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1月20日 胡耀邦同志诞辰

110年前,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同志诞辰。

胡耀邦同志(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早年革命经历

胡耀邦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磨炼了革命意志。到达陕北后,先后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1937年5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先后任校政治部副主任、瓦窑堡一大队政委。1939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在坚持抗战过程中,为加强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四纵队、三纵队政委,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转战华北和西北,参加领导了大同、张家口、石家庄、太原、宝鸡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率部进军大西南,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领导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剿匪反霸斗争,稳定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生产。

1952年后,先后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在主持团中央工作期间,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富有青年特色的活动,注重在实践中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团员青年,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文革磨难与复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迫害,但他不顾个人荣辱安危,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75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负责人,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整顿方针,实事求是反映科技战线的实际情况。

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贡献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78年12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

在此期间,组织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组织和驱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持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4。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自1982年9月至1987年1月,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历史评价

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他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这一评价也成为2005年党纪念他90周年诞辰时的评价总基调。

(浏览 2 次, 今日访问 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