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18日 沁源围困战开始

撰文/郑霖洲 绘图/骆玫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省东南部的沁源县是八路军太岳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从1942年秋开始,沁源抗日军民与侵占沁源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战斗持续883天,史称“沁源围困战”。

日军占领沁源县城

1942年,八路军控制下的沁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已经成为侵华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从地理位置看,沁源地处太岳山区,东有太行山屏障,西有吕梁山依托,南北向扼同蒲、白(祁县白圭镇)晋(城)铁路,东西向扼临(汾)屯(留)公路,东可出河南直指华北平原,西则沟通河西,连接着大后方陕甘宁与延安。从地形地貌看,沁源境内群山纵横,山高谷深,森林植被覆盖良好,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回旋余地大,很适合八路军的山地游击战。日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多次“扫荡”,均以失败告终。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从1942年10月20日开始,调集重兵进行冬季“大扫荡”,占领了沁源县城,并企图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逐渐把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蚕食”成敌占区。

给日军制造一个“无人区”

针对日军长守沁源的阴谋和敌强我弱的形势,太岳区党委和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决定,采取“长期围困、逼走敌人”的斗争方针。具体来说,就是把沁源县城及其他各据点周围的群众全部动员转移出来,实行彻底的空室清野,给入侵日军留下一座空城,制造一个“无人区”,并对其主要补给线实行彻底性破坏,断绝其交通运输,最终迫使敌人退出根据地。

1942年11月18日,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正式成立。在八路军部队及沁源县游击大队和民兵的掩护下,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将23个村庄、32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全部疏散转移完毕。

为了不给日军留下任何可用物资,在大转移时,各村的老百姓把能带的粮食、蔬菜、被褥、衣物、灶具、门板等东西全都带走了,一时没法带走的,就暂时埋到地窖或窑洞里。同时,把能填的水井都用土填上,让日军没有水喝。

层出不穷的游击战

偌大的沁源城成为一座空城,1700多名日军的一切生活和军需物资,只能通过二沁大道,由长治师团部或沁县联队部供给。然而,抗日军民不让日军有喘息固守的机会。沁源八路军各部在地方游击队、民兵的配合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灵活运用地雷战、狙击战、麻雀战(由民兵组成的战斗小组忽来忽去、忽聚忽散地打击敌人)、袭扰战等各种游击战术,打击驻沁源各据点里的日军及伪军。仅在1942年12月上旬一周内,沁源军民就成功进行了两次袭敌据点的作战行动。

以安沁大道和二沁大道为重点作战地段,伏击日军的运输队,也是沁源军民的拿手好戏。在沁源军民的不断打击下,驻沁源各据点的日伪军损失严重。至1943年1月,安沁大道的补给线完全被切断,各据点日伪军补给断顿,就连其自身生存也成了问题。在此情况下,冈村宁次只好决定把第69师团驻沁源的伊藤大队撤回临汾,改派自认为更有“剿共”经验的第36师团第222联队斋藤大队进驻沁源,放弃阎寨、中峪据点,只留下城关和交口镇两个据点及二沁大道一条运输线,妄图收缩战线,继续实施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计划。

花式埋雷炸得敌胆寒

日军斋藤大队刚刚调防进驻,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打击。日军运输队先是在二沁大道陡坡处,遭遇了沁源军民洒水结冰的冰坡道,导致数车相撞,车毁人亡。春暖花开后,日军运输车队又在路上遇到了花样百出的地雷阵。

沁源军民利用地雷、滚雷、水雷、草雷(在草丛中埋设)、踏拉雷(前踏后响)、空炸雷(在空中爆炸)等多次炸毁日军的运输车辆,在1943至1944年中,日伪军因触雷伤亡近千人,以致其谈“雷”色变。日军的二沁大道补给线因此经常被阻断,据点内的日伪军有时不得不离开据点前去接应其运输队。沁源军民则又抓住这一时机,摸进据点,袭敌巢穴。

秋天,果子成熟了。民兵们就在据点附近果树上的浓枝密叶上拴上手榴弹,敌人摘果子时,一摇树枝就当头爆炸。严冬季节到来时,民兵们又趁虚摸入据点,点燃柴草让敌人无法取暖,士兵挨冻、骡马挨饿。就这样昼夜交替、季节轮转,敌人在抗日军民的袭扰之中苟延残喘。

经过8个月的较量,到1943年9月,日军斋藤大队也败下阵来。冈村宁次又不得不将斋藤大队撤走,另调来第62师团上崎大队,继续做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美梦。上崎大队于9月下旬进驻沁源,其兵力收缩到交口、圣佛岭和城关3个据点中。

发动总围攻

上崎大队的到来,也无法扭转日军在沁源四处挨打的局面。由于补给线上不断被伏击,据点附近也抢不到粮食,沁源守敌给养经常中断,伤亡还日益增多,战斗力逐渐衰弱。

1944年3月,上崎大队随同第62师团调离,接防沁源的日军兵力只剩下日军第1军第14旅团的一个独立步兵大队。然而,在沁源军民的打击下,该大队很快放弃了圣佛岭据点,并将城关据点防区收缩至城内草坡下的一片地堡和窑洞中。到1945年初,这部分日军只能龟缩在两个碉堡和一排窑洞中。交口镇据点的日伪军也收缩到了召子垴。至此,日军在沁源的“山岳剿共实验区”,就只剩下铁丝网内的咫尺之地了。

1945年3月初,太岳区党委和军区决定,在岳北各县支援下,沁源党政军民总动员,向沁源城关、交口守敌发动总围攻。3月11日,最后围攻开始,300多名民兵组成12个爆炸队,另有30多名爆破能手组成机动爆炸队,正式参战民兵达4000余人。他们运用各种战术围攻阻击日军,其余参战民兵和自卫队也组成石雷组、机动组和担架组等,到前方完成铺地、断路和埋雷等任务。

爆炸队将4000多颗石雷虚虚实实布满城关、交口日军据点周围和二沁大道,形成了多层的地雷网和地雷阵,完全断绝外援进入。民兵们白天在山头点烧狼烟、吹号、打锣鼓,黑夜打冷枪袭击日军。日军日夜惶恐不安,从3月24至29日每天组织突围,但均被击退。从4月1日起整整8天,日军闭门不出,第9日再次突围,结果触响60余颗地雷,死伤30余人。同一天,由沁县来接应的日军1000余人,在二沁大道上触炸地雷90余颗,遭重大伤亡。

4月10日夜,日军以小股部队向西、南佯攻。次日拂晓,在沁县日军联队部的接应下,沁源城关守敌沿二沁大道逃窜。沁源军民随即展开追击战,许多群众拿着棍棒、铁锹、菜刀等加入到追击队伍中。在沁源军民奋力阻击下,日军付出死伤300余人的代价,仓皇逃出沁源县境。

从1942年10月到1945年4月,日军侵占沁源县城两年半、共883天。但沁源军民没有向敌人低过头,大家团结一心、英勇抗争,让日军不敢上路出行、不能安宁睡觉,日军既找不到群众又抢不到粮食,被困在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沁源围困战是抗日战争史上的奇迹,成功创造了抗日军民对强敌进行围困斗争的范例。沁源围困战的胜利,是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在一个县范围内、在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中,最广泛、最彻底的伟大实践。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沁源围困战——《论持久战》的伟大实践》,撰文/郑霖洲 ,美编/胡美岩,有删改。

(浏览 4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