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前,1916年4月6日,卓琳同志诞辰。卓琳同志(原名蒲琼英)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在多个纪念活动中被广泛传颂。
一、诞辰纪念活动
百年诞辰(2016年)
2016年4月6日,云南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二小学组织学生到浦在廷故居参与纪念活动,通过图片展《平凡至伟——从浦琼英到卓琳》回顾她的革命历程。
宣威市还举办了座谈会、事迹展览等活动,强调她作为革命者、妻子和母亲的多重身份。
其他纪念形式
图片展与教育活动:多地通过图片展、读书会等形式宣传卓琳的生平,如云南宣威的“从浦琼英到卓琳”主题展览,涵盖她的革命经历、家庭生活及晚年贡献。
学术研究:部分单位将卓琳事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强调其“默默奉献、忠贞不渝”的精神。
二、生平与贡献
早年革命经历
出生于云南宣威,父亲是民族企业家蒲在廷。1937年赴延安投身革命,改名“卓琳”,参与抗日救亡工作。
1939年与邓小平结婚,随军转战太行山、大别山等地,既是革命伴侣也是后勤支持者。
家庭与晚年
与邓小平育有五子女,注重家风建设,强调子女独立。
晚年居北京米粮库胡同,低调生活,支持改革开放事业,2009年逝世后追悼会以“妈妈我们爱你”花圈体现子女深情。
三、历史评价
革命者形象:
卓琳被评价为“心怀大爱的女性革命者”,其一生践行共产主义信仰,从北大物理系学生到延安抗日后勤工作者,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家庭角色:
作为邓小平的伴侣,她默默承担家庭责任,让丈夫专心工作,被称为“幕后英雄”。
(浏览 8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