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10日 魏野畴同志牺牲

96年前,1928年4月10日,魏野畴同志牺牲。

血洒皖北沃中华

冀文亚

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老集镇集东首界南河东岸,有一处庄严肃穆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魏野畴烈士纪念馆。迈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魏野畴烈士的汉白玉雕像,他一袭长衫,目光如炬,既有知识分子的儒雅又有革命斗士的坚毅。

纪念馆内部采用图片、蜡像、雕刻等艺术手段,通过“发轫五四”“播火三秦”“建党西安”“兵运皖北”“暴动阜阳”“蒙难临泉”“彪炳史册”七个单元,立体形象地展现了魏野畴自五四运动到英勇就义各个时期的英雄事迹,展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魏野畴(1898—1928),陕西省兴平县人。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始接触新思想、新文化。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把新思想传播到自己家乡,1920年年初,他参与创办《秦钟》杂志,以“唤起陕西人之自觉心”。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撰写了《中国近世史》,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释中国近代史,对唤醒民众影响深远。

1921年夏,魏野畴毕业后回到陕西任教。其间,他积极介绍新文化、新思想,成为刘志丹、吉国桢、王子宜等一批有志青年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并结识了驻军将领杨虎城,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1922年夏,他赴北京参与组织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1923年初,经李大钊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夏,魏野畴在西安主持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魏野畴参与组建西安第一个中共组织——共青团西安特别支部并担任委员。在此期间,他创办了《西安评论》,成为当时陕西共产党组织的理论指导刊物。1926年1月,他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1927年2月,中共陕甘区委成立,魏野畴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宣传工作。他主编的《西北人民》刊物,被陕甘人民誉为“西北革命的急先锋”。1927年7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

1927年8月,魏野畴随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杨虎城部)移驻皖北亳县、太和县境。1928年2月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4月任皖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指挥。同年4月8日组织领导了皖北暴动,9日在率领起义部队转移途中被捕牺牲。

1928年4月9日夜,魏野畴率西路起义部队向西南方向撤退,到达老集又遭到国民党部队与地方土匪的截击,魏野畴被关押,受尽酷刑。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毫无办法,当晚将魏野畴和另一位革命同志胡怀西关押在一间房子里。趁看守懈怠之机,两人相互咬断绳索。魏野畴考虑到两人同时逃走目标太大,就命令胡怀西赶快出去,到另一路起义部队所在的行流集告诉昌绍先等人,按原计划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胡怀西跳出天窗脱了险,敌人发现逃走一人,恼羞成怒,于1928年4月10日凌晨,将魏野畴杀害在老集东边的洼地里,魏野畴牺牲时年仅31岁。

“魏野畴是老同志,有学问,他还有著作,我读过,写得有水平。”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魏野畴所领导的四九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点燃了皖北革命的烈火……”

“魏野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宣传活动家。他为中国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陕西转战中原,最终将一腔热血洒在皖北临泉的热土上。”临泉县委党史办主任王硕敏介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会竭尽所能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来魏野畴纪念馆进行扫墓、参观等。”老集中心校关工委主任李万秀说,“来这里进行红色教育是对下一代心灵的一种洗涤,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魏野畴烈士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留下了一颗爱国主义种子。”老集中心校七年级学生柳念念说,“我们会永远记得中国有一批这样的英雄烈士为国家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浏览 5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