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率领中国空军在杭州笕桥上空与日本海军航空队展开激战,史称“八一四空战”或“笕桥空战”,这是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首次重大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为详细分析:

高志航
一、背景与战前形势
- 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向华北、华东推进。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企图通过空袭摧毁中国抵抗力量,杭州笕桥机场作为中国空军重要基地成为首要目标。 - 中日空军力量对比
- 日本:装备先进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时速440公里)和轰炸机,飞行员经验丰富。
- 中国:主力为美制霍克Ⅲ双翼战斗机(时速360公里),数量劣势明显,但飞行员士气高昂。
二、战斗经过
- 突袭与反击
8月14日下午,日军18架轰炸机分两批袭击笕桥。高志航(时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率21架霍克Ⅲ冒雨紧急升空,利用云层掩护发起突袭。 - 战术与战果
- 高志航率先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中国空军以损失2架的代价,击落日机3架(一说6架),迫使日军仓皇撤退。
三、历史意义
- 精神象征
此战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至1949年)。 - 战略影响
虽未改变中日空军整体实力差距,但延缓了日军制空权垄断进程,为后续持久战奠定心理基础。 - 国际关注
西方媒体广泛报道,展现中国抗战决心,推动国际社会对日施压。
四、人物与后续
- 高志航:被誉为“空军战神”,同年11月于周家口空战中殉国,追授空军少将。
- 空军英烈:此战中的李桂丹、刘粹刚等飞行员后均牺牲,成为民族英雄符号。
补充资料
纪念设施:杭州笕桥航校旧址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影视作品: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再现了笕桥空战片段。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