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是平津战役纪念馆推出的系列故事,介绍伟人风采、革命文物、战斗英雄、经典战役,欢迎大家浏览、留言、分享!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

我们一起

走进平津战役·讲述红色故事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
//邓 宝 珊//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如果您到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的话,讲解员一定会为您讲述一件珍贵的狐皮大衣。因为,这件大衣既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见证物,又是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和平解放的见证物,其主人是平津战役时期曾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副司令,被誉为“和平将军”的邓宝珊。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邓宝珊,1894年11月10日出生在甘肃省秦州直隶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童年时读过几年私塾,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在哥嫂的抚养下生活。由于家庭经济日渐拮据,只好辍学到兰州水烟厂当学徒谋生。1909年夏,新疆伊犁新军在兰州征兵,16岁的邓宝珊因身材高大魁梧应征入伍,并被编入新军标统杨缵绪部,不久被指定为士兵中的司书。1910年,邓宝珊经新军协统部书记官金伯韬(甘肃人)介绍,与伊犁同盟会负责人冯特民相识,同年7月加入了同盟会。后因邓宝珊在与清军协统王佩兰对战中,英勇作战受到嘉奖,调升为参谋。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当时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原清政府官员杨增新控制了新疆军政大权,千方百计分化和镇压伊犁革命力量,邓宝珊也上了缉捕名单。因多名革命党人先后被杀害,邓宝珊便潜赴宁远,设法从沙俄领事馆取得护照,经霍尔果斯取道西伯利亚,绕经东北、京津等地,于1914年返回家乡甘肃天水。同年,邓宝珊来到陕西与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组成“共学园”,秘密谋划反袁复辟,被称为“华山聚义”。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1916年,邓宝珊在陕西督军陈树藩部下任连长,后因陈树藩投靠段祺瑞镇压陕西进步力量,邓宝珊参加了“反段倒陈”运动。1918年1月25日,邓宝珊与董振武协助张义安在陕西三原发动武装起义,为组建陕西靖国军奠定了基础。同年8月,靖国军总司令部成立,邓宝珊历任靖国军第四路营长、团长、副总司令。直奉战争期间,邓宝珊多方奔走,呼吁和平。因组建国民军有贡献,邓宝珊升任国民二军二师一旅旅长、国民二军第七师师长。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1924年底,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开始在国民军中进行活动,因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开始影响邓宝珊。1926年1月,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邓宝珊随国民军第二军在河南与吴佩孚军作战,兵败驻马店后,率部队西退洛阳。同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在内蒙五原誓师,宣布响应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邓宝珊与国民军其他将领通电拥护冯玉祥,并表示与国民党结合为一。国民军联军宣告成立。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邓宝珊任副总司令。大革命失败后,邓宝珊仍同许多共产党人保持着友谊,对遭受迫害的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尽力给予掩护和帮助。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邀邓宝珊回河南,协助第八方面军对蒋作战,邓宝珊任总司令。但因讨伐蒋介石失败,邓宝珊被挟持南行,准备押解给蒋介石,邓宝珊途中寻机脱身,匿住在河南原国民军部队中。11月,邓宝珊转去上海法租界“蛰居”。在上海,邓宝珊通过共产党员葛霁云、杨晓初等,与中共中央军委的同志保持接触。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派刘仲华向邓宝珊了解吉鸿昌的情况,并经邓介绍,与吉鸿昌取得了联系。邓宝珊的活动受到当时特务的注意,勾结租界巡捕房拘捕了邓宝珊,并企图引渡南京后处决。后经友人、家属的多方奔走,方才脱险。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1932年1月,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准备西迁洛阳。邓宝珊与杨虎城等被任命为洛阳的“陪都委员”,邓宝珊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主管军事。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邓宝珊受此感召,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奔走于晋、冀、鲁三省。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抗日战争期间,邓宝珊以二十一军团军团长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的身份驻防榆林,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明确反对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有效削弱了蒋介石、胡宗南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陕甘边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毛泽东对邓宝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曾致信邓宝珊:“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1943年11月下旬,邓宝珊路过延安,当时正值解放区反蒋情绪强烈。为此,毛泽东特别指示负责接待工作的延安交际处,要坚持积极团结、争取帮助的方针。邓宝珊到达延安,受到热情的款待,安排参观边区军民大生产成果展览会,出席劳动英雄大会和文艺晚会等。这期间,邓宝珊因感染风寒,身体不适。毛泽东亲自慰问,并请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为邓宝珊诊断治疗。同时,毛泽东还亲自给负责接待工作的金城同志写了一封信,要求选十张最好的狐狸皮赠送给邓宝珊。在毛泽东和延安交际处同志们的悉心关怀和照顾下,邓宝珊很快痊愈。返回榆林后,邓宝珊的夫人就用这十张狐皮给邓宝珊做成了狐皮大衣,邓宝珊非常喜爱和珍惜,因为它凝结着毛泽东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感人至深的情谊。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1948年11月29日,举世瞩目的平津战役打响。新保安、张家口之敌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天津攻坚战箭在弦上,北平城被我军围成铁桶一块,国民党军西逃南撤之路被截断。北平的前两次和谈均已失败告终,在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北平各阶层人民呼吁和平的政治压力下,傅作义派专机请出远在榆林的邓宝珊来北平商议,于1949年1月13日来到五里桥,代表傅作义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举行第三次和谈。

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在谈判双方的反复斡旋下,第三次和谈终于获得成功。北平—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得以从阴霾的战云边缘走向和平,邓宝珊被当时的媒体赞誉为北平和平解放的“一把钥匙”。在和谈中,邓宝珊一直穿着这件狐皮大衣,大衣见证了和北平和平解放的全过程。

1968年11月27日,邓宝珊因大面积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198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修建邓宝珊故居纪念馆时,邓宝珊将军的子女将这件狐皮大衣捐赠于邓宝珊故居纪念馆。1995年,平津战役纪念馆建馆征集文物时,在邓宝珊家人和甘肃省政府的协调下,狐皮大衣收藏平津战役纪念馆,这件大衣是平津战役纪念国家一级文物之一。

邓宝珊将军深明大义、追求真理的崇高品格和爱国忧民、光明磊落的精神风范,为追思先贤、启迪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人已逝,物犹在,大衣也如同一本写满历史的史书,静静的向观众讲述着那些跌宕起伏的风云岁月……

本期的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敬请您关注下一期精彩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平津战役纪念馆):走进平津战役 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和平将军”邓宝珊(三十四)

(浏览 45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