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8月18日 延安电影团成立

87年前,1938年8月18日成立的延安电影团(全称“八路军总政治部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个专业电影机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成立背景与目的

  • 时代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急需通过影像宣传动员群众、记录战争实况。
  • 组织基础:由袁牧之、吴印咸等进步电影工作者提议筹建,周恩来从武汉带回摄影器材支持。
  • 核心任务:拍摄纪录片、新闻片,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留存革命历史资料。

2. 主要成员与作品

  • 关键人物
    • 团长谭政(兼),实际负责人袁牧之;
    • 摄影师吴印咸、徐肖冰等。
  • 代表作品
    • 《延安与八路军》(1939年,首部纪录片);
    • 《南泥湾》(1942年,记录大生产运动);
    • 大量战时新闻影像,如中共七大、毛泽东活动等。

3. 历史意义与影响

  • 革命宣传:用影像打破国民党封锁,向国内外传播敌后抗战实况。
  • 技术奠基:在极端匮乏条件下(仅6台设备)开创根据地电影事业,培养早期电影人才。
  • 文化象征:标志中共领导下的红色文艺开端,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体系(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奠定基础。

4. 后续发展

1945年抗战胜利后,部分成员转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延续革命电影传统。

延安电影团的成立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共运用现代媒介推动革命的成功范例,其“深入现实、服务人民”的理念影响至今。

(浏览 22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