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9月1日 《新青年》出版

109年前,1916年9月1日,《新青年》出版。

1916年9月1日,《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一号出版,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1. 出版背景与更名

  • 创刊与更名: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因与基督教青年会刊物同名,自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以避免混淆。
  • 时代背景: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1916年6月去世),中国社会处于思想变革的转折点,知识分子寻求通过文化启蒙推动社会进步。

2. 核心内容与主张

  • 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高举“Democracy”和“Science”旗帜,批判封建礼教,倡导思想解放。
  • 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运动,陈独秀、鲁迅等后续加入,推动现代文学转型。
  • 马克思主义传播:后期(1919年后)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3. 历史影响

  • 新文化运动中心:集结了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知识分子,成为反传统、倡新学的思想平台。
  • 社会变革催化剂:直接影响了五四运动(1919年),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 中共的摇篮:1920年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理论刊物,陈独秀将其迁至上海并改组为党的机关刊物。

4. 延伸信息

  • 1916年9月这一期正值编辑部迁至北京(1917年),北京大学教授群体成为主要撰稿人,刊物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浏览 5 次, 今日访问 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