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将军牺牲。
赵登禹将军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爱国将领,他的牺牲是中华民族英勇抗战史上的重要事件。
一、赵登禹将军生平与军事贡献
- 早期经历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早年加入冯玉祥西北军,以骁勇善战著称。参与北伐战争后,成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132师师长。 - 长城抗战表现
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战役中指挥大刀队夜袭日军,以近战白刃战重创敌军,成为抗战初期鼓舞士气的经典战例。
二、牺牲经过与历史背景
- 卢沟桥事变与南苑之战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北平南苑,赵登禹率部与佟麟阁将军共同防御。在指挥撤退途中遭日军伏击,身中数弹殉国,时年39岁。 - 牺牲细节
据史料记载,他乘坐的汽车在大红门附近被日军机枪扫射,临终前仍命令部队继续突围,并留下”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的遗言。
三、历史评价与纪念
- 国家追认与褒奖
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上将,2014年民政部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北京现有赵登禹路(西城区)作为永久纪念。 - 精神遗产
其牺牲标志着华北战局恶化,但极大激励了全国抗战决心。毛泽东曾评价:”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四、相关延伸
- 与赵登禹同时牺牲的佟麟阁将军同样被追认为烈士,二人合称”南苑双雄”。
-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其家属代表受邀参加观礼。
赵登禹将军的壮烈殉国,体现了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气节,其事迹至今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浏览 9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