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6日 神头岭伏击战

今天,是神头岭伏击战85周年。

神头岭战斗示意图
神头岭战斗示意图
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神头之战纪念碑”
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神头之战纪念碑”

神头岭伏击战,是1938年3月16日,八路军第129师在山西省潞城县至河北省涉县之间的神头岭进行的一场战斗。此次战斗沉重打击了入侵晋东南地区日军的嚣张气焰,破坏了日军的交通运输线,成功牵制了日军向黄河南岸和西岸的进攻,有力策应了兄弟部队在晋西地区的作战行动,为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心制定方案。1938年初,为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破坏敌后方补给线,刘伯承率八路军第129师辗转机动,连续创造有利战机,给予日军重创。长生口战斗后,刘伯承奉命率部南返,部队集结在邯长大道以北的襄垣、武乡地区。邯长大道东起河北省邯郸,横穿太行山区,沿线的武安、涉县、黎城和潞城均有日军据点;西与山西省长治至临汾公路相衔接,连接同蒲、平汉铁路,是晋西、晋南日军后勤补给的重要枢纽。刘伯承审时度势,根据“敌一处受袭,他处之敌必然出援”的规律,兼考虑到黎城、潞城间有浊漳河相隔,便于阻断交通,且神头岭附近地形复杂、便于设伏,遂与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共同制定作战方案,决心“攻其所必救”。袭击黎城,则可引潞城之敌出援,于神头岭地区伏击歼灭,在东侧还可伺机打击涉县来援之敌。具体作战部署是:以第769团一部袭击黎城,吸引长治、涉县日军来援;将该团主力置于黎城东北的东、西黄须地区,伏击涉县来援之敌;陈赓率第386旅辖第771团、第772团及补充团于神头岭设伏,伏击潞城来援之敌。

巧妙利用地形。1938年3月3日,陈赓受领师部作战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召开战前准备会议,研究具体作战方案。陈赓等通过研究地图发现,神头岭两边是陡峭高地,公路从谷底穿过,十分利于居高临下出击。可当陈赓到神头岭附近实地勘察时发现,此地实际地形和地图不符:公路不在谷底,而是在神头村东侧的山岭上,山梁宽只有一二百米,公路两边地势只比公路略高,除路边有一些国民党军之前修筑的旧工事,再无任何隐蔽物。这样的地形,部队不易隐蔽,又难以展开。重新分析地形和敌情后,陈赓最终决定将伏击地点由神头村西改在神头岭上。此处山岭地形虽不算十分理想,但可利用旧工事隐蔽伪装。同时,日军汽车、骑兵在此地形运动更为不便,我军可乘机变不利为有利,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谨慎伪装隐蔽。确定伏击地点后,陈赓根据神头岭山梁狭窄、长径短的特点,作出“前轻后重、三面夹击”的兵力部署:以第771团、第772团主力埋伏在路北;补充团在对面鞋底村一带设伏,以一个连向潞城东北方向游击警戒,负责炸毁浊漳河大桥,切断神头岭与黎城之间的交通;以第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面警戒,断敌退路。为便于隐蔽,陈赓令设伏的第771团和第772团主力不得变动旧工事上原有的一草一木,甚至踩过的野草都要按风向扶正,每个团、营只留1名干部在外观察。这种严谨细心的隐蔽伪装和充分的战前准备,为这场伏击战奠定了制胜基础。

灵活运用战术。3月16日凌晨4时,负责佯攻的第769团1营按计划潜入黎城,与日军展开激战。由于事发突然,日军指挥官不知我军虚实,在反击的同时迅速向附近的潞城、涉县日军请求支援。3月16日上午8时30分,潞城日军抽调步骑兵1500余人增援黎城。9时30分,敌援军主力全部进入神头岭伏击圈,陈赓果断命令部队开始攻击。第386旅3个主力团从三面向敌发起突袭,各伏击分队大胆穿插割裂,将敌截为数段。11时30分,经过2小时激战,除100余名日军仓皇逃回潞城外,其余日军皆被歼灭。下午13时,从涉县驰援的日军也被我军痛击,伤亡惨重,不得不原路返回。第二天,潞城日军1000余人在飞机的掩护下经过1小时炮击后,再次进入神头村,但我军部队早已转移。

此次战斗,我军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550余支长短枪、600余匹骡马及大批军用物资,给入侵晋东南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第129师坚决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战略方针的一大成果,也是从红军时期的正规战向抗日战争游击战战术转变取得重大胜利的几次战斗之一。战后,日军在装甲车上用中文写下“专打386旅”的标语,足见此次战败对日军影响之深。

解放后,神头岭战斗作为巧用地形、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被列入军事教材。栉风沐雨83载,“神头之战纪念碑”仍巍然屹立在战斗遗址上。

(浏览 29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