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前,1927年7月4日,陈延年同志就义。
陈延年(1898-1927)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陈独秀长子。
一、早年经历与思想转变
- 家庭背景与求学
出生于安徽怀宁,幼年因父亲流亡革命生活困苦。1915年赴上海求学,考入震旦大学,与弟弟陈乔年共同生活。期间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组织“进化社”并创办《进化》杂志。 - 赴法勤工俭学
1919年与陈乔年赴法,初期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后因目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转向马克思主义。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创建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 - 莫斯科深造
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被誉为“小列宁”,与邓小平等人成为同志。
二、革命活动与贡献
- 领导广东革命工作
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推动党组织发展,党员从数百人增至9000余人,成为全国党员最多的省级党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1925年),坚持16个月,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 反对右倾妥协政策
在国共合作期间,陈延年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退让政策,主张武装斗争。他批评陈独秀“看不出蒋介石的阴谋,看不见工农的力量”,强调“共产党员要站在党的立场”。 - 军事与组织建设
协助周恩来组建叶挺独立团(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这是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610。重视党员教育,创办《人民周刊》《我们的生活》等刊物,提升党员理论水平。
三、牺牲经过与精神遗产
- 被捕与就义
1927年6月26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面对酷刑坚贞不屈。7月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临刑前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着死!”。 - 历史评价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后世楷模,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等地常有民众缅怀。
四、个人品格与作风
- 艰苦朴素:生活仅靠最低津贴,冬装一套、夏服两套,办公室仅有简陋家具。
- 自律严格:自定“六不原则”(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作私交)。
- 大义凛然:狱中受尽酷刑仍安慰战友:“受几下鞭子,算个啥!”。
总结
陈延年同志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其革命理想、斗争精神与牺牲品格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浏览 7 次, 今日访问 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