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前,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提出二十年内非得和日本决战。
1916年,23岁的毛泽东预言: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战
前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小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人奋起反抗,誓不当亡国奴,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寇入侵,全面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20多年前,毛泽东就已经预料到中日决战的爆发。
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得从一个国耻开始说起。
01、四大国耻
提起小日本在近代给我们中国带来的国耻,很多人都知道“九·一八”国耻、“七·七”国耻、“一二·一三”国耻。
这三大国耻背后的事件分别是: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不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天被国人视为国耻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蓄谋已久的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就此拉开全面抗战的序幕,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史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天也被视为国耻日。
1937年12月13日,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失败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陷落。
灭绝人性的日本畜生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时间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30多万同胞不幸遇难,史称“南京大屠杀”,这天也被视为国耻日。
以上三大国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可在民国历史上,其实有四大国耻。
而这第四个国耻往往被人忽视了,但毛泽东却因为这个国耻,预言了抗日战争的到来。
02、二十一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列强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小日本加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共同对抗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可小日本对付德国是假,侵略中国是真。
1914年10月31日,小日本趁德国无暇东顾之时,联合英国,共同攻打当时由德国控制的中国青岛。
青岛是我们的领土,三个强盗在我们家门口打仗,腐朽无能的袁世凯政府却只能宣布中立,重蹈日俄战争清政府的覆辙。
1914年11月7日,日本轻而易举地攻占了青岛,控制了胶济铁路,取代了德国的殖民统治。
1915年1月18日,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派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一份文件,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总计有五号、二十一条,大概内容是:
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并不得转让或租借给他国;
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
将旅顺、大连租借给日本,同时将南满、安奉铁路交由日本管理,期限为99年;
将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所有中国内地日本所设医院、寺院、学校的土地所有权规日本所有;
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允许日本修建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的铁路;
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
中国所需武器须半数购买日本武器、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
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中国地方警察均为中日合办,地方警署,必须聘用多数日本人……
整个条约,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治安、财政、领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一旦签订,后果可想而知,中国必将国将不国,这是赤裸裸的卖国条约。
当“二十一条”被公诸于众后,举国哗然,各地爱国团体纷纷集会,怒斥袁世凯政府,抨击日本帝国主义;
上海各界召开国民大会,到会数万人,一致表示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
北京、上海、汉口、广州、奉天、吉林、哈尔滨等地各地码头一工人罢工,宣布抵制日货;留日学生也组织了归国请愿团;
汉口、镇江、汉阳、福州等地,相继发生反日运动,成立“爱国对日同志会”等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
全国上下顿时进入反日反袁反二十一条浪潮,长沙也不例外。
1915年5月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学生而后涌上街头,进行抗议活动,并把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
毛泽东在封面上用毛笔写下4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这十六个字,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愤恨,愤慨之情,跃然纸上;
每一个字都充满激情,赤子之心,一览无遗;
每一个字都充满力量,救国热忱,迫不及待。
03、五九国耻。
1915年5月9日,经历五个月交涉,二十多次谈判,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
因此5月9日这天,被全国教育联合会定为国耻日,史称“五·九国耻”。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方认定的国耻。
但这个条约不仅引起中国国民的反抗,欧美列强也大为不满。
此后,中日双方分别准备签约事宜,在条约文字内容上仍有不少折冲,最后于1915年5月25日在北京签署《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13件换文。
由于该年是民国四年,因此这些条约又总称《中日民四条约》。
条约规定:
1,在山东,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外国。
2,在南满,日本获得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日本人可以任意居住、往来并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
3,在内蒙古东部,日本获得与中国人合办农业和附属工业等权力
4,在福建,中国政府答应不允许外国在沿岸地方设造船所、军用贮煤所及海军根据地,也不借外资自办。
5,日本得以控制汉冶萍公司,中国不将该公司充公、收归国有或使其借日本以外的外资。
前面四点好理解,重点提提第五点。
汉冶萍公司是怎么回事,日本人为什么对一个公司这么上心,如此大费周章的要控制这个公司?
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所以食堂也很上心,因为食堂就是萍乡人),正式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
汉冶萍公司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是清政府第一重工业联合企业,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官僚买办企业,同时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更重要的是,汉冶萍公司是当时中国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
可惜,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么大的龙头公司竟然全年亏损。
盛宣怀接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后,只好向列强借款。
仅从1908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汉冶萍公司借外债12次,其中借日本人的有6笔。
后因无力偿还,日商的借款后来都变成了投资,至1911年,汉冶萍公司被日商所控制。
《中日民四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就是在法律上将汉冶萍公司置于日本人控制之中。
条约签订后,日本的侵略势力不仅在东北、山东得到巩固和扩展,在华中华南也有所增进,并且控制了中国重工业的命脉。
这是自《辛丑条约》以来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又一大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日本暴露了企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日本已经成为中国最凶狠的敌人,没有之一。
04、神奇预言。
1916年,日本政治混乱,以首相大隈重信为首的内阁风雨飘摇,即将改组。
这年7月,大隈内阁即将改组的消息传到中国。
当时许多人希望大隈重信下台后,日本对华政策有所改善。
或许我们现在很多人以为,日本侵略中国已成定局,一个首相下台后,并不会改变什么。
可当时人不是这么想的,当时很多人真的以为日本换个首相,就会改变对华政策。
就跟我们现在很多人以为美国换个总统,就能改变对华政策一样。
可毛泽东不这么认为。
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给好友萧子升写了一封信。
这信很长,洋洋洒洒数千字,毛泽东主席用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对国内、国际形势进行分析。
毛泽东预言道:
“大隈阁有动摇之说,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国政策不易。
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劲敌!
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
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
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励以待日本。
吾之内情,彼尽知之,而吾人有不知者;彼之内状,吾人寡有知者焉。
吾愿足下看书报,注意东事,祈共勉之,谓可乎?”
当“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忧心忡忡,他认为无论谁执政日本,都不会改变对华侵略政策。
紧接着他开始分析形势:
满蒙已去,门户洞开,日本人可以从东北直入中原;
山东已失,开济已经被日本控制,日本人可以长驱直入,拿下河南。
日本对中国已呈泰山压顶之势,成为了中国劲敌。
他预言道:中日两国,二十年内必有一战,此战是中国救亡图存之战,一旦失败中国必将灭国!
这个预言,让他成为最早预言中日必有一战的几个有识之士之一。
果然,毛泽东一语成谶,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正式爆发,并且日寇侵华路线和毛泽东设想基本一致。
更厉害的是,毛泽东在信中对国际形势分析基本丝毫不差,他甚至成功预言威尔逊将赢得大选成为美国总统。
果然,威尔逊勉强战胜共和党候选人查尔斯·埃文斯·休斯赢得了1916年大选,成功连任。
这一年,毛泽东才23岁,他并没有出国,甚至还没有从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他于1918年
6月毕业)。
可他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且几乎全中。
这样的判断力和观察,天才一词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这是不世出的绝世天才,这简直就是神仙下凡。
一百多年后,当食堂看到毛泽东这封信,只能用惊为天人来形容!
最后,请不要忘记,小日本给我们带来的四大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