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前,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同志牺牲。
一、牺牲经过
- 被捕与身份暴露
恽代英于1930年5月6日在上海被捕,化名“王作霖”未暴露身份。因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其真实身份于1931年4月25日被供出。蒋介石得知后,派军法司司长王震南持黄埔军校旧照到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确认身份。 - 劝降与坚贞不屈
国民党高层陈立夫等人多次劝降,承诺高官厚禄,但恽代英严词拒绝:“我们不是同路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在狱中写下诗句“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展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英勇就义
1931年4月29日,蒋介石下令将恽代英于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内枪决,时年36岁。
二、牺牲背景与影响
- 蒋介石的忌惮
恽代英是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袖、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其理论影响力和对国民党的批判使蒋介石深感威胁。蒋介石曾称:“这样一个危险人物竟在监狱蒙混过关,简直难以置信”。 - 狱中斗争与遗志
恽代英在狱中秘密建立党组织,领导绝食斗争,并编写《共产党十大政纲》通俗读本。牺牲当天下午,狱中党支部通过决议:每年4月29日默哀,红军攻克南京后立碑纪念。 - 历史意义
他的牺牲标志中共早期革命力量的重大损失,周恩来评价其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三、纪念与传承
- 纪念碑与纪念地
1980年代,南京江东门原牺牲地建成汉白玉半身像纪念碑,碑文由陆定一题写。常州孟河镇设有恽代英纪念广场和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精神延续
华中师范大学设立“恽代英班”,通过话剧《你好,恽代英》等红色教育活动传承其精神。其日记、著作和家书成为研究中共早期革命史的重要文献。 - 后人追思
恽代英夫人沈葆英1982年携子女到殉难处凭吊,表示“有解放军守卫此地,便是最好的纪念”。
总结
恽代英的牺牲是中共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其坚定的理想信念、狱中斗争精神和对青年运动的贡献,至今仍通过纪念碑、教育项目和学术研究被铭记与传承。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