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193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新华书店。
一、成立背景
- 革命宣传需求
1937年初,中共中央从陕西保安迁至延安后,宣传工作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统一领导党的出版发行工作,中央决定成立专门机构,承担马列著作、革命理论书刊的出版与传播任务。 - 组织架构调整
党中央成立中央党报委员会,由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等领导,下设编辑、发行、印刷等科,并设立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最初作为该委员会的发行部门运作。
二、成立过程与初期发展
- 诞生标志
1937年4月24日,《解放》周刊创刊号发行,首次以“新华书局”名义对外发行,标志着新华书店的诞生。同年10月更名为“新华书店”。 - 选址与迁移
初始办公地点位于延安清凉山石窟内,后因敌机袭扰迁至延安南大街开设门市部,成为首个公开营业的书店。 - 早期任务
主要承担《解放》周刊、《新中华报》及马列著作(如《论持久战》《列宁选集》)的发行,通过邮局将革命书刊输送至陕甘宁、山西、上海等地区,半年内影响力覆盖全国十余省市。
三、历史意义与贡献
- 革命传播核心
新华书店成为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员群众的重要渠道。至新中国成立前,共出版图书5291种,发行4亿余册,奠定党的思想文化基础。 - 毛泽东题写店招
1939年毛泽东首次题写“新华书店”店招,1948年西柏坡时期再次题字,统一全国分店标识,成为文化品牌象征。 - 组织体系扩展
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新华书店在全国各根据地建立分店,1949年总店迁至北京,形成覆盖城乡的发行网络。2002年成为中国出版集团核心成员,延续至今。
四、文化传承与精神象征
- 红色基因延续
新华书店诞生于延安窑洞,工作人员多为红军战士,其“背篓送书”“以物换书”等事迹体现艰苦奋斗精神。 - 新时代转型
在市场经济中,新华书店以教材教辅发行为核心业务,同时拓展海外分店(如蒙古、美国),成为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文化标杆。
(浏览 9 次, 今日访问 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