他们去上海参战,全军坐上火车,顶着日军的空袭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后,王耀武的51师和其他两个师拼凑在一起,就凑出来一个74军——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74军(后来叫整编74师)就这么上线了。

一到淞沪战场,王耀武的队伍就被投入到了最惨烈的“血肉磨坊”罗店,中日双方在那么小的一块地方投入七八万人,双方天天肉搏;最惨烈的时候,一个营几百人上去,十分钟就被打光了。不过这个过程中张灵甫一直都是个参谋,并没有带兵打仗,带了几个人在那里挖战壕,我看有些书说他在淞沪领兵英勇作战,显然是在瞎编。

很快地,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战场已经陷入崩溃的局面,国军全线崩溃。蒋委员长决定让所有部队撤出上海,这时候74军又成了后卫,跟随大部队一起退往南京。这个时候由于军官们伤亡太重,张灵甫被提拔成了团长,才开始执行断后任务。

随后的事大家也知道,日军攻陷上海后很快直扑南京,准备攻下南京后逼迫国府投降。

74军又在南京城下跟日军死磕,不过经过淞沪战场的消耗,此时已经疲惫不堪,结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所有战线上都痛苦至极,张灵甫所在的305团也鏖战好几个昼夜,军官士兵都伤亡惨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南京保卫战已经没有了悬念,又一次发生大崩溃,各支部队都竞相逃命,跑路过程中伤亡非常大,74军的队伍到此为止已经伤亡过半,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

张灵甫这次战斗中表现比较猛,由于冲得太靠前,很快肩膀被击穿,王耀武担心他死在战场上,于是强行让人把他从火线上抬了下去,转入后方养伤。

3

?万家岭大捷

?

一般来说,张灵甫的成名之战是在万家岭大捷,不过仔细研究过之后,发现事情比较复杂。

这事发生于1938年武汉会战中。这场仗日军打得没头没脑,到处乱窜。不过国军战斗力也比较差,硬是被到处乱窜的日军次次都给捅穿。

直到国军高层发现日军一支战斗力比较弱的106师团。这个师团大家看番号就知道不咋样,日军战斗力强的都是番号靠前的,比如第一,第十师团,都是战斗力比较强的专业团队,106师团,这个师团是战争爆发后后备役组成的杂牌。

这个师团一万多人到处瞎溜达。溜达到了万家岭那一带的时候被国军十多万人给围住了,其中就有74军的队伍,而张灵甫,此时就在74军里当团长。

十多万国军一起上去围殴,日军左冲右突,硬是没跑出去,伤亡万余人。这是整个武汉会战期间日军伤亡最大的一次。

?

这个过程中,74军强攻下来了战略制高点张古山。那是个关键出口,并且堵在那里好几天,日军反复冲锋,也没拿下,为后来围歼这个师团打下了基础。田汉先生创作的《74军军歌》里,就有一句“张古山,血染红”,说的就是这事。

也正是这次战斗中,日军106师团基层军官伤亡殆尽,没人指挥作战了,日军紧急空投了两百多个基层指挥官,有一些飘国军阵地去了,真是“落地成盒”。最后日军再飞机轰炸开路,跑掉了几百人(也有说法是跑了一两千人)。

参加万家岭大捷有十几个师,后来国府发了嘉奖令,里边说功劳最大的应该是粤军第四军,这是战区司令薛岳的嫡系,我军南昌起义的队伍,就是从这支队伍里脱离出来的。

伤亡最大的是74军,张灵甫的旅伤亡也极大,得了个四等云麾勋章,《潜伏》那个电视剧里余则成刺杀叛徒有功,得的就是这个三等云麾勋章。一般给基层军官,余则成就是个少校,所以给他很正常。

?

国府里真正有含金量的是那个“青天白日勋章”,在大陆发出去两百多枚,大家在电视上见到的那些国军熟悉的名字,基本有这个勋章。张灵甫从始至终也没拿到这个,说明在国府高层眼里,张灵甫的功绩在两百以外。

?

以前说是张灵甫在这场仗中奇袭日军阵地,顺利拿下张古山,不过翻开蒋纬国主编的编写的国军战史,却没有看到有这事。国军打的是正儿八经的攻坚战,先炮火准备,然后步兵冲锋,没有“奇袭”一说。

而且我仔细查看了国军战史里万家岭大捷那部分,里边也没提张灵甫(也正常,当时他还是个团长),倒是一再提起王耀武。

后来王耀武去见蒋委员长,故意提起张灵甫,希望在委员长这里挂个号。

?

没想到蒋对张灵甫竟然有印象(蒋的记性特别好,尤其是记人,过目不忘),说是不是那个杀妻狂魔?可见直到1938年年底,张灵甫依旧在蒋委员长那里名声依旧很差,还停留在杀妻那个阶段。

74军真正的高光时刻是在上高会战,此时已经1941年了,张灵甫才是个副师长,所以说张灵甫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是军阶太低,王耀武一直比他高得多。

?

他甚至没法跟我们前文提到的逃跑将军孙元良相比,孙元良在抗战爆发前已经干到了德械师的师长,张灵甫跟陈诚、李宗仁、白崇禧他们就更没法比了。

在这次会战中,74军风头出尽。注意了,是74军,不是张灵甫,战后表彰中也没提张灵甫。

?

张灵甫当时是副师长,他的师长去培训了,他当上了58师代理师长。整个74军在战斗中表现极其英勇,以伤亡七千人的代价和日军展开血战,不过战斗结束后,报功的材料上没写他,而是他们74军下属的另外两个师长(74军下边总共有仨师,51,57,58,张灵甫在58师)。这场仗之后,74军得了个“飞虎旗”,大家经常听到说74军是“虎部队”,说的就是这事。

?

不过年底还是把他提升成了师长,也就是说,抗战马上要结束了,他才当上师长,问题是国军当时有三四百个师长。

此后几乎所有的大仗他都参与了,终于在蒋委员长那里有了名号,不过1941年之后的日军也成了强弩之末,秋天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

把这段历史看下来,大家就能发现,以往说的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倒也不能说不是,只是有点名不副实,这些年大部分文章把74军的功劳归到他名下了,其实他在整个抗战期间没法代表他们74军,因为抗战最激烈那几年,他也只是个旅团长,管着千把来人,贡献可想而知不会太大。

?

如果把管着千把来人的指挥官说成是“抗日名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点尴尬,那种感觉就是国军里真的是没人了,事实上国军里有孙元良刘痔这种猪,也有很多能打的,比如张灵甫的上司王耀武就是其中一个。

4

?解放战争

74军在整个抗战中整体表现是非常英勇的,这跟74军历任军长和师长们都比较猛有关,而且几乎一水黄埔班底,第一任军长俞济时又是蒋委员长浙江奉化老乡,蒋委员长很快也注意到了这支队伍,好东西都优先补充这支部队,抗战中一开始是全套苏式装备,后来又全套美式装备。

张灵甫的战功尽管这些年有些被夸大其词,不过他确实是从拼了命一步一步打出来的。

抗战结束后,74军被压缩编制,成了74师,不过装备配置依旧是“军级”,一般一个师有一万人,但是74师竟然有三万多人,跟一个军也没啥差别。

此时的师长是王耀武,不过老王要高升了,于是就空出来一个师长的职位,让谁担当呢?此时老王手底下有三个师长,他们都想上位。

另一个师长李天霞对这事非常有兴趣,熟悉军史的都知道李天霞,回到当时,也是最热门人选,一方面他军阶比王耀武要高,另一方面大家公认他比张灵甫功劳大得多,获得的嘉奖和表彰也比张灵甫多得多,不然也不会跑到张灵甫上边去嘛。

李天霞也在国党内部拉拢了不少人去老蒋那里给他拉票,不过蒋委员长最看重王耀武的态度。王耀武本人力荐张灵甫,这种情况下,张灵甫以微弱优势出线,成为了整编74师师长,不过这也彻底惹怒了李天霞,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也就在这个时候,张灵甫有了第四个老婆。

随后就是解放战争,国共终于打起来了。

有个问题争了很多年,共军在抗战中到底有没有保存实力?

其实这个问题没啥可说的,说八路在抗日战争中保存实力肯定不对,根本就是扩张势力,关键问题是向谁扩张。

如果成天和国军打来打去扩张到国军的地盘上,这在政治上是丢分的,如果是向日军控制区域扩张,这就一点问题都没,谁都没啥可说的,抢回日寇占领的国土,人人有责。

事实上抗战一爆发,很快长江以北就没啥国军中央军了,整个华北都成了沦陷区,共军的地盘基本都是在日本眼皮底下发展出来的,武器装备也是从日军和伪军那里抢的(国府提供了三个师的装备),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人认为八路的操作一点问题都没。

?

而且1945年清点日军战俘,共军俘虏了6200人,国军俘虏了2600人,其中还有600人是共军向国军移交的。甚至大批日本人加入了山东八路一起抗日,比如那个小林宽澄,后来还入党了。

正是因为抗战八年,共军一直在日军眼皮底下扩张,从一开始打到最后,所以战斗力也非常惊人。抗战一结束,国军惊讶地发现共军战斗力完全不逊色于他们。如果八年啥也没干,尽在那里保存实力了,国军连这样的队伍都打不过,那真成猪了。

最明显的是1946年苏中战役,也就是日本人走后刚过一年,国共在江苏中部爆发了大战,国军精锐12万人,竟然连3万共军都打不过,双方打了七仗,国军输了七仗,史称“苏中七战七捷”(当然是共军的大捷)。粟裕在这次战役里一战成名。

当时陈毅是司令员,粟裕是副司令,粟裕玩得风生水起,但是陈毅指挥能力有问题,打得一塌糊涂,淮安淮阴被张灵甫给占了,涟水也被攻克了,并且击败了华野悍将王必成,陈毅指挥的部队损兵折将,这其实是张灵甫的高光时刻,战果要比抗战中所有战果加起来都多。

中央赶紧发过来命令说陈老总你也别指挥了,让粟裕指挥吧,这在我军历史上应该是首次。

原话是:

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权交 粟(裕)负责。

大家仔细体会下这种领导的艺术,先强调陈毅还是领导,但是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权归粟裕,意思是陈毅继续当领导,但是各种问题大家开会一起决定,打仗的事粟裕一个人管,陈毅变成了一个会议召集人,终于没法添乱了。

?

这次组织上的果断变更某种意义上讲改变了后来的战局。

?

74师尽管占到了陈毅的便宜,但是伤亡也很大,张灵甫不无悲观地发电报给另一个高级将领说:

“匪军无论战略、战役、战斗皆优于国军。数月来,匪军向东则东,往西则西。本军北调援亡过半,决战不能。再过年余,恐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是民心尽失。

?

抗战中地主们大部分都跑了,把土地什么的丢那里了,后来日本人占着大城市,八路占着村里,就把这些地给农民分了。

?

抗战结束后,地主们回来了,要清算那些分了他们土地的人,史称“还乡团”,山东还乡团就是跟着74师回来的。

?

还乡团在基层无恶不作残忍至极,杀人如麻,对村民们又是活埋,又是肢解,剁手指下油锅,坏事做绝。现在山东那边很多地方还流传着还乡团的血腥事迹。

?

而且还乡团在基层正是打着74师的旗号在行事,当时有参谋跟张灵甫说这不行啊,容易出大事,当兵的就算不能参与民间事务,最起码可以不让他们打着咱们的旗号吧?而且看着还乡团到处施暴,只要是个人,就有义务阻止吧?

?

张灵甫觉得很无所谓,觉得还乡团到处做坏事属于常规操作,不震慑下刁民,今后不好管,一直也没当回事,其他国军队伍态度也差不多,一直都是默认这种暴行,这种情况下,国军在山东人心尽失,真成了滔天巨浪的大海里一叶扁舟了。

?

很快地,国军自己犯错误了,也就是孟良崮。

?

关于孟良崮,说简单也简单。国军的一个军官被俘后发现某个村里天线林立,怀疑那地方是粟裕他们的指挥部,后来他找了个机会跑掉了。

?

跑回去之后,国军根据他的情报,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准备直捣共军指挥部。于是74师孤军深入,没想到没打下来,就往后撤;撤的过程中选了个叫孟良崮的山头防守,等着友军来救;友军不动如山,最后在友军围观下被粟裕指挥的华野给吃掉了。

关于战斗总结,咱们援引最权威人士蒋委员长对这事的评价,大家随意感受下:

?

“讲到这里,我要提出最近一次的教训告诉大家,这就是第七十四师在孟良崮战斗的经过,七十四师这次在鲁中攻击匪军根据地坦埠,攻击了两天没有攻下,发现敌人的主力已向他包围,于是全师撤退到距蒙阴三十里的一个山地——孟良崮,当时全师尚有六团兵力,如果师旅团长平时有高深的战术修养,能够选择适当的地形,配置兵力,构成周密的火网,则不论敌人兵力如何雄厚,决不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我们。但当时该师不守山口只守山头,而山头又是石山,又没有饮水,因此敌人的炮火威力倍增,而我军的伤亡更大!以致整个失败,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大家看明白了吧,张灵甫带着74师孤军深入,准备去那个坦埠村灭了华野的指挥部,不过打了两天没打下来,回去的路上找了个山头爬上去准备防守,然后犯了“马谡失街亭”的错误。

山上没水,人困马乏,又是石头山,战壕也没法挖,更倒霉的是,大家见过重机枪吧,那么粗的一个枪筒子,枪口只有那么小,那个枪筒子里装满了水,就跟发动机的水冷系统似的,山上没水,机枪枪管很快打红炸膛了,仗也没法打了,74师举手投降,张灵甫自己也被击毙了,就这么个过程。

张灵甫必须死

至于有些书里说中共间谍渗透到了国府作战科,知道了张灵甫要去孟良崮,这种人脑子被驴踢了,大家别理他。张灵甫带着三万多人上孟良崮这事谁都没想到,更不可能是作战计划,就算国府作战厅都是猪,也不可能制定这么个计划出来,因为当时国军战术操典里严禁带着士兵去山顶上固守,毕竟一千多年前马谡的事大家多少都听说过。

大家看看国军正常操作就知道了,一般都是找个村躲进去(村里肯定有水井嘛),把树都砍了,清理射界,外围挖上两米壕沟,然后再挖“之”字形战壕,再在后方布设火力点,没人会跑山上去等着被围死。胡琏也被粟裕围过,前几次都是躲村里结寨死守,华野的部队没法靠近,很快就解围了,后来胡琏成功跑去金门当“岛主”是有原因的。

所以蒋委员长很委婉地指出,“如果师旅团长平时有高深的战术修养……决不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我们”,明显在指责张灵甫没有高深的战术修养嘛。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张灵甫自己犯的错误,敌人有错误,我方得抓住才行,这一点粟裕他们当时也非常纠结,也为这次进攻付出了巨大的决心和代价。如果指挥官是林彪那样稳扎稳打型的,大概率不会玩这种虎口夺牙的操作,粟裕的指挥风格就是非常大胆激进,让所有人捉摸不透。

孟良崮战役详细我就不说了,那玩意又能讲一本书,说两件奇葩事。

第一件事是下图那个6纵,从后边捅了74师一刀,对74师完成了合围。那支部队本来是粟裕派出去让他们吸引国军注意力的,想钓鱼来着,看看能不能在运动中歼敌,没想到国军的侦查能力太差,竟然没发现。

钓鱼没成功,那支部队于是就在山里潜伏着了,没想到74师蹦出来搞事,6纵两天狂奔120公里,占领了那个垛庄,堵住了张灵甫的退路,完成了对74师的合围。

张灵甫慢腾腾地,机械化部队跑得还没6纵步行快,晚了一个小时到达,被彻底堵死了,于是跑山顶上去当马谡了。

张灵甫必须死

一开始张灵甫并不着急,毕竟他周围还有40万兄弟部队,不过谁能想到大家没一个使劲的,离他最近的李天霞,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和他争夺74师师长的李天霞,离他只有十公里,但是却只派了一个连去救他,这不明摆着要他的命嘛。

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不死没天理了,74师打了两天弹尽粮绝而且断水断食,干脆利索投降了。

还有一件事,好像没人说。74师三万多人,在孟良崮上被打垮之后,我们说的是“全歼”,其实没死多少,大部分投降了,解放战争中的“全歼敌人”很少有彻底打光的,大部分都是反穿棉袄直接投降了。

后来的事比较尴尬,74师投降的那些士兵,只有一部分留在了华野,还有一部分习惯了国军那边养尊处优,受不了我军这边这么艰苦(每天一个马拉松,谁能受得了啊),又找了个机会跑回国军那边去了,比如华野的一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他当时还是班长,全班除了班长和副班长都是74师投降过来的,没过多久,这个班跑得只剩下了他和副班长。这些跑回去的人,后来大部分又被俘虏了一次,这才踏实。

战后蒋委员长痛心疾首,说是汤恩伯瞎指挥,要撤掉汤恩伯。还有李天霞,他救援不力,要枪毙。不过后来这俩人啥事都没,汤恩伯更是风生水起,这头猪真是个幸运的猪。

5

?尾声

?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真实的张灵甫一直都是个猛打猛冲型的将军,不过并没有最近几年传的那样“有勇有谋”,更谈不上“国军十大名将”,毕竟国军尽管矬,还没到那种需要一个1941年才当上师长的人撑场子。

而且江湖上传的大部分张灵甫的功劳,其实都是他老上司王耀武的,只是王耀武在国府看来不争气,济南战役后被抓,竟然投降了。

老王被抓这事也比较浮夸。本来他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素质还不错,济南被攻陷后一路狂奔,差点让他逃掉了;不过他缺乏孙元良那种长期逃跑的经验,跑路的时候随地大小便,竟然用美国生产的卫生纸,被老乡怀疑,扭送派出所,当场就被抓了。

?

老王后来在战犯管理所态度积极主动,反省坚决,我党对他是有评价的,而且评价还不低,“中国近代优秀的军事家、 抗日革命家、对人民犯过错误但又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经过改造后成为亲密朋友。”瞧瞧,老王就有这个本事,跟谁都能混成亲密朋友。

这让国府和后来的公知们都不太好意思做宣传,于是,王耀武=74军,74军=张灵甫,把这些概念都混淆了下。经过我们这八千多字的普及,大家应该也明白了,这个等式完全不成立。

总之吧,如果张灵甫不那么贪功冒进,他不会有事;

如果国军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他也不会有事;

如果他的机械化部队跑得比6纵快那么一丢丢,他还是不会有事。

看出来了吧,张灵甫基本上躲不过,都是人祸,而且都是组织性问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九边):张灵甫必须死

(浏览 1,61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